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伶萤 邹建军
摘要:地理基因与文学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是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共同作用,在作家身上留下的或显性或隐性的烙印。通过作家的文学创作,特定的地理基因总会得到完整的保存。作为一个新的概念,地理基因蕴藏着深刻的审美内涵和人文品质。地理基因只有通过作家的地理感知与地理经验获得,所以在不同的作品中有各不相同的保存程度与表现方式。
关键词:地理基因;文学创作;作家作品;哲学与美学
地理基因是指地理环境在作家身上留下的不可磨灭的印痕,并且一定会保存在自己所有的作品里,并有所体现。①地理环境留存于作家身上的影响,有如人类身上的生物基因一样,值得深入分析与全面研究。地理基因作为偏正短语,地理是用于修饰基因的,地理是文学发生的背景,而基因则是作者埋藏于作品中的自我本真。文学地理学所讲的地理基因,便是作家融入于作品中的骨血。作为生命个体的作家在社会生活中的所感、所思、所想,以文字之姿在文学作品里得到了永久保存。
地理基因概念的提出,既是对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的丰富,也是对文学发生基础与文学生存形态的哲学思考。地理的含义因此而得到扩展,基因也有了一种特殊的文化内涵。地理基因可以为人们分析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指出一个新的方向。
一 “地理”释义及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地理”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意为对地球的描述(earth description),是对地球以及在地球上生存的一切生物影像之写照。地理学将各种自然现象进行分类,从现象中寻找自然的规律,探讨环境对于人类所产生的影响,所以地理就是对世界的“书写”。地理是人文传统形成与发展的客观条件,是人类文化产生的物质基础。早在古希腊时代,希波克拉底就提出“人类的特性产生于气候”的观点,是世界上最早的地理环境决定论。亚里士多德也认为,地理位置、气候、土壤等决定着一个民族和社会的发展。16世纪法国学者让·博丹在《国家六论》中也提到了地理环境决定了民族性格、国家形式和社会的变化。18世纪,孟德斯鸠认为气候、土壤和居住区域的面积、位置等,对于一个民族的群体性格、风俗、道德、精神面貌、法律性质和政治制度有着决定性影响。②在寒冷的地带,人们更为自信,有更大的勇气;而在炎热的地带,人的性格便更加怯弱和慵懒。19世纪,地理环境决定论已经成为西方重要人文学派的共同认识,认为地理因素尤其是气候和空间位置影响甚至决定着人们的体制和心理差异,决定着民族、国家的诸多方面。地理环境决定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了客观环境对于人所产生的影响,却全面而深入地认识到了地理环境的重要意义,以及它在人类的文化与社会生活中的特殊地位。
地域、气候、国家、文化这些自然和人文地理因素,交互作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造就了不同国别和地域的人群的性格,当然也深刻地影响到了作家的创作。作家成长、生活的自然与人文环境,成为其作品中最初的底色与最亲切的故乡。《呼啸山庄》的冰冷色调,是英国特有的阴雨天气和其故乡豪渥斯的孤寒与荒凉;《德伯家的苔丝》中明媚的淡绿,是苔丝最初的纯稚与天真,也是哈代心中未受冰冷工业侵蚀的温暖的田园故土;斯温伯恩的诗歌反映了他对家乡诺森伯兰郡荒凉的海岸、狂风暴雨的大海和荒野的熟悉;狄金森的诗歌则用清丽简朴的语言与丰富的色彩,将隐蔽独居的生活变成了一花一世界的生动日常。正是對生活之处的亲密,正是地理环境所赋予创作者天然的感悟,让作家赋予其作品独有的氛围。
在中国,“地理”一词在最早出自于公元前4世纪的《易经》:“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③天文是指天空中的风云变幻、雨水雪露、日月星辰,而地理则是指自然地理,包括高山峡谷、荒原茂林、人鸟兽鱼等自然界中的一切。《尚书·禹贡》认为:“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④“地理”不再局限于自然地理,而是以自然地理为依托,将全国划分为九州,赋予了浓厚的政治与文化色彩。东汉王充在《论衡》中,提到“天有日月星辰谓之文,地有山川陵谷谓之理。地理上向,天文下向,天地合气,而万物生焉。天地,夫妇也。”⑤他将天地万物一体观之,人文与地理相统一。中国古代地理思想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物质与精神的相互共鸣。地理和人类的交汇,不仅局限于人对地理的感知,而且上升到对自然万物的精神共鸣。
