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栋: 人为“红旗”人 心是“红旗”心

2020-06-29 07:43刘新平
中国共青团 2020年10期
关键词:院坝红旗茶园

刘新平

2017年9月,团重庆市委机关干部王栋被选派到开州区大进镇红旗村担任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

红旗村地处大巴山南麓,周边山多林密、沟深坡陡;一条村路蜿蜒出村,路况寒碜得不像样,“怎么形容呢?汽车都爬不上去。”

第一书记的“日常”

对王栋来说,零距离走访、贴近群众,精准掌握第一手资料,是开展好驻村帮扶工作的关键。不到一个月时间,他对全村在家农户实现了全覆盖调研走访。他随身携带的工作簿上,也记录下详实的村情户情和一组组数据:村里有5个村民组、510户1746人住在位于海拔600米以上的山上;有建卡贫困户121户449人,贫困发生率15%;通村主干道未硬化,交通不便;53户群众尚未解决安全住房和饮水问题;集体经济是个“空壳”……

根据实地走访掌握的资料,王栋和驻村工作队有针对性地制定了脱贫的村规划、户办法,一家一户抓对标,一件一件抓落实。那些日子里,王栋白天一刻不停地忙于内引外联,为规划实施整合各種资源。更多的时候是蹲守修路工地,或在现场调度安全人饮工程和危房改造施工;晚上则在驻村工作队与村支“两委”、与队员们一起学习脱贫攻坚的相关政策文件,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而这,便是第一书记王栋的“日常”:目标清晰,干劲十足;身体常感疲累,内心无比充实。

巨大的付出后是喜人的成果:2017年底,完成村级公路硬化7.7公里,红旗村交通出行状况大为改观;实施完成安全人饮35处、危房改造23户。一些贫困户缺乏劳动能力,即使有五保津贴和低保补助依然无法支撑其正常生活,王栋协调重庆市青年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以资金入股的方式搞起了肉牛养殖场,让村里的失能贫困户加入其中,每年享受保底分红,实现扶贫兜底……

“三变”改革、院坝会与“刨猪汤”

2018年初,大进镇推出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户变股东的“三变”改革,在全镇大力发展茶产业。

南北差异性气候交汇,让大进镇拥有得天独厚的产茶环境。大进茶品种优,结叶多,泡出来的汤色鲜亮,入口后口感醇正,回味无穷。后来因为交通、技术落后,大进的茶产业逐渐没落,导致茶园踪迹难觅,只留下成片荒坡。通过走访专家,王栋决定借“三变”改革东风,带领红旗村走出一条“茶为龙头、茶旅融合”的产业脱贫奔小康的新路。

在一场院坝会上,王栋慷慨激昂地动员村民以土地入股,种茶、搞旅游。但迎接他的却是一盆凉水。村民李中顺第一个跳出来反对:“以前大家听号召种茶,结果呢?力出了不少,茶叶却卖不出去,只好挖掉茶树腾出地来种菜。现在又让种茶,说啥子我们都不干!”李中顺开了头,其他村民纷纷应和。

院坝会无果而终。

因为号召种茶,村民们对王栋颇有怨言,大家觉得他是“乱指挥,瞎折腾”。那年春节,没一户村民喊王栋到家里喝“刨猪汤”。“刨猪汤”乃大进风俗,春节前农家杀年猪,将肉和内脏汤汤水水煮上一大锅,然后遍请乡邻好友,大家围坐一处吃肉喝汤摆龙门阵,气氛热闹,亲切。“没人喊你,说明村民们不认可你。”所以,王栋那时的心情很有些低落。但他绝不是轻言放弃的人。在镇党委的支持下,他带着村干部和包括李中顺在内的村民代表到贵州湄潭、重庆万州等茶旅产业搞得好的地方长见识,换脑筋。一圈走下来,村干部和村民代表都感受强烈。“乖乖,能卖茶叶,还能搞旅游,空房间都能出租挣钱,好安逸哦。”李中顺感慨万分。

回来后,王栋乘热打铁,与村干部和村民代表走村串户作动员,先后召开了60多场院坝会。会上,有王栋对政府产业支持政策和红旗村茶产业详尽规划与推进步骤的条分缕析,有村民代表的现身说法,大家的思想渐渐统一起来,不断有村民表示要将自家的土地流转给村里茶园。而随着茶园规模渐起,更多的村民加入到了村茶叶专业合作社。

1500亩新茶园,在大巴山深处孕育着红旗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新希望。

看红旗村“七十二变”

峰连天际处,茶香绕山间。2019年9月24日,千余游客集聚红旗村生态茶园。在整齐的茶垄间,游客们腰挎竹篓,与采茶姑娘一起采摘第一批新叶,欢歌笑语在山头回荡。

采摘结束,游人蜂拥进村;经营农家乐的村民谭孝模忙得脚不沾地,不亦乐乎。

那天,与谭孝模一样忙绿的还有曾经的贫困户蒋启兵。“我家小卖部3个人卖东西,差点没忙过来。”除了小卖部的生意,蒋启兵家还承包了40亩茶园的管护任务,平日负责除草、施肥、修枝,一年可增加收入两万余元。

算着2019年的收入账,蒋启斌的笑容一直挂在脸上。

而当初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种茶的李中顺,如今已是红旗村茶叶专业合作社的社长了……

当年的11月中旬,红旗村首批采摘的秋茶制作成功,销往全国各地;村民们拿着首次集体经济分红的股金,一个个笑逐颜开。

而为了配合茶旅融合项目,王栋又开始筹划在村里建观光园、修健身步道、建生态停车场……

短短两年间,红旗村旧貌新颜,换了模样:山变绿了,水变清了,路变宽了,坡变平了,产业变强了,村民的腰包变鼓了,家家的宅院变亮堂了,户户的仓廪变殷实了……总之,红旗村人的生活变甜了,人情更浓了,乡情更厚了!

有邻近村镇的人来红旗村串亲,待了大半天,走前忍不住感叹一句:了不得,你们村这是“七十二变”了呀!

王栋的驻村工作原本在2019年结束,但考虑到村里巩固脱贫成果和壮大集体经济的任务仍然艰巨,他向组织上递交了继续扎根红旗村的申请并获得批准。得知这一消息,村民们额手称庆,高兴得不得了。

王栋刚到红旗村的时候,村民们都在私下里议论:“白白净净,又这么年轻,怕是来‘镀金的哦?”现在,在村民们眼里,王栋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红旗”人,有一颗纯纯粹粹的“红旗”心。村里谁家有个大事小情,都愿意拉着“王书记”讨讨主意。

今年年初,疫情暴发,王栋坚持在村里运筹谋划,指挥防控。红旗村迄今没有一例感染病例。

“王书记这个人,要得!是个好书记!”说起王栋,村民们都会由衷地竖起大拇指。

猜你喜欢
院坝红旗茶园
重庆白石:“院坝善治”开启乡村振兴新引擎
红旗E-HS9
太阳,红旗
院坝里说事 板凳上交心
鲜红的红旗是首歌
咏松阳大木山茶园
川北院坝
新时代如何创新群众工作方法
茶园观色
西双版纳州:传统茶产业焕发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