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媒体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表现

2020-06-29 09:40卢金
大众科学·上旬 2020年7期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媒体融合新媒体

摘 要:近年来新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媒体融合发展日趋成熟。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后,各类媒体的政策普及、防控宣传、舆论引导等在疫情防控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为相关职能部门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了必要的支持,为措施落地提供了及时、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新媒体;新冠肺炎疫情;媒体融合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我国新媒体的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新媒体、运用新媒體技术,新媒体已逐步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之中。各类媒体渐成百花齐放的态势,媒体的融合发展也日趋成熟。作为一种传播方式,新媒体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后,以多种形式并存的姿态,互动合作、多措并举,对疫情的有效防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新媒体的概述

新媒体是伴随科技发展应运而生的产物,新媒体的发展速度、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科技发展的水平。数字技术的发展、各类新媒体载体的出现、媒体内容质的提升,充分展示了我国新媒体发展的巨大进步,并将继智媒体、融媒体的迅速发展而蝶变。

(一)新媒体的概念

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发展中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变迁,新媒体的形式也在发生变化。不同的机构、人群对新媒体的定义略有差异,却都是围绕“新”字,与传统媒体对比阐述。媒体的发展经历了从语言到文字、影像,从报纸到广播、电视、网络等一系列的变化,并将继续延伸,不断地继承发展现有媒体好的部分,舍弃或改进不好的部分,在一次次技术变革中,重塑再发展。

(二)新媒体的表现形式

目前,新媒体的发展得益于无线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也是基于数字技术的更迭,新媒体呈现出各种表现形式,从天涯社区、QQ的成立到后来的博客、微博、微信、抖音等各类社区平台的创建,已关联至社会诸多领域,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活动,新媒体的纵深发展为我国媒体融合提供了契机和方向。

1.始于“两微一端”的惠众微传播

以“两微一端”为代表的新媒体传播平台已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政务信息的推送、事务信息的直达,各机构通过微传播表述自身职能、扩大宣传覆盖面,使受众深入认识、积极参与,渐成互动机制。同时,随着yy语音、斗鱼、钉钉等直播平台的崛起,给了微传播新的助力,每一个人都成为信息的编辑者、订阅者和传播者。

2.得益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亲民近传播

虚拟现实技术即通常说的VR,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5G、智能传感器与图形显示等技术的发展崭露头角。VR构筑的三维模型可以是现实中真切的物体,也可以是我们肉眼所看不到的物质,用户在虚拟现实中具有一切人类所拥有的感知功能。通过VR拉近了与用户的距离,使其身临其境体验到最真实的感受。VR目前应用于视频游戏、教育、事件直播、视频娱乐和医疗保健等诸多领域,并将随着技术的普及逐步拓展。

3.集传统智慧于一身的的全新融传播

媒体融合是新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媒体在“两微一端”的基础上,不断地融入新的理念,在技术、内容等诸多方面突破革新,辅以“大数据+AI”赋能。由新华智云自主研发,新华社和阿里巴巴合资打造的“媒体大脑”,在提升内容生产效率、产量和质量的同时,重新定义了大数据时代内容生产者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

二、新媒体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应用

2019年末,湖北武汉发现不明原因肺炎患者,而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牵动着数以亿计人的心,全国各界媒体结合疫情特点,充分发挥自身传播优势,为防控工作助力。

(一)微传播传递疫情实时动态

1.微信公众号“丁香园”推出肺炎疫情模块

丁香园是一个医学知识分享网站,在疫情暴发后,针对疫情特点,推出肺炎疫情模块。通过公众号,人们可以随时查阅疫情数据,还可以对自己所在的区域作重点关注,并且绘制了彩色疫情地图,可一目了然的了解各省市、各国家的疫情状况。整个模块的设计,随着疫情的发展,不断的调整、增减信息,当发现一些错误信息盛行于网络时,模块增设了辟谣内容,以最有时效的措施作出应对,将辟谣信息第一时间传送到关注群体中,安抚人们的恐慌情绪,不再以讹传讹。除此之外,公众号内有疫情相关新闻和防控知识科普,对人们认识新冠、防控新冠提供了渠道措施,辅助培养防控新冠肺炎的行为习惯。“丁香园”微信公众号截至5月9日浏览人次数近39亿。

