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斌
摘 要:高校招生的不断扩大导致学生人数也在逐年上升,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的根本原因,进入大学的高校生已满足生育年龄,尤其是在大学生婚育政策的放开后,高校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需要加以重视。就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学校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存在较多的难点,因此,要想解决诸多难点,做好学校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必须要对其重要性进行分析,并强化相关工作措施以应对学校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本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论述学校的计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第二部分提出学校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措施。
关键词:计划生育;重要性;高校计生;管理工作
进入大学,没有家长的约束,同时也没有高中学业上沉重的负担,加上大学生年龄大多在18-22岁之间,正值青春年少,思维活跃且不拘泥于传统的婚姻和生育观念,再加上大学生婚育政策的开放,进而会导致大学生在新时期的生育观念和婚姻产生了较大的变化。据资料统计,当代大学生接受婚前性行为的比例在51%,占一半以上,而由于大学生思想不够成熟以及经济无法独立就会导致意外怀孕的比率逐年上升。根据相关机构在对大学生或的生殖健康问题的调查中发现,婚前性行为的青年中未采取避孕措施的占比65%,如果意外中标,也只有6%的大学生会到计生部门寻求帮助[1],这不仅会对学生的身心产生不可逆转的伤害,对我国计生管理工作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学校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其最终的目的在于控制我国的生育率,促进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进而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我国宪法固定,夫妻双方需要遵循我国计划生育国策。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重,我国也开始调整计划生育政策,从独生子女政策转变为单独二孩再转变为全面二孩政策用以适应我国的基本国情[2]。
学校承载着民族希望的教育工作,因此,在对学生的日常教育过程中,需要积极宣传我国计划生育国策,論述计划生育国策对我国可持续发展、国力提升的重要性,并从长远的角度给学生们灌输相关的思想,普及性教育,引导学生对性有正确的认识。在宣传教育上,需要教给学生积极正确的性知识,为其提供正经的途径了解此类知识,防止部分学生因不了解相关方面的知识而受到不科学、不健康的性知识的影响,学校还需要定期组织培训等相关活动,用以塑造学生们健康的性观念。由于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对性有很强的好奇心,因此,高校需要成立专职的教师队伍,用以解答相关问题,为大学生提供有关计生政策、生殖健康、避孕节育等方面的咨询。同时需要从现实情况引导学生的生育观,树立健康负责的责任意识,教育其应该积极完成学业,为其后续的结婚生子打下经济基础。
学校对计划生育的管理不仅能够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还能从源头遏制人口的快速增长,可以有效缓解我国的人口压力。学校对计划生育的管理主要是提倡优生优育,这对经济还不稳定的学生来说是十分必要的,许多学生对性行为的蠢蠢欲动,产生婚姻、生育的观念大多是源自冲动,如果后续不能承担相应的责任,将会成为两个家庭的悲剧,因此,学校对于计划生育的管理可以帮助学生们树立健康的性观念,进而提升学校学生的学业素质,为后续养育高质量的孩子提供基础[3]。
二、学校计划生育管理工作措施
(一)创新管理办法
根据教育部、公安部以及国家人口计生委共同下发的文件,学校单位的年度工作绩效考核体系需要与计划生育管理状况紧紧联系在一起,需要将各项举措的责任落实到个人,以推进学校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真正落实而不仅仅是挂在口头上的形式主义。学校需要建立相关的制度以符合学生的婚育管理规定,例如建立大学生婚姻备案制度、学生登记制度等,对在校学生的婚姻及时管理并提供相应的服务。对于不符合相关规定的个人,需要采取行政或法律措施对其进行处罚,以维持制度规定的合理性。
(二)强化管理监督
学校应该与社会相关组织相合作,积极配合学生的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和管理服务。学校可以设立相关的计划生育委员会,用以监督学校相关的制度的决策、执行,并定期组织会议,将一段时间内学校所采取的举措反馈给学校,做到去塞求通,以推动学校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从而保障学校各项计划生育管理措施更符合学生的利益[4]。此外,计划生育委员会还可以组建计生管理机构,并建立相对完善的队伍,由专职人员从事,从而与各班级的计划生育宣传员相衔接,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在放假期间,学校需要与学生所在地的居委会、村委会取得联系,请她们协助学生放假期间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以便学校可以更加全面地掌握学生的情况,做好计划生育管理工作。
(三)完善后续服务
学校不仅仅是学生的上级,管理着学生,更是服务于学生的服务者。尽管学校的本职工作是管理学生的学习情况,但由于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从法律程度来说部分已经是合法的婚育年龄,因此,学生需要还要对学生的婚姻以及生育问题提供帮助。学校需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对其婚姻问题和生育问题进行力所能及的帮助。同时需要针对本校计划生育工作的特点,转换思路和态度,转变服务和工作方法,做好相关的服务工作,并在日常重视对这些方面知识的普及,使学生们树立良好的婚姻观和生育观[5]。一旦学生们选择在大学生活中结婚,必须要采取措施保障学生的婚姻与学习互不耽误。另外,在措施的决策过程中,高校需要立足于相关规定和政策的角度,在符合本校的发展情况的前提下促进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平等从而推动学生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实效性[6]。
结语:
学校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涉及到学生的根本利益,甚至涉及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必须要对其进行重视。学校是学生的保护伞,因此必须充当好保护者的角色,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灌输有关婚姻、生育的知识,积极培育学生的健康婚姻观,一旦学生选择在大学结婚,学校还需要采取相关措施将学生的学习和婚姻平衡起来,以免学生荒废自己的学业,造成不可挽救的损失。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国策,关系到我国每位公民的发展,也关系到国家的命运与发展,因此必须要切实完成此项管理工作,作为承载民族希望的教育组织——学校来说,更要切实重视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从而为推动我国的健康持续发展增添力量。
参考文献:
[1]李艳.信息化技术在乡镇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信息记录材料,2019,20(12):125-126.
[2]侯秀梅. 思想政治教育在国有企业计划生育工作中的应用研究[N]. 发展导报,2019-04-26(013).
[3]吴新兴.探析卫生和计划生育药具管理站档案管理的发展现状及其优化[J].低碳世界,2019,9(02):321-322.
[4]肖子华,林颖.生育政策变革后的计划生育管理策略——基于新修订的地方《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视角[J].人口与经济,2018(05):53-61.
[5]许云霞.浅析档案管理在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管理中的作用[J].法制博览,2018(13):242.
[6].充分发挥单位化管理区域优势 稳步推进社区流动人口计生均等化服务[J].人口与计划生育,2018(02):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