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主体协同视角下地方高校参与精准扶贫研究评述:维度与启示

2020-06-29 07:51杨丽姝
现代商贸工业 2020年22期
关键词:协同精准主体

杨丽姝

摘 要:作为社会公共服务部门与文化传播者的地方高校,对在地精准扶贫具有一定的义务与优势。为了解目前地方高校参与精准扶贫研究的现状,本文基于多元主体的视角,通过收集具体案例,总结地方高校参与精准扶贫的经验与成效。结果显示,精准扶贫多元主体协同参与必要性、多元主体价值、多元主体协同模式,以及地方高校参与精准扶贫效果的多元主体评价研究等维度。此外,通过文献梳理分析认为,目前的地方高校参与精准扶贫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同时,随着地方高校参与精准扶贫的新时代要求,未来的研究将从方法与内容等方面继续寻求新的理论增长点。

关键词:多元主体;地方高校;精准扶贫

0 引言

贫困是人类共同需要面对的难题之一。贫困不仅仅是财富分配不平衡的经济现象,同时也是社会分层现象加剧的重要表征,从而引起社会安定与正常运作。如何打破扶贫与返贫的循环链条,作为社会公共服务部门与文化传播者的地方高校具有一定的义务,其原因在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量。第一,地方高校作为社会发展的人才库,且作为公共部门和社会力量,属于事业行政单位,也属于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第二,地方高校在发展理念、人才培养以及技术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尤其是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因此,地方高校参与反贫困(Anti-Poverty)具有重要的历史使命。

尽管随着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间节点的到来,然而并不意味着2020年以后就不再需要精准扶贫了,也不意味着2020年以后就没有贫困发生了,而是进入服务型扶贫模式。为探析“后精准扶贫”时代的贫困治理需求,本研究以多元协同治理的视角,从国内外通过选取地方高校解决贫困问题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加以梳理,通过文献梳理为本研究的进一步探讨进入“后精准扶贫时代”地方高校参与国家精准扶贫战略奠定理论基础与探索空间。

1 精准扶贫多元主体协同参与必要性的研究

1.1 精准扶贫多元主体协同参与对现实的回应

中国曾经作为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大力发展生产力,着力解决贫困问题,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成就。具体体现为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将贫困率从60%减少到40%以下,其后的90年代又將贫困率减少至30%以下,并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尤其是农村贫困发生率显著下降,并处于较低的水平。目前,据国家统计局全国农村贫困监测调查,按现行国家农村贫困标准测算,贫困发生率0.6%。经管目前我国贫困发生率处于较低水平,但是也带来新的问题,例如,普遍性贫困的较少带来结构性的贫困,即由整体向个体,并且致贫的原因也更加复杂,因而解决贫困的难度较之以前有较大的提升。对此,相应的研究转向多元主体协同,为中国解决贫困问题畅通“最后一公里”,因而也可以看作是目前现实的回应。

1.2 精准扶贫多元主体协同是优势互补的需要

尽管中外学者、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以及世界银行对贫困的判定标准始终是从居民收入来衡量,但是,事实上对贫困问题的反思早就突破了简单的经济收入问题。中外学者、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以及世界银行开始从社会文化、权利、人力资本等视角探析贫困的原因与反贫困的对策。对于精准扶贫而言,考量解决贫困问题的出发点更多的要保证贫困群体收入来源的可持续性,因而必然会涉及健康医疗与防病、教育、社会资本、自然资源、基础设施,从而使反贫困问题成为包含多种复杂因素的社会问题。由于上述问题涉及到政府各个职能部门以及其他社会公共部门,并且各个部门具备优势,也就是多元主体协同参与,实现优势互补。对此,相应的研究从精准扶贫的多元责任主体主要以政府、社会、市场、个人等维度出发,鼓励社会组织、市场组织发挥更大的作用。具体而言,研究认为需要强化进一步提高“政府―市场―社会―社区―农户”等多元主体的协同意识,加强在精准扶贫过程中的互为依托与互为合作,从而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1.3 精准扶贫多元主体协同是制度整合的需要

一般而言,在当代世界各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贫困问题始终是困扰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由贫困问题引发的社会整合等衍生问题则是更为严重的后果。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经济政策为主的农村发展战略会解决全部的农村贫困及社会问题。其原因在于传统的发展战略主要缺陷使得它无力承认并且充分认识社会的复杂性,也没有考虑经济。政治和环境与其他关键性发展层面——注入经济、政治、环境层面的相互作用。对此,学者提出政府要制定一个综合性的战略体系,以及构建由社会保险、社会服务机制、生态保护机制和心理培育机制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系统。

在社会保障体系中,政府是多元协同主体的核心,国家通过立法实施社会保障计划的目的,是通过制定和实施把全体国民的生老病死、失业贫穷等问题都管起来的各项政策措施,使国民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例如,社会性救助制度中的“公共援助”与“分类援助”等源自于美国1935年的《社会保障法》。但是,目前的制度。保障体系健全仍需完善,主要体现为制度的碎片化。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以及社会福利制度一体化建设,消除由于制度碎片化造成的条块分割以及效率低下等问题。政府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主体,行驶管理职能重要路径即为提高制度供给。