2.新浪微博推出“新冠肺炎求助”通道

新冠疫情暴发后,以武汉地区为主的各家医院病床紧缺、医疗能力受限,很多患者不能及时就医,随着火神山、雷神山、方舱医院的逐步建立,各地医护人员的驰援,缓解了就医压力。面对日益增多的疑似病人的求助,也为了能够准确核对罹患新冠肺炎的病例数,及时协助病人就医,新浪微博创建了“肺炎患者求助超话”,微博与媒体机构、志愿者多方协作,实时搜集该超话内的用户求助信息,并上报给政府相关部门核实处理。据经济日报报道,创建7天内,“肺炎患者求助”的发帖量接近500条,阅读量超过5.5亿。截至5月9日,阅读量已达50余亿。

3.各地方新闻客户端发布新冠肺炎患者行动轨迹

鉴于新冠肺炎的传播特点,为有效控制疫情传播,及时发现病人、迅速阻断其传播途径、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各地方政府成立疫情防控指挥部,通过新闻客户端发布疫情防控工作通知、向社会公布新冠肺炎确诊患者行动轨迹,从总体上把控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基调,稳定大众情绪、保护社会公众健康权益。行动轨迹信息的推送为疾控部门及时找寻密切接触者提供了简便、快捷的渠道,也是潜在被感染者自我发现、及早隔离、及早治疗的有效手段。同时手机健康码的推行,全面打开了人人参与,联防联控的抗疫局面。

(二)近传播凝聚抗疫中国精神

在疫情防控期间,近传播在很多领域大显身手,如昆医大附一院运用“5G+VR”技术隔空探视新冠肺炎疑似患者、线上云旅实现“宅”在家免费旅游逛网上VR展馆、各地区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等,以最近的距离,传递温情,凝聚力量。最为瞩目的是1月27晚,央视频APP开通火神山、雷神山两家医院建设现场的24小时直播,每座医院都有近景、全景两个镜头,共4个镜头的24小时施工现场直播,据中国之声微博报道,1月28日下午2点30分,就有超过700万人观看。众多网友变身“云监工”,随时点进去观看人数都是百万计,相关话题如无聊又睡不着看直播造医院阅读量为2.6亿、网络包工头的阅读量为1.6亿。10天建成一家医院,中国速度的背后,是数以万计的一线工作者的昼夜奋战,是中国精神的时代传承。近传播,让我们近距离守护,心更贴近,志更坚强。

(三)融传播书写抗疫励志篇章

如何能够更好的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是传统媒体改革创新的道路,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试炼摸索过程。现阶段,各传统媒体仍处于不断的探求、寻找融合路径,谋求改革发展的契机,无可厚非的是媒体融合发展给传统媒体注入了新的活力。疫情发现以来,全国广播电视媒体在中央统一部署下,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普及防疫知识,加强舆论引导,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夺取疫情防控胜利提供了有力支持。2020年2月“中国视听大数据”数据分析,防疫抗疫相关公益广告全方位宣传科学防疫知识和感人事迹,平均每日户均观看7条次,最高峰值达9条次。而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互为辅助,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把握宏观,着眼细节,各类短视频纪录片《武汉日记2020》《疫战》《中国抗疫志》等应时而生,留下了珍贵的疫情记录。

(下转378页)

(上接377页)