从东西方的地理认知可以看出,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发现并探讨了地理对于人类性格、文化不可忽视的影响。而地理作用于作家而产生的不同的文本特点,不仅具有个体性,同时也具有群体性。海洋文化以及哥伦布开始的地理大发现,让征服、探索与冒险成为了西方文学经久不衰的主题;农耕文明带来的传统东方文化,让田园牧歌成为了古典东方文学璀璨的明珠;潮湿闷热、充满未知的亚马逊雨林,孕育了拉美文学的奇幻诡谲。不同的地理环境,让不同区域的作家群体和文学类型都产生了各自独有的特点。以后殖民文学为例,殖民国和被殖民国作者,因其地域和文化的不同,他们创作所探讨的母题则各不相同。通过CiteSpace程序对后殖民文学的文献(1998-2006)可视化分析可知,与后殖民文学相关的国家和区域主要是大英帝国、非洲、中国、伊斯兰和印度。本文选取原殖民国大英帝国和泛殖民地非洲,分析其差异性。
“战后英国面对的新现实,是世界范围的非殖民化运动,使大英帝国分崩离析,昔日的国际中心地位急剧下降,英帝国事业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⑥殖民地内反殖民运动的兴起导致了殖民地的减少,“日不落帝国”的疆域逐渐缩小,“大英帝国”的影响力不断降低,岛国的危机感再次显现,因此,大英帝国的文学更加专注于殖民话语权的削弱以及去殖民化现象的发生,更集中于对殖民主义的反思和后殖民时期的失落感表达。英国对殖民地统治削弱,随之而来的是被殖民国的反抗与独立。以最为突出的非洲为例,非洲文学的关键词除后殖民主义外,混杂性、创伤、政治、身份认同成为其显著特点。这是由于历史、文化、自然、地域共同筑造的非洲文学的地理基因。王向远教授在《黑非洲文学的区域性特征简论》中分析了非洲文学拥有共通性的成因:一方面尽管幅员辽阔,地理环境不同,但相似恶劣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相同的封闭原始部落,让非洲各地区的部落文化得以长期保存;另一方面传统的社会结构带来的宗教和文化上的同质性,也让黑非洲人形成了相似的性格特征。而在后殖民时代,非洲的“泛非主义”运动,更让非洲各地区有了统一的组织,强化了其整体性。因此,在地理、历史、宗教、文化、政治等各方面因素的相同作用之下,非洲文学有了同质性。后殖民化文化同时作用于英国和非洲,却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相同国家和地域的作家,尽管风格不同、主题各异,但其透过作品内在的脉络,依旧能找寻其文本中的相通之处。而这一相通之处,便是地理作用于作家身上的“基因”。这种基因不只是单一的作家所独有,而且是作家群体所共享的文化传承。他们受到相似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将国家和时代的变化书写于作品中,让文学成为群体记忆的载体,让文化在群体性的基因里传承。人类在地理中建立文明,对地理的变化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文学记录着人类在天地之间的足迹,历代作家在自然的发现和文明的发展中,用文字记述自然和文明的碰撞,用文学提炼出文明的火花,并以文学的形式流传。
二 地理基因的形成及其形态
“基因”一词,容易被人忽略其含义,以及它在现代语境下的意义延伸。基因本为遗传学术语,属于音译外来语,由丹麦遗传学家约翰逊(W. Hohannsen)创造,用来表述孟德尔所发现的遗传因子。其本义是指一段功能性的DNA或RNA序列,正是它支持着生命的基本构造和性能,储存着生命的种族、血型、孕育、生长、凋亡等过程中的全部信息。环境和遗传的互相依赖,生物体的生、长、衰、病、老、死等一切生命现象,都与基因有关。基因记录着人类物种的产生与迁徙,环境的变化以及其对人类的影响。天不仅是人类物种的记录,也是人类文明和历史的传承。通过基因,可以从现代大陆走向远古海洋,全面认识在非洲大陆上发现的第一个人类——露西;透过基因,可以找到人类最初的存在,跨越时空与他们进行深入交谈。基因正是镌刻于生物骨血之中永恒不灭的文字,书写于生命本身的永恒之书。“我们以及其他一切动物都是我们自己的基因所创造的机器,这使我们有理由在我们的基因中发现某些特性。”⑦基因有储存和变异两个特点。它能忠实地复制自己,以保持生物的基本特征;同时在繁衍后代上能够进行突变,因此基因具有传承性,也具有变异性。尽管一切生物作为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基因本身却能够生存很久。“它们的道路相互交叉再交叉,在延续不断世代中一个基因可被视为一个单位,它通过一系列的个体的延续生存下去。”⑧