对此,研究认为地方政府与地方高校之间具有一定的“委托——代理关系”,地方高校的研究成果可以作为贫困救济制度一体化制定的依据,进而推动制度整合。也就是说,高校作为智库的力量之一,尤其是公共政策方面的智力成果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地方高校的研究机构或研究团队可以为地方政府制定政策收集所需的必要信息,并对政策的效益以及潜在风险做出恰当的评估,从而形塑社会发展政策,选择适当的发展策略,推动贫困救济制度一体化的进程。

2 地方高校参与精准扶贫的多元主体价值研究

2.1 社会层面

从世界范围看,贫困代际传递是较为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对此,如何打破贫困代际传递的链条是国家战略层面重要考虑的维度之一。作为扶贫责任主体的地方高校而言,研究认为,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实现贫困家庭子女升迁性社会流动提供了重要途径,使得通过发展教育脱贫成为国家层面对高等教育赋予了教育反贫困的重要历史使命。由于地方高校自身具备了一些较为集中的优势,使得地方高校天然地担负了“扶贫先扶智”这一重要使命。因而,此类研究一般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突出地方高校参与精准扶贫的主体责任意识,即关注如何充分发挥高等教育所具有的促进代际收入分配公平,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作用。第二,研究也不仅关注高等教育对提升贫困者的人力资本价值,更把研究的重心落在通过教育使贫困者摆脱美国学者奥斯卡·刘易斯(Oscar Lewis)所谓的贫困文化心理方面。第三,研究者重视地方高校纽带作用,这种纽带作用不仅体现在政府、农户、企业等多元主体形成合力,同样体现在教育扶贫与产业扶贫等扶贫形式产生合力。

2.2 学校层面

地方高校与在地政府、社会也同样存在互动的关系。一方面,地方高校的发展离不开在地政府和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在发展理念、人才培养以及技术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为地方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尤其是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背景下。研究表明,在精准扶贫参与过程中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形成良好的互动的关系。其中,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在参与精准扶贫中也会体现出以下主体价值。第一,高校服务地方、促进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需要。地方高校参与精准扶贫工作为学校师生提供了一个实践平台,更多的师生走出“象牙塔”,把知识、技术以及先进理念传播出去,并运用于实践,有助于提升大学的核心竞争力。第二,地方高校在区域的知名度与影响力相比名校而言十分有限,参与精准扶贫的过程中扩大了学校的知名度与影响力。第三,地方高校参与精准扶贫也了解了社会对于人才培养、专业设置等方面的具体需求,有利于高校适度调整计划,提升办学针对性。

3 地方高校参与精准扶贫的多元协同模式研究

3.1 四螺旋协同模式

四螺旋协同模式以共同目标为指向,强调多元主体各自发挥自身的优势与作用,从而探索高校在精准扶贫战略大局中的参与路径。其中,“四螺旋协同模式”的理论基础是“三螺旋理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埃茨科威茨和雷德斯多夫提出了“三螺旋理论”,该理论“重点探究政府、高校、产业之间相互依存、互相促进的关系”。自从精准扶贫战略思想提出以后,国内学者以参与精准扶贫实践为依据,在“三螺旋理论”基础上继续发展,构建了以“产业”为中心,农户、企业、高校、政府四主体共同作用、相互协作的四螺旋协同模式。而“四螺旋协同模式”的实践基础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经过多年的贫困治理,农村贫困发生率显著下降,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因而贫困人口依然具有巨大的存量。相对而言,目前贫困群体受劳动能力不足、自然环境等因素制约更强,因而具有更大的脱贫难度。因此,多元责任主体协同运作机制建构的动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第二,贫困户自我脱贫的意识需要强化,存在“福利依赖”的心理,即依赖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心理较重。并且,扶贫责任主体也存在一定程度依赖贫困户社保“兜底”的心态。第三,由于各责任主体之间责任边界以及物质根源等原因,在精准扶贫战略推进过程中,尽管贫困数字明显下降,但是贫困的潜在威胁依然存在,从而造成扶贫与返贫的长期拉锯。由此可见,“四螺旋协同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多元主体责任承担与协同创新的问题。

一直以来,教育和经济会形成良好的互动。具体体现为“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经济的发展又反哺教育。”2013年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扶贫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安部、农业部等多部门制定的《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的意见》(国办发〔2013〕86号)明确提出要提高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而易见,地方高校在人才、技术、文化、专业等方面具备相应的优势,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教育的社会价值。对于地方层面而言,地方高校参与精准扶贫的研究相对较为关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人力资本质量的提升。西方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推动经济发展所依托的因素已经不再局限于资本存量的增加,也不再局限于劳动力数量的增加,最重要的是依托人的知识、技术和能力水平等方面的提高,是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促进生产的增长,而教育就是发展自我能力与提升人力资本竞争力的重要资源与路径。其二,地方高校与在地产业合作,发挥智囊作用。地方高校参与精准扶贫不仅是服务地方这一价值选择的体现,更重要的是通过“产学研用”模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从而助推地方产业发展。

