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巴黎

2020-06-29 19:48
畅游行 2020年5期
关键词:塞纳河游船海明威

1走过艺术桥,左岸有一排出售明信片、图画、古书等的摊子。Roman Kraft摄

2蒙马特高地是巴黎诗意和浪漫的象征。吕美姿摄

巴黎人心目中的塞纳河

从前,巴黎不叫巴黎,叫Lutettia,它只是塞纳河边的一条渔村,河中央的西堤岛是整个巴黎的“母亲”,这都是两千年前的事了。巴黎圣母院就坐落于西堤岛上。

凡是文明都离不开河,但想繁荣都离不开桥。自中世纪初期以来,塞纳河与巴黎的依存关系是紧密而不可分离的。而对一般游客而言,左岸和右岸之分是更简单明了的概念。塞纳河自东向西流过巴黎,将城区分为南面的左岸和北面的右岸。人们戏称“右岸用钱,左岸用脑”。左岸遍布许许多多各具特色的咖啡馆、酒吧和啤酒馆,过去曾是文化名人的聚集地。今日依然是艺术家、作家、建筑师、教授等艺术人文知识分子的乐园。这里集中了大学、研究所、画廊、美术馆、图书馆等。右岸则予人奢华宏大的印象,高级百货商店、精品店及古迹林立,是巴黎的贸易、金融和消费中心,亦是成功者的乐园。欧洲人说,法国的历史就是靠塞纳河的左右两翼(两岸)平衡的。

尽管巴黎已成为世界大都市之一,巴黎人对古建筑物和塞纳河的情意结却从未改变过。为保护历史遗产,法国还专门设立“国家建筑师”制度。国家建筑规划师和市政部门通过的建筑计划,还要征求民意,遭到多数民众反对的建筑计划必须撤销或重新规划。1991年,塞纳河沿岸历史建筑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对巴黎人“护旧”直接的肯定。或许你仍无法想象巴黎的建筑群魅力有多大,历史上就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二战时期,眼看纳粹德国即将战败,希特勒曾下令炸毁塞纳河上的所有桥梁,德军总司令却违抗了军令。或许面对这些巧夺天工的桥梁建筑物,他也于心不忍吧?

3塞纳河把巴黎分成左右两岸。Chris Parker摄

爱在日落黄昏时

《愛在黎明破晓前》(BeforeSunrise)、《爱在日落黄昏时》(Before Sunset)和《爱在午夜降临前》(Before Midnight)是被影迷奉为圭臬的爱情系列三部曲。在第二部里,男女主角在巴黎再续前缘,坐船游览塞纳河。行走过的街巷、公园、书店和咖啡馆,也为影迷所津津乐道。乘坐Bateaux Mouches、Bateaux Parisiens等观景游船,能迅速领略这一浪漫之都的风情。或者也可以购买Batobus水上巴士船票,一张票一天任搭,就像巴士一样,在八个站点随上随下。

塞纳河观景游船

塞纳河游船分为观景游船、美食游船,以及提供香槟或零食小吃的观景游船。游船配套包括欣赏白天或夜晚的巴黎美景,行经著名景点,如:巴黎圣母院、卢浮宫、巴黎大皇宫。较为人知的游船公司Bateaux Mouches、Bateaux Parisiens都是不错的选择。观景游船儿童门票3-8EUR:成人门票15-17EUR。美食游船的价格因菜单和时间而异,价格59-205EUR不等。另外也可以考虑Klook提供的14种语言导览,随游船航行聆听景点介绍。

Batobus水上巴士

Batobus一天通票可以在当天无限次乘坐。船上只有座位,没有导游机和餐厅船。

一日票:16EUR(成人):8EUR (3-15岁)

www.batob us.com/en/checkout/pass

1据说《午夜巴黎》中那些作家、艺术家们真正汇集的地方,其实就在莎士比亚书店。Mark Hintsa摄

“假如你有幸在巴黎度过青年时代,她将永远跟随你,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

——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 (1899-1961)