三、新媒体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影响

当今时代是信息技术时代,新冠疫情暴发后,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新冠肺炎的无知、是不知如何应对的无措,进而引发心理恐慌,盲目盲从,借助于移动互联网,一些社会事件迅速发酵成为热点舆情事件,疫情舆情引发大量关注。此时,如何运用新媒体技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缓解社会焦略,进而为抗击疫情提供了坚实保障尤为重要。利用新媒体等多种途径,政府全局统筹谋划,推动了全国高效协同防控;企业机构积极响应,驰援医疗、生活物资,筑牢了防控战线;民众积极参与成为疫情防控有力支柱。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在防控新冠疫情面前,既助推了政府、社会各界加强民众的防控意识、提升防控能力,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打铁要靠自身硬,新媒体依托于互联网科技,媒体融合发展,借助于大数据的辅助,形成快速有效的疫情舆情应对机制,做好舆情风险防控,开展疫情防控应急公关,对疫情防控期间的虚假信息进行捕获、加以辟谣;对恶意攻击性质的信息,不回避,用事实说话加以回击,从而遏制了群众恐慌,形成人人参与科学防控態势。

全国抗疫一盘棋,新媒体的传输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在疫情面前,时间就是生命,新媒体的速度为疫情的防控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不论是确诊病例的行动轨迹、还是应急救援物资的快速集结,都离不开新媒体传播的辅助。因为有了新媒体,人们第一时间了解动态,第一时间配合政府部门开展防控,第一时间传达民声,把关怀和祝福送给抗疫战线的最亲近的陌生人。新媒体的传播是速度,新媒体的内容是精神。因为有了新媒体,人们不再无措,坚守着自己的抗疫战线,有的是宅在家里不出门,有的是在驻扎在各种交通要道的路口,有的是挨家挨户的问询,还有那些与病人一起战斗的医护人员、志愿者团队等等。新媒体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武器,可以凝人心聚合力,通过新媒体多渠道、多形式广泛宣传,民族团结力和凝聚力空前高涨,营造了同心协力、共克时艰的疫情防控氛围,使得疫情防控工作得以科学有序的开展,新冠肺炎疫情得到了有力控制。

结语

新传播技术引领媒体融合的发展,新媒体的多元化模式,必然推动媒体融合。媒体融合在应对时代信息变化的同时,要不断转变传统媒体的发展观念,探索构建全新商业模式,构建现代传播体系,进行多云化的业务发展。助推媒体融合,要加强新媒体的内容建设,明确新闻内容是媒体报道的核心价值这一理念,加强与用户的深度互动,充分利用大数据信息,提升新媒体报道的时效和质量。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应对,是对新媒体传播是一次检阅,也给予了媒体融合发展一个指向标,纵观各媒体在疫情防控中的表现,信息的及时发布、舆情的迅速应对,想民所想的疾病防控信息科普、急民所急的物资驰援,充分利用新媒体渠道发挥新媒体的社会效能。这是近年来新媒体迅速发展的成果,是科技进步、数字化发展的结果,同时可以看到未来还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亟待探索和开发。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相加”到“相融”的过程中,需要更深入解读和挖掘融合的途径,传统媒体要寻求社交化、垂直化的个性服务,利用新媒体的传播渠道,打造新型传播产业链。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要充分发挥互联网思维,使媒体融合再加速。

参考文献

[1]李鹏.《智媒体:媒体融合转型新阶段》[J],传媒,2019(40):12-13.

[2]商艳青,张瑜,骆蓓娟.《5G时代媒体融合的AI路径——以新华社“媒体大脑”为例》[J],传媒,2019(22):16-17+19.

[3]黄楚新.《疫情“饱和式”应对下的舆情观察》[J],人民论坛2020(Z1):110-112.

作者简介:卢金(1986-),女,汉族,辽宁营口人,科员,本科,单位:营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研究方向:新闻学。

猜你喜欢
新冠肺炎疫情媒体融合新媒体
新冠肺炎疫情早期科学研究对政府决策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公共治理机制:信息、决策与执行
新冠肺炎疫区高校大学生的精神状态与行为应对
公共卫生学科作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凸显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实施三三战略 强化内容生产 推进媒体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