刘妍君
摘 要:党的十八大后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重要一环。本文研究了我国高等院校中生态文明相关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并以开展现状为基础,提出了提高教师理论水平、优化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多管齐下培育生态文明意识等优化建议,旨在为我国高等院校中生态文明教育相关工作模式的优化和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高等院校 生态文明教育 优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0)03(b)-0186-02
1 概述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在全新历史发展时期和阶段提出的新发展要求。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使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工作相协调,在发展过程中美化环境、保护生态,打造宜人宜居的生态环境。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和相关工作必须有全民思想意识基础作为依托。普及生态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意识过程中,通过教育的途径进行普及是一个重要方式和手段。高等院校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处于关键地位,在高等院校中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对于在全国范围内营造出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风气具有重要意义。高等院校是思想传播和意识培育的重要阵地,在生态文明建设意识传播的过程中,高等院校的教育阵地理应发挥好带头作用和示范作用。
2 高等院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
2.1 教学管理者及教师对生态文明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高等院校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想要获得良好的工作效果,教育管理工作者和教师群体就必须对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有深刻认识。只有教育管理工作者和教师群体对相关问题的教育活动足够重视,高等院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工作才能有序推进和有实效性开展。相反,如果相关人员无法深刻认识到上述工作的重要性,相关教育活动的开展也会面临显著的阻碍。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目标确立以后,我国绝大多数的高等院校都逐渐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学工作中。但是,经过调研和分析,笔者发现大多数院校虽然有针对性的开展了生态文明教育活动,但是教育活动的效果并不明显,相关教育活动的重要性也没有被广大师生群体所关注。具体而言,其主要原因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教师与高校学生群体不能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进行形象、客观的认识。生态文明建设活动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并且这项工作在短时期内很难取得明显的成效。因此,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高校教师和学生群体很难在短时期内认识到该项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其二,对于任何内容的深入认识必须经过一定的时期。同样的,广大高等院校的师生对于该问题的重要性的认识形成也需要经过一定的周期。目前高等院校内的生态文明教育工作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因此,高等院校中的广大师生群体对相关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的形成仍然需要一段时间。其三,目前对于相关教育活动的效果考评工作缺乏相应的规划。在学生群体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群体的考评体系中,都没有将生态文明教育相关工作的工作成效列入考核的范围内。一项工作只有建立了完善的考评体系,才能够保证工作效率和质量。因此基于以上三点原因,生态文明教育相关工作在高等院校学生群体中并沒有形成足够的重要性认识。
2.2 相关课程体系有待完善
生态文明相关教育活动需要构建起完整的课程体系才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目前各大高等院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过程中,主要分为两种课程模式。其一,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程中穿插相关的理论教育活动。这种授课模式和课程特点具有以下优势和劣势。其优势在于通过这种方式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可以与高等院校中已经长期开设的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程相融合,而不需要新设课程,可以随时将最新的理论观点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但其劣势在于将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安排的思想政治课程中教学的课时量、教学内容的数量和质量达不到保证。生态文明理论体系是一个极其庞大的理论体系。在课程量达不到保证的情况下,很难使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工作的理念意识深入学生内心,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其二,是为生态文明教学活动开设新的专有课程,在上述课程中只会对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思想理念进行授课。通常情况下,高等院校会在选修课程中设置这类课程。通过设置专有课程的方式,可以对相关教育活动的课时量有所保证,保证学生能够在一个学期内长时间、持续学习相关理念和知识。经过笔者的调研和观察,我国范围内的大多数高等院校主要采取了第一种生态文明教育的授课模式。前文已述,该种授课模式无法使相关知识形成体系,因此也就不利于学生对于生态文明相关知识的深入掌握。需要对授课模式进行优化和改良,才能够满足新时代背景下对于高等院校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相关要求。
2.3 生态文明教育方式较为落后