谈家桢先生在英文音译的基础上,选择了“基”“因”二字,首先把“基因”概念引入中国。“基”表明是一种根本的、起始的,而“因”则取原因与缘由之义。基因是万物发生的最根本缘由,是文明发展的先决条件。随着基因运用范围的扩大,它已经不再是单一的遗传概念。人类不断地创造自己的文化,而文化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被储存、延续和变迁,形成了人类文明。“时装、饮食习惯、仪式和风俗、艺术和建筑、工程和技术等,所有这一切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在进化,其方式看起来好像是高速度的遗传进化,但实际上却与遗传进化无关。不过,和遗传进化一样,这种变化可能是渐进的。”⑨无论是风俗习惯、文化景观还是人类的语言、概念等,都可以被称之为“模因”。“模因”如同基因一样可以遗传和变异,不过只是某种概念的模仿、遗传、传播和变异。地理基因便是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共同作用于作家而产生的一种新的人类文化基因,只是通过特定的文学作品表现出来,包括了文化的遗传与变异。
人类存在于天地之间,其形态由基因这一最基本的形式所构成,并由此而繁衍至今。在文学现象的发生中,地理和基因都是必不可少的存在因素。“地理基因”的提出,为探讨文学的发生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地理基因是客观物质世界中的地理环境与人类文化与文明发生碰撞的结果,它们只有在作家身上才能发生,并且是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形成和发挥力量。其形成机理如下图:
由此可见,精神和物质的交融、客观与主观的作用形成了作家的特质,共同铸造了作家笔下的文学世界。这种特质,也直接影响作家的人格构成与精神世界。毫无疑问,它主要来自于地理基因对作家所产生的影响,甚至取决于作家的生活经历。没有波折坎坷的生活,没有与爱人的苦恋,没有精神上的自我折磨,没有遗传上的抑郁,爱伦坡无法创造出黑暗又浪漫的世界;只有体会过近代以来上海的弄堂文化,才会有刘以鬯笔下的《对倒》。所以,地理基因是作家书写于文字间的人文关怀,是作家将单纯的文字编织成丰富故事的客观基础,是风云变幻的世界能够存在于文学作品中的根基所在。
余光中成长于江南水乡,故乡的自然山水和对故乡所产生的情怀,成为生命中不可割裂的一部分。诗人在《乡愁四韵》中将自然地理景观和人文地理景观结合在一起,独到地表达了对故乡、故土和故国的怀念。“长江水”不仅来自于客观的地理景观,还有着深刻而博大的人文内涵,因为它孕育了无数华夏儿女,仅用这一意象便唤起了无数游子深广的乡愁。然而,“长江水”正是诗人身上地理基因的外在显现,生成于从小开始的对于长江的观察与体验,来源于从小开始的长江生活。地理基因主要来自于生命的个体,童年经历与少年生活是基础的基础、关键的关键,并且会以文字的形式、美学的方式产生于具体的作品中,同时以丰富的意象与独特的形象呈现出来,看得见、感得到、摸得着。每一个人身上都存在各不相同的地理基因,通过他的言与行可以观察到,只是与文学形态没有发生关联。通过作品中存在的种种形象、事象与意象,可以考察作家身上的地理基因,并以此说明文学作品里所存在的一切,解读其形态的构成与产生的根源。作家的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精神气质与美学形态,作品里的意象形象、故事情节、语言词语、叙述方式與形式技巧等,都与其身上的地理基因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地理基因及其美学意义便是如此,时光荏苒,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在作家身上留下的痕迹,却永远不会磨灭,反而会随着作家的成长而愈发鲜亮,更加强大。许多作家的个性和气质,许多作品的内容与风格,都来自于此。
三 地理基因的内涵及其价值
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中的客观地理环境,比一般地理学的自然地理环境,有着更为丰富与深刻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指物质世界中的自然地理环境,如高山、峡谷、大海、平原。出生在不同地理环境中的作家,往往有不同的生活体验,而不同的生活体验造就了不同的文学风格。出生于拉美的作家,其作品中往往带着不可思议的魔幻色彩;只有瓦尔登湖才能造就梭罗,而只有大漠才能给予三毛心中的荷西。而地理环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时刻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作家出生、成长、迁徙所经历的一切地理环境,都会对作家及其创作产生影响。苏轼年少时意气风发,中年时动荡不安,经历波折后豁达胸襟,在其诗词中都有淋漓尽致的体现。《念奴娇·赤壁怀古》创作于遭贬时的黄州赤壁,诗人游船于长江边的赤壁之间,见雄浑之景,忆三国之事。少年英姿的周郎和巧笑嫣嫣的小乔,在时空的长河中灰飞烟灭,滔滔江水带走了英雄和美人,同时也带走了往日的辉煌与灿烂。诗人想起了自己屡遭贬谪、仕途不顺,一时间深感伤怀,写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传世佳句。