跟随海明威的脚步

印象中海明威住过的地方就在左岸,他有时还会走路到莎士比亚书店借书。莎士比亚书店从20世纪以来一直是法国的文化地标。创办人希维雅·毕奇(Sylvia Beach)几经波折才成功建立了书店,众多文人如海明威、斯泰因(Gertrude Stein)等大师都是这里的常客。如今的书店并非原店,而是乔治·怀特曼(George Whitman)将他原本的书店易名为莎士比亚书店,让因纳粹德军占领巴黎而结业的原店以另一种形式回到巴黎。

如果莎士比亚书店是一部书,那这就是一部让人想抱着消磨一个下午的温暖的书。小小的空间里挤满了木质书橱和各类英文书籍,狭窄的走道和楼梯透着神秘味道。海报、铁窗花、画在墙上的文句和访客留言区,让人感觉这部书内容紧凑,描写细致。

去看看文人驻足的房子

我们原只为海明威而来,但来到勒莫万枢机路才发现,这里是精神富足的贫民区。好些文人都曾在这里驻足,走在路上就像在玩寻宝游戏,随时可见到注明哪位名人曾居住于此的牌子。海明威在74号公寓生活的同时,爱尔兰诗人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在斜对面的71号公寓里完成了《尤利西斯》(Ulysses)这部巨作:法国诗人阿蒂尔·兰波(Arthur Rimbaud)曾栖身附近的笛卡尔路(Rue Descartes);“现代哲学之父”笛卡尔(Rene Descartes)过去则居住在左近的候兰路(Rue Rollin),而勒莫万枢机路上也有一家以笛卡尔命名的餐馆——Le Descartes。

明亮、慵懒的老街区

勒莫万枢机路是条斜坡路,海明威住过的公寓接近路的尽头,通往他的三楼公寓的是一扇看来相当厚重的小蓝门。在随笔《流动的盛宴》中,海明威大篇幅描写了自己和第一任妻子于1921年到1926年期间居住在这里的生活。他们住的单位有两间房,无热水供应、无卫生厕所,他常在阴冷的寒夜里跑到附近的酒吧饮酒写作。

夏天的勒莫万枢机路街区明亮温暖,丝毫没有海明威书里描绘的阴冷贫民区的样子。再往前走就是像小公园的交通圈,周围则是酒吧、咖啡座、餐馆等。我们找了家酒吧,在路边的座位小酌两杯。可能是露天的夏日巴黎太舒服,或是那杯Mojito鸡尾酒催眠,旅伴靠着椅子一下就睡着了。

2走在勒莫万枢机路上,是一件特别文艺的事。Wisi Greter摄 3海明威把住在这条街的岁月,记录在他最美的作品《流动的盛宴》里。WikimediaCC图

莎士比亚书店Shakespeare and Company

37 rue de la Bucherie, 75005 Paris, France

St-Michel Notre-Dame地铁站,步行约1分钟即到。

+33 1 43 25 40 93

10am-10pm(星期一至六)12:30pm-8pm(星期日)

shakespeareandcompany.com

勒莫万枢机路Rue du Cardinale Lemoine

长680米,位于第五区,从塞纳河畔的图尔内勒滨河路(Qual de la Tournelle)17号延伸至康特斯卡普广场(Place dela Contrescarpe)1号。

Cardinal Lemoine地铁站,步行约1分钟即到。

蒙马特浓缩的艺术风情

在巴黎的艺术地图中,位于塞纳河右岸稍远处的蒙马特是个热闹的所在。19世纪初这里原是巴黎郊区,由于远离市中心,房租较便宜且酒类饮品免税,许多艺术家都搬来这里作画、生活,形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艺术家聚落。曾住过这里的画家有梵高(Vincent van Gogh)、雷诺阿(Pierre-Auguste Renoir)、毕加索(Pablo Picasso)、德加(Edgar Degas)、马蒂斯(Henri Matisse)等等。