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知识的教育活动大多是以理论性知识传授为主。在这类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教育工作者照本宣科的情况,这种教学方式既不利于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掌握,也不利于在全校范围内营造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除此之外,部分高校教育工作者自身不能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做到深入理解,因此也就无法深入浅出地为学生讲授相关理论。理论教学工作必须结合实践才能够使学生形成形象、客观的认识,如果仅仅是对照书本内容就无法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所以,高等院校对于生态文明相关知识和理论教学方式必须及时予以更新。
3 高等院校生态文明教育优化路径
3.1 加强相关教师的理论培训工作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和新的经济发展条件下做出的战略决策,具有显著的时代性特点。因此,相关理论也会处于不断更新、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如果相关授课教师能够及时学习最新的理论知识,就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及时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类问题。如果教师自身都不能够对相关理念做到熟练掌握和了解,就无法通过自身的教学活动传授相关知识和理论。因此,各大高校管理者应当定期组织教育工作者群体集中学习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案例,通过理论和实践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提升教师群体的理论水平和知识储备。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从根源上保证相关教育活动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3.2 完善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体系
前文中,笔者已经提到目前高等院校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主要有两种课程体系,并对这两种体系进行了优劣分析。就笔者的观点而言,将生态文明教育作为一个专门的课程进行设置是效果较好的课程体系设置方式。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其一,目前高等院校采取的考核方式和毕业标准主要采用了学分制度。如果将生态文明教育相关课程列入必修学分的考核范围,就可以在极大程度上提升教师群体的教学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制度对相关的教育工作进行优化是生态文明教育工作开展初期的必经途径。在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开展到后期以及生态文明建设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时这种方式就实现了其应有的目的。其二,将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作为专门的课程予以开设,可以保证教学活动的课程量。如果想要深入理解相关的理论体系,就必须通过足够的课时量完成对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具体知识的填充。任何知识的学习都需要足够的课时量予以保证,生态文明教育活动也不例外。足够的课程数量可以保证学生知识架构完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深入性决定了知识体系的复杂性。因此,必须通过专门开设课程的方式对课时量予以保证。其三,专门开设课程的方式可以安排专门教师进行相关课程的教授工作。专门教师长时间教授一门课程可以对课程的架构体系做到深入掌握,对课程的教学方法也有了深入的见解,有利于实现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学方式的革新。
3.3 通过多种途径营造生态文明教育氛围
在高等院校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不仅仅可以通过在课程体系中完成,还可以通过各高等院校那个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实现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是高等院校中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较于通过课堂传授的方式进行生态文明相关教育,利用文化活动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影响,其效果并不亚于通过课堂知识传授进行的思想意识培养。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使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其一,在高等院校内可以组织与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污染治理相关的主题文化活动,例如征文比赛、演讲比赛,文艺晚会等。其二,学校可以组织相关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深入生态保护实践,通过实践的方式进行生态文明意识理念相较于理论学习可以使学生产生更深刻的体会和认识,有助于大学生群体生态文明理念的进一步形成。
4 结语
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而言具有深刻重大的意义。通过高等院校这个思想意识传授战略高地,可以实现带动全社会形成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意识。因此,高等院校必须做好生态文明教育相关工作,助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活动。
参考文献
[1] 王中华,张学芳,刘明源.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江苏泰州高校为例[J].轻工科技,2019(12):182-183,187.
[2] 常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校环境道德教育的路径思考[J].中国农村教育,2019(32):1,12.
[3] 孙玉涵,吴鹏.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困境与对策——评《中国生态文明教育研究》[J].生态经济,2019,35(10):230-231.
[4] 卢志坚,李美俊,孟宣辰.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对大学生绿色行为的影响分析——以上海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9,33(12):28-32.
[5] 马家峰,黄文龙.新时代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考——基于福建省农林类专业大学生的实证调研[J].海峡科学,2019(4):79-81,90.
[6] 代建华,罗旭,张志伟.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的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提升研究[J].吉林廣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3):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