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瑞
3月31日,中国农业银行(下称:农行)举行2019年业绩发布会,该行行长张青松,副行长张旭光、张克秋、湛东升、崔勇,财务会计部总经理姚明德出席了发布会,并就相关热点问题进行了解答。
从各项指标来看,农行依然保持着国有大行“优等生”地位,实现了“量”的稳健增长、“质”的持续提升和“效”的稳步改善。截至2019年末,该行总资产规模24.88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0%;全年实现净利润2,129.24亿元,比上年增长5.08%;成本收入比30.49%,比上年下降0.78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1.40%,比上年末下降0.19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16.13%。
农行董事长周慕冰在该行年报致辞中表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农业银行将保持战略定力,加大金融服务创新力度,以更加普惠、高效的金融服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紧抓改革转型不动摇,拿出自我革命的勇气,在关键领域改革转型取得更大突破,特别是加快科技赋能,推进数字化转型进入快车道。继续固优补短、提质增效,坚守风险底线,实现经营业绩更大提升。”
虽然农行是六大行最后一个提交2019年业绩报告,但是从该行的年度“成绩“来看,各项指标依然非常能打,并呈现出诸多亮点:
首先,农行总资产规模增长幅度是六大行中最大的。截至2019年末,该行总资产规模达到24.88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0%;实现营业收入6,272.68亿元,较上年增长4.8%;实现净利润2,129.24亿元,平均日赚5.83亿元,比上年增长5.08%,凈利润增幅在四大行中最高。
农行存贷款也高速增长。贷款和垫款余额达13.3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42万亿元,增速11.9%;存款余额达18.5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20万亿元,增速6.9%。新增法人有贷客户13万户,个人掌银用户突破3亿户。
在资产质量方面,农业依然保持良好的态势,不良贷款持续“双降”。截至2019年末,农行不良贷款余额1,872.10亿元,较上年下降27.92亿元;不良贷款率1.40%,比上年末下降0.19个百分点,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农行不良率降幅在六大行中也是最大,在风险分类更加严格的基础上,实属不易。
另外,农行行长张青松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在资产分类上,农行坚持严格审慎的标准,逾期20 天以上的公司类贷款全部纳入不良。逾期贷款与不良贷款的比值为 98%。同时农行采取清收、核销、批量转让等多种方式化解大量不良贷款。全年清收处置不良贷款1195 亿元。”
而农行的不良贷款率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大的下降幅度,主要是因为其2019年下半年一边加快投放不良率较低的个人住房贷款,一边处置对公中长期风险资产,存量不良贷款的问题基本解决。
体现资产质量的另外一个核心指标——拨备覆盖率,农行的表现也较为突出,截至2019年末,该行拨备覆盖率288.75%,较上年末提升 36.57 个百分点,风险抵补能力进一步增强,而且农行拨备覆盖率以及增速在四大行中最高。
除此之外,农行还成功发行1200亿元二级资本债和1200亿元永续债,资本充足率16.13%,较上年末提升1.01个百分点。截至2019年末,农行成本收入比30.49%,比上年下降0.78个百分点,实现连续三年下降。
较为难得的是,在整个行业信用卡业务承压的背景下,农行信用卡业务增长较快,截至2019年末,信用卡累计发卡1.20亿张,增长16.5%;全年消费额2.01万亿元,增长14.6%。个人卡透支较上年末增长24.8%,新增发卡量六大行中最多,达到了1717.94万张,较上年末增长16.5%。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信用卡不良率连续三年下降。
不仅业绩稳中向好,农行对股民也毫不吝啬。据年报显示,农行董事会建议按照每 10 股 1.819 元(含税)向普通股股东派发 2019 年度现金股利,共人民币 636.62 亿元(含税)。
值得关注的是,农行的品牌影响力也逐步提升,在美国《财富》杂志500强排名由上年第40位上升到第36位,在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1000家银行排名,以一级资本计,上升至第3位,并荣获《银行家》“2019全球年度银行大奖”。
“服务三农是农行的使命,也是农行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张青松在农行业绩发布会上如是说到。
作为以服务“三农”为特色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农行长期以来为我国“三农”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过去一年,农行也积极发挥优势,强化服务“三农”责任担当。