艺术家的聚集给这个山丘地带增添了波希米亚风情。1881年,艺术家鲁道夫·萨利斯(Rodolphe Salis)在蒙马特山丘下开了黑猫夜总会。夜总会除了呈献歌舞表演,亦举办人文沙龙,甚至出版过人文杂志,可惜随着萨利斯去世而在1897年结业。但1889年开张的红磨坊夜总会,仍每日呈献艳光四射的歌舞表演,让游人得以一探卡巴莱歌舞的魅力。

梵高留下的画布

当年的印象派画家经常在咖啡馆聚会交流、在歌舞厅饮酒作乐,亦常以蒙马特的人物与景物入画。虽然梵高只在这里待了两年(1886-1887),却在画布上留下了好些当地景观,包括蒙马特的风车、他家附近的克里希大道(Boulevard de Clichy)、大道上的铃鼓咖啡馆(Cafe du Tambourin)及其意大利裔老板塞加托里(Segatori)。蒙马特对梵高影响甚深,他在这里首次开展,亦在这里试验新的画法,形成后来的强烈个人风格。

美丽城艺术家工作室

美丽城( Belleville)临近蒙马特高地,明显较市中心区域杂乱破落,没想到竟藏着一片艺术天地。参观当天正值艺术家开放门户,参与开放日的艺术工作室和画廊有110家之多。我们走进一间工作室,第一眼就发现画家的画作有点像东南亚的峇迪艺术,便与画家聊了起来。虽然老画家英语不灵光,但大家鸡同鸭讲还是聊得很开心。最后他取出活动宣传册,圈出好些值得参观的工作室。我们照着他给的路线一路游览,轻松地欣赏到巴黎民间的艺术风景。

这些工作室有的是小店面,有的在公寓楼层内,还有由政府规划的艺术家社区。走进里头别有洞天,艺术家拥有各自的工作室,展出油画与亚克力作品、雕塑、装置艺术、音效和光效艺术等。穿过种满绿色植物的走道,眼前是个如厂房般的工作坊,摆放各种制作艺术品的机械和器具。巴黎人玩艺术真是玩得很认真呀!

1在美麗城艺术工作室专心绘画的画家。 2美丽城的壁画。图1&2均为Wikimedia CC

美丽城Belleville ArtistsOpen Studios

Belleville,75020 Paris,France

Belleville地铁站,步行约6分钟即到。

atelie rs-artistes-belleville.fr/les-portes-ouvertes/edition/

每年5月当中的好几天,美丽城都会举行艺术家开放门户活动。

图3用311种字体和280种语言写满了“我爱你”的爱墙,蒙马特处处是惊喜。 4图为小丘广场的画家和游客。梵高、塞尚等画家喜欢光顾的Le Consulat餐馆就在不远处。图3&4均为吕美姿摄

1教堂用一种由法国朗东堡所开采的特殊白石建造,确保建筑即使在风化与污染的影响下,依然可以保持着白色的外观。Pixabay 

蒙马特小火车

Le Petit Train de Montmartre

如果不想上下坡或爬楼梯,可选择在红磨坊前或圣心堂不远处的乘车站点跳上小火车,轻松领略沿途风情。

乘车处为布兰奇广场(Place Blanche)或小丘广场(Place du Tertre)

+33 1 42 62 24 00

10am-7pm,每30分钟一趟

6.50EUR(成人)4.50EUR(儿童)

