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两会期间就重点问题接受媒体采访。他指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积极稳妥推进金融业对内对外自主开放,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继续落实好近年来宣布的金融开放措施,确保各项措施全部切实落地,吸引更多外资和民营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
二是推动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制度,设定统一的准入标准,推动系统化、制度化开放。
三是不断完善营商环境,简政放权,尊重契约,保护产权,加强政策制定的沟通机制,将更多的事前审批改为事中事后监管。平等对待各类所有制市场主体,强化竞争制度的基础性作用。
四是将扩大开放与加强监管密切配合,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政府工作报告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主要因为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我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而对于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积极的财政要更加积极有为,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发行一万亿特别国债等,李稻葵表示,未来,财政政策项下各政策应配合发力,短期长期分工需将加明确。
5月22日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特别国债规模将达到1万亿元人民币,而此前市场普遍预计的规模在1亿-2万亿元人民币之间。对此,植信投资研究院院长连平指出,制定规模要看财政在其他方面挖掘资源的情况,这次报告中特别谈到要把相对闲置的资金更好地使用起来,同时削减中央财政开支。也就是说,如果闲置资金还有挖掘空间的话,就要不需要借太多的债,同时也为以后的积极财政政策留下空间,所以这次发的并不是市场预期的上限。
带来当前沪指表征性问题的上述四大原因,即公司结构、垃圾股影响、新股影响和加权方式,实际上代表了优化沪指编制的主要可能路径。那么,在当前形势下,应该如何优化改善沪指的编制工作呢?
笔者认为,由于上证综指是全国乃至全球普遍认可的中国股市代表性指数,在“随口一说3000点,大家‘秒懂说的就是上证综指”这种情况下,对于优化沪指编制,既要尽早动手(早改早受益),也要适当兼顾标准的稳定性(毕竟是天天见、天天用)。
简而言之,就是要秉持“馬上动手,由易到难,形成共识,分步推进”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