年报显示,农行2019年新增县域贷款5,472.22亿元,同比多增1,097.03亿元。全面优化升级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工程,已为全国4.4万个行政村、308万户农户建立信息档案,线上农户贷款“惠农e贷”余额达到1,98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28%。
农行金融扶贫也取得重大成效,出台服务深度贫困地区20条倾斜政策,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消费扶贫、教育扶贫等专项行动,832个国家扶贫重点县贷款、“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贷款增速均高于全行平均水平。截至2019年末,该行在832个国家扶贫重点县贷款余额10,914.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675.5亿元,增幅18.1%。
除了支持“三农“以外,农行聚焦缓解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主动下沉服务重心,创新“普惠e贷”线上融资产品体系,全年新增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 2,179 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179亿元,增幅 58.2%,高于全行贷款增速46.3个百分点;新增民营企业贷款 2,180 亿元,增速15.5%。助力新旧动能转换,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信贷投放,产能过剩行业信用风险敞口继续下降。
难得的是,小微企业的风险相对比较高,而农行去年普惠型小微企业不良贷款余额 81.34 亿元,不良率 1.37%,实现“双降”。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农行加大了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支持力度,通过宽限期、展期等措施,分层分类开展小微企业存量贷款期限管理。制订了加大防疫重点企业信贷投放,支持稳产保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专项政策,下放审批权限,缩短审批链条,实施优惠定价,切实解决企业特殊时期的资金周转困难,全力协助企业尽快恢复生产经营。
另外,湛东升表示,“2020年农行将确保普惠型的小微企业贷款新增2200亿以上,其中小微线上化产品要增加1500亿,新增客户数量不低于15万户,综合融资成本再降0.5个百分点。”
農行还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项目建设,铁路、公路、城市基础设施、水利、电力等领域贷款余额达到3.38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 3,570 亿元。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社会已然步入数字化时代,而在这次疫情危机中,数字化能力强的企业也展现出了明显的韧劲。
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农行早已布下大棋。去年年初,农行制定“推进数字化转型再造一个农业银行”的战略构想,提出按照“互联网化、数据化、智能化、开放化”的思路,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金融科技和业务创新为驱动,推进产品、营销、渠道、运营、风控、决策等全面数字化转型和线上线下一体化深度融合,着力打造客户体验一流的智慧银行、“三农”普惠领域最佳数字生态银行。
那么,农行数字化转型做了哪些工作?张青松在发布会上提到了三点,一是逐步完善了农业银行的线上产品体系,构建了以“农银e贷”为总品牌,涵盖个人、小微、惠农、产业等子品牌的线上信贷体系。截至2019年末,“农银e贷”余额5,89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721亿元。
二是场景建设推广成效明显。“农银智慧+”场景金融平台、场景金融品牌初步形成,在智慧政务、智慧乡村、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出行等领域打造了一系列的场景服务,全年农业银行独自或与客户合作新建场景2540个。
三是全渠道营销能力持续提升。农业银行努力打造农行的手机银行,2019年底个人掌银用户突破3亿户,月活客户突破7,200万户,同比增长36.2%。
张青松表示,“在传统的网点推行零售和网点的转型,零售的线上化,网点的智能化,我们叫做“两转合一。农行还开始尝试用大数据进行客户的精准营销,零售的中台支持的营销活动达到了3580个,通过线上的精准营销实现的销售额突破1万亿元。这次疫情也是一次数字化转型的巨大推动,所以我们也聚焦‘宅经济的发展,来持续的跟上客户的服务。”
所谓“得零售者的天下”。在零售的布局上,农行也是在加速前进。以金融科技和业务创新为驱动,全力推进零售业务数字化转型,着力建设客户首选的智能零售银行。
在发布会上,崔勇用十字来概述该行的零售业务,“量大、客活、智能、普惠、安全“,并透露,今年5月中旬,掌银会迎来一次全新的升级。
截至2019年末,农行全行线上信贷余额超过 5,800 亿元,建成数字化智能网点2.2万家,网点智能化覆盖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