照耀着巴黎的圣心堂

有一个说法:凯旋门、埃菲尔铁塔、圣母院、圣心堂,是到巴黎必须要参观的四大建筑。圣心堂坐落于蒙马特高地,是巴黎最高处。从喧闹的室外一踏入教堂,一种前所未有的庄严圣洁氛围迎面而来。好几名信徒正在闭眼祷告,我把脚步放得很轻,生怕发出一丝声响。在圣心堂背后有一个关于信仰与战争的故事。1870年普法战争期间,巴黎被围困长达四个月,虔诚的天主教商人许下心愿:如果法国能成功脱困,他将盖一座空前绝后的神圣教堂来献给耶稣基督之心(也就是“圣心”)。之后虽然法国大败,但巴黎并没有被占领。后来,蒙马特高地获指定为建设教堂之地,就是为了让全巴黎都能看到它,让全城市民都能够感受到上帝的护佑。

墙上的浮雕、镶嵌画引领着我开始了艺术漫步,最后目光停留在教堂中间的巨幅金色马赛克穹顶镶嵌画——基督圣像。从前,教堂里那些令人叹为观止的玻璃彩窗和浮雕扮演着教育的角色,让一些不识字的法国人能轻易了解圣经的故事。根据指示,如想要阅读玻璃窗的故事,应该从左读到右,从下往上读。大家参观完圣心堂后,最爱在教堂前的威利特广场悠闲地晒太阳、喂鸽子,或从高处观赏半个巴黎市中心的美景。

圣心堂Basilique du Sacre-Cceur

35 Rue du Chevalier de la Barre, 75018 Paris, France

Anvers地铁站,步行约7分钟即到。

6am-10:30pm(免费入场) www.sacre-coeur-montmartre.com

这一带人口结构较为复杂,切记注意骗术或扒手。

红磨坊Moulin Rouge

82 Boulevard de Clichy, 75018 Paris, France

+331 53 09 82 82

Blanche地铁站,步行1分钟即到。

7pm/9pm/11pm(只有7pm秀是表演加晚餐香槟)

越早的场次越贵,票价还分为包晚餐和不包晚餐两种,价格88-430EUR不等。

www.moulinrouge.fr

由于夜晚18区治安可能欠佳,单身游客请注意安全。

图2风情万种,表演精湛的红磨坊女郎。Roderick Eime摄 3夜晚的红磨坊红光四射。吕美姿摄

4旧时代的红磨坊海报。Nicolas Rogeron摄

紅磨坊歌舞时代

保留一点是艺术,除去一点是色情。红磨坊建于1889年,至今已有131年历史,说红磨坊是最成功的夜总会也不为过。19世纪末普法战争后,法国经济萎靡不振,法国人感到苦闷、彷徨,急求出路。此时红磨坊以女子露大腿的康康舞扬名世界,魅惑浮夸的服饰、华丽的歌舞表演、风情万种的姑娘……让法国人从压抑的心境中获得解放。不分上层名流还是下层平民,前来的顾客络绎不绝。

如今的红磨坊表演性质非常丰富,除了经典的康康舞之外,还有马戏团杂技表演,如:丢掷技、双人花式滑冰、巨蟒美女水箱等表演,惊喜连连。其中双人花式滑冰一系列旋转式托举,更令大家欢呼不已,当下心里不禁惊叹:电影《家有喜事》中,周星驰与张曼玉巴黎铁塔式接吻是可行的。

红磨坊与一般夜总会很不同,她的美丽与色情无关。60名红磨坊女孩,1,000件带羽毛、水晶玻璃、闪光亮片的服装,虽说是艳舞秀,但女孩子们所呈献的都是“裸露两点,保留一点”的表演。通过推陈出新的时髦理念、新潮服装、新颖音乐、眼花缭乱的舞蹈,丝毫不会令人感觉到色情或庸俗,更多的是法式情怀与文化。表演大约90分钟,从头到尾绝无冷场。拥有红磨坊的巴黎是幸运的。

猜你喜欢
塞纳河游船海明威
巴黎市长儿子游400公里证明塞纳河不脏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幻影游船
夕阳下的塞纳河
安排塞纳河岸浴缸泡澡,宜家挨批
《老人与海》与海明威
桂林五星级漓江游船即将投入使用
海明威的写作怪癖
雨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