二是人类繁衍、迁徙、发展中所创造的人文景观,如恢弘的长城、香港林立的高楼和夜色下灯火辉煌的曼哈顿,都是如此的人文景观。不同的人文地理环境也会影响作家的文学创作。如果不是年少出生于豪门贵族,曹雪芹无法凭空创造一个红楼旧梦;而只有出生于破落的富豪家庭,菲茨杰拉德才能写出那飘着酒香和爵士乐,在觥筹交错间堕落的长岛;同时,也只有纽约才能成为唐·德里罗笔下充满欲望与冷漠的未来都市。“从这儿看起来他们是空的。他喜欢这个想法。它们是最后的高层建筑,是空的,是用来加快未来的脚步的。它们是外部世界的尽头。它们并不是真的在这儿。他们是在未来,一个超越地理、超越可触及的金钱以及那些把金钱摞起来数的人们的时代。”⑩通过主角艾瑞克的视角看到的纽约,是一个遍布高楼却空空如也的城市,一个充斥着欲望的销金窟,是一个没有情感而只有利益的堆积。城市建筑是模糊的、单调的,而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也空空荡荡,只剩下了麻木的欲望。顺着主角的目光,我们看到了繁华之下躁动的人群、冷峻的城市、贪婪的商人和无聊的政客。也许也只有纽约才能承载如此的躁动,以及冷漠、激烈与冷冽。
三是人类在生存和发展中所创造的文化环境。生活在海外的华裔,创作了特有的华裔文学,涌现了严歌苓、汤亭亭、谭恩美、张翎等优秀作家。独特的身份和经历让他们在海外华人文学中别具一格,让他们的作品与作品之間产生了隐形的连结。作家并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其成长、生活和文学创作总是会受到身边环境的影响。家庭的氛围、族群的传统、社区的大环境等,都会对作家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或成为作家内在精神的传承,或成为作家反叛现实的一种动力。当然,多半表现为一种意识形态的潜移默化,是作家习惯的养成和思维的雏形。小到父母的教育,大到社区的习惯,都会对作家后来的写作产生影响。少年时代对爵士乐的痴迷,让村上春树的作品中总是少不了音乐的身影;出生于封建家庭的巴金,在“激流三部曲”中写出了他对封建社会的强烈反叛;外祖母口中的神话传奇,成为了马尔克斯笔下的百年孤独;记忆中的江南水乡,成为了余光中在海的那一边不忘回家的船。
四是在科技发展的当下,地理已经延展到了网络之上。信息传播的加速,网络链接的紧密,形成了新的线上族群。近年来兴起的对话小说,适用于现在快节奏生活下的“低头族”。短短几句对话就可以叙述故事,人们可以在手机上快速阅读,也促使作者更多更快地创作。在玄幻小说中,场景并不一定是作家生活或者经历的环境,甚至并不一定存在于现实中,依然被描绘得栩栩如生,甚至还能被改编成电影、电视等影像产品。现代技术的发展并没有瓦解地理的概念,反而丰富了地理的内涵。从赛博朋克小说《机器人会梦见电子羊吗》及后来被改编成电影《银翼杀手》及《银翼杀手2049》中,各种地理环境和地理景观的构建,都是以现实为依据的,说明尽管是科幻或者玄幻作品,依然无法脱离现实的地理环境,没有剥离地理环境同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而是让地理因素有了更多的可能。在网络社会中,地理基因不局限于足下的土地,更是一个多维世界的结合。作家身上的地理基因即可以是现实世界的烙印,也可以是作家作为网络人的特点。更多的地理和人文因素通过科技进入作家的生活,共同构成作家所带有的地理基因。而作家所接触的地理环境,加上作家根据个人体验所构想的文学世界,透过作家的文字就可以充分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在科技发展的当下,地理基因是现实与虚幻的结合,是科技与传统的交织。然而,无论科技如何发展,尽管一个作家可能并未踏出家门一步,也会受到多方地理因素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已成为作家身体中的基因,思维中的潜意识就会被作家书写于作品之中。地理基因随着作家本人经历的丰富而不断变动,也相应被作家书写于作品之中。当然,在地理基因转化为真正的作品时,最重要的媒介就是作家本人,只有作家有写作的意愿和实际的写作行为,作品才能够产生与存在。在那个动乱的战争年代,无数外国人来到中国,也只有赛珍珠写出了长篇小说《大地》。因此,从文学创作而言,作家才是作品的根本。“地理、作家、作品就像是存在天地之间的大树,地理是树的根系,给予树营养,让树有存在的先决条件;那么作家就是枝干,让不起眼的树苗真正成长为枝繁叶茂的大树;而作品就是大树的枝叶,在天地之间任人欣赏。”11
