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常常被漫画作品中各式各样的形象所吸引,其重要原因就在于漫画家们对艺术夸张手法的得心应手。对漫画夸张的视觉意义进行研究就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课题。
关键词:漫画艺术;视觉传达;个性化
艺术夸张是画家以客观对象为基础,抓住其主要特征,将其进行有意识的超出正常界限的夸大的描绘,为了突出人物或事物的本质特征,能更充分地表现画家内心的情感。可以说没有夸张就没有艺术的存在。漫画式的艺术夸张在当代视觉艺术领域中更是成为一种经常运用的表现手法。
1 漫画夸张的由来
在世界上尚不存在所谓的“漫画”这个画种时,中国就已经存在着带有讽刺意义的绘画。比如 “扬州八怪”中黄慎的《有钱能使鬼推磨》、罗聘的《鬼趣图》,都是运用夸张的手法塑造鬼怪形象来揭示人世间的不平等现象。无独有偶,18世纪欧洲的讽刺画,虽然从形式上更接近传统绘画,但在造型处理上,画家们有意将讽刺对象进行略微的夸张变形。这种夸张手法让作品寓意一目了然,情感和态度表达十分鲜明,让人印象更为深刻也更容易接受,被经常用来作为政治宣传斗争的工具。
后来这种相对来说过于写实的讽刺画逐渐转变成另一种更简单、更有趣、普及率也更高的卡通画形式。夸张幅度明显加大,并且画面效果更加简洁:线条趋于简练,细节也进一步弱化,表情动态都更为鲜明有趣,更接近于现在所看到的漫画。而后,从单幅的卡通画作品到连环漫画的诞生,整个漫画产业不断壮大,许多新的漫画夸张技法也应运而生。
2 漫画夸张的理念
漫画夸张涉及到一个分寸的问题。
首先,情感处理上的分寸。艺术作品的世界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处理,淋漓尽致的表达方式,更能引起观者与作者的共鸣。夸大美好,让美的体验更深刻;夸大丑恶,让人因之对其更加厌恶,更有决心消灭丑恶的对象。
其次,从审美角度分析,怎么夸张变形,都应给观者带来审美愉快。但在突出主题思想和满足美学一般规则的前提下,漫画夸张在尺度上有其更加不受限制的发挥空间。这是由于,漫画在绘制上一般着墨不多,为展示主题多是删繁就简,为了突出主题,使人一眼看出要害在哪,就必须想方设法在有限的笔触里达到最大效果,最大幅度超越常规夸张变形,调动作者和观者一切想象力。
例如漫画大师罗伯特·克鲁伯的四格漫画《Stoned》,画中人双手托腮苦苦思考,随着思考深入脑袋逐渐变形,最后生生融化了,这是极其夸张的表现手法,实际生活并不存在这样的事情,所以看起来荒诞而有趣。
这也正是漫画夸张有别于别的绘画夸张的另一个特点——兼顾幽默的原则。绘画夸张具有较大随意性,而漫画夸张主观性更鲜明,目的性也更强,它必须让人觉得有趣可笑。否则,“即使夸张了,但看起来淡而无味,缺乏幽默感,同样就出不来漫画的艺术效果”。
漫画夸张除了对角色外形的夸张变形,还会采用、借鉴多种其他艺术门类的手法,比如为了表现“七手八脚”、“手忙脚乱”会借鉴摄影中的多重曝光现象,为了表现角色极度惊恐的幽默效果,有漫画家还会向爱德华·蒙克的《呐喊》进行“致敬”。随着时代变化,除了漫画本身,其他视觉艺术领域中,漫画夸张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了。
3 视觉传达效应
漫画夸张对视觉艺术的影响极其深远,应用上也相当广泛,可以说是随处可见。从传播的角度来说,夸张就意味着使对象的特点更鲜明,漫画夸张对于幽默性的追求让人更易于接受,也更符合“传达”的要求。
首先,从对视觉审美的取向的影响来说,漫画是一种常见的大众艺术,是当代人文化消费的重要类型,尤其是日美现代故事连环漫画在全球范围的流行,使得部分当代年轻人在审美取向上无限趋同经过夸张化理想化的漫画式审美,其中,以日漫的大眼睛小嘴巴的“萌系”审美为代表。
人们天生类型婴儿或小动物眼睛大的可爱特征,是因为人类有一种天生的保护欲本能,是长期进化中保护后代产生的,所以拥有童顏的人或动物容易勾起人类的这种本能,使人类为这类对象产生喜爱感。漫画会把这些特征进行大幅度夸张美化,并且将这种典型特征普遍运用到其他视觉艺术领域的创作当中。
其次,漫画夸张在视觉传达领域的范围也有所拓展。可以说,动画也是漫画艺术的另一种延伸,漫画夸张沿用到了动画艺术当中。此外,简明扼要且幽默的漫画夸张手法,也被经常运用到科普解说的读物上,于是就有了学习漫画的诞生。另外,漫画夸张在商标设计也很常见,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些品牌,花花公子、腾讯的LOGO就是运用夸张的卡通形象做主体形象,这些都是漫画夸张在视觉传达应用上的典型案例。
最后,漫画夸张也使得视觉艺术都得到了比较丰富的多样性语言辅助。比如,漫画中的符号夸张就是一种极为特殊的夸张手法,包括拟声词、对话框、气流线等在现实中并不存在,但能起到感知的作用,帮助画家更形象叙事的一种符号语言,如今,也是大量运用到其他视觉艺术领域。
4 结语:漫画夸张的个性化思考
本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了丰富的文献资料,从漫画夸张的由来,探讨了夸张的理念和它在视觉传达领域的拓展应用,从中发掘它的视觉意义。漫画夸张具有无比旺盛的生命力,但是,在对夸张技巧的探索上,目前也存在着概念化、雷同化的僵局。这种现象引起了我的思考,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三点:
第一,漫画夸张的主要应用领域仍然在于漫画艺术,而漫画艺术的发展壮大是由整个产业链来维持,漫画、动画、游戏是最重要的几个推广方式,三者的表现手法尽量统一才不容易产生“违和感”;
第二,由于制作周期和成本的限制,夸张运用的套路化能快速提高创作的效率性,最大程度节约时间和金钱的成本。
第三,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由于漫画夸张的主观性。写实主义的客观性在避免概念化的问题上有着天然的优势,而主观的夸张如果运用得不好就容易变成一个公式。
漫画夸张的研究在我国目前还相对比较薄弱,技法教学也偏重业余爱好者。那么,如何在这种种原因的限制下创造出个性鲜明的形象,从而避免落入俗套呢?这正是我们作为艺术创作者所要面临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方成.漫画艺术[M].太原:陕西教育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邓芳芳(1990—),女,广西人,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电脑绘画。
(作者单位:北海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