对于作家而言,地理基因是一个丰富而多变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并不是说它在作家的童年时代,就已经全部完成了。作家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下出生与成长,家人、家族、社区、地域、经历和所接受的教育等,都会对作家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所以,地理基因是在综合条件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加速,让作家通过更多的渠道去了解世界,从而丰富了作家身上所带的地理基因。今天作家虽然可以在电脑前从事写作,依然受到各种自然与人文环境的重要影响,再加上作家本人的生活经历与生命体验,共同构成了作家笔下的文学世界,并且在每一部文学作品中带有独特的地理基因。
结 语
地理基因是作家文字中的血脉,一方面让作家独特起来,让不同地域、不同环境的作家有着特有的气韵;另一方面也让作家之间有了重要的连结,有着相似经历、来自相同地域的作家,往往有着相似的思维与艺术特点。地理基因贯穿作家的一生,体现在作品的字里行间。作家将自身的经历和思考灌注于文学作品之中,打上了属于自己的烙印,形成了文学作品中的地理基因,如脉搏一般成为文学作品中跳动的生命。地理基因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可以用来解释文学作品的来源与文学作品的构成,也可以用来解释作家的生理与心理状态的形成与来源,还可以用以解释文学的地域性与区域性的产生过程与产生方式,因此,地理基因及其相关理论,可以丰富现有文学理论的诸多方面。单一的“地理环境决定论”或单一的“审美创造活动论”都不能完全有效地解释文学现象,特别是文学的发生、文学的产生、文学的构成和文学的发展,只有两者的有机结合才有更大的可能和更大的优势。
作家把自己与身俱来的地理基因、家族基因与社会基因书写成作品,而我们仅仅认识其家族基因和社会基因是不可能完整地、深入地、独到地把握作品与作家的。许多运用社会学批评和历史学批评方法不能解释和解决的问题,运用地理基因理论则可以很好地解释和解决。郭沫若早年的多种文学作品及其浪漫风格,可以从他身上的巴蜀地理基因得到解释。莫言诸多小说中的自然与人文意象,也可以从其出生的“高密东北乡”得到解释,不仅如此,每一个重要的作家及其作品都有其特定的地理来源与地方传统,诸多现象不是由“文学来源于社会生活”或“文学是人学”的理论就可以解释清晰完整的。因此,文学地理学的“地理基因”理论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创新意义,也有广阔的文学批评前景,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注释:
①邹建军:《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十个关键词理论术语》,《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
②[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227页。
③王辉编:《易经》,宋学海译注,云南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33页。
④刘胜利编:《尚书》,慕平译注,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52页。
⑤王充:《论衡》,袁华忠、方家常译注,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674页。
⑥罗世平:《战后英国小说:后殖民实验主义》,《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1期。
⑦⑧⑨[英]理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卢允忠、张黛云等译,中信出版集团2012年版,第282页,第283页,第301页。
⑩[美]唐·德里罗:《大都会》,韩忠华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2页。
11杜雪琴:《文学“地理基因”释义》,《武陵学刊》2013年第1期。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新诗传播接受文献集成、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917—1949〕”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6ZDA240)
责任编辑:周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