3.2 教育扶贫模式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世界银行教育减贫行动先后开启了“职业教育减贫”与“基础教育减贫”项目,教育扶贫模式较为常见的基本路径。对我国而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战略的同时,也指出“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理念,从而将精准扶贫和扶智助学联系起来。对此,通过教育扶贫以及职业技能培训可以有效地发挥大学服务地方的功能,為促进地方发展作积极贡献。目前,地方高校实施的教育精准扶贫路径的研究普遍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教育信息化的研究。教育信息化是提供技术保障以及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重要战略。教育信息化工作思路的提出是基于农村本土文化服务与教育现代化追求分离这一现实逻辑,因而如何从根本上消除农村教育资源流失的状态依然是长期需要观照的话题。第二,人力资源培养规模与质量的研究。一般认为,教育对精准扶贫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持续性作用着力提升人力资源培养规模与质量,可以有效地改善贫困发生的教育条件。此外,人才引进与服务期限是贫困干预的重要手段。第三,多维度教育资助的研究。目前,普遍认识到突破教育资助的基本模式,因而对贫困大学生不再是简单予以一定的资金或物质上的扶持,而是拓展到心理与社会适应等方面。较为典型的做法是分层分级对贫困大学生进行经济帮困、精神励志、能力提升。

3.3 产业培扶模式

产业扶贫一直以来都是农村脱贫最为直接的路径。一般而言,通过产业路径扶贫是大多数国家首要选择的基本路径之一。产业路径的理论基础在于涓滴效应(Trickle-down effect),增强贫困人口对经济波动的抵抗力。尽管地方高校在多元主体中并不具备产业投资优势,但是地方高校是社会经济发展中重要的智库资源,在参与贫困村农民精准扶贫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综合现有研究表明,地方高校参与精准扶贫战略的产业培扶模式主要通过以下三种路径发挥效益。第一,成立产业研究中心,建构科技创新平台,为农业产品改良、科技咨询以及市场推广提供智力支持。第二,以高校为枢纽整合资源,尤其是整合政府、企业以及社会组织,构建解决贫困问题多元主体的互动机制,从而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合力效应。第三,文化建设改变传统的价值观念,树立脱贫信心,激发贫困户主体脱贫的主动性,进而形成有利于产业发展以及劳动力回流的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

4 地方高校参与精准扶贫效果的多元主体评价研究

4.1 构建绩效评价体系

地方高校参与精准扶贫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尤其是地方高校对于本省贫困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优势产业都较为熟悉,因而且具有较强的地区发展责任感和使命感。那么如何评估地方高校参与精准扶贫的效果,相应的类研究重点进行了构建地方高校参与精准扶贫绩的效评价体系。例如,有研究以西部某地方高校参与定点扶贫效果进行评价,运用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具体构建了指标体系,具体包括“日常管理、减贫效果、科学规划、医疗卫生、满意度、教育培训和基础设施建设”等维度。

4.2 引入第三方评估

目前,针对精准扶贫综合绩效评价主要有自我评价和第三方评价两种方式。其中,自我评价是较为普遍采用的方式。自我评价信息来源主要产生于内部,相对也较为丰富,因而具有较高的评价效率。但是,由于自我评价过程相对封闭,因而在评估的客观性上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对此,为了有效弥补精准扶贫成效自我评价的缺陷,越来越多的精准扶贫多元参与主体开始引入第三方评估。在此方面,地方高校不仅具有第三方的身份,同时相对于其他社会组织,还在评估方法上具有相当明显得优势,因此,第三方评估的选择由地方高校承担的方式也较为常见。

5 结束语

尽管我过贫困发生率处于较低水平,但是我国人口基数大,使得贫困人口,特别是农村贫困人口仍然具有较大的绝对数量。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对贫困发生的持续干预,脱贫难度较小的贫困户已经先行脱贫致富,因而目前存量的我国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难度较大。在此背景下,地方高校参与贫困村农民精准扶贫不仅是地方高校的社会责任担当,同时也是扶贫工作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重要纽带环节。通过多元协同参与精准扶贫,不仅可以充分体现地方高校参与贫困村农民精准扶贫的实践效果,同时也是阻止贫困村农民返贫重要的保障。因此有必要从多元参与的视角审视地方高校参与贫困村农民精准扶贫工作。通过多元协同视角认识精准扶贫工作的难度与意义,以及阻止贫困发生的机制,从而实现并巩固现有贫困村农民精准扶贫工作的成就。

参考文献

[1]曲中林.资源视角的中国高校分类框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8,22(3):3-10.

[2]Impact on Poverty of Alternative Resource Measures by Age:1981 to 2013[EB/OL].http://www.census.gov/,2014-09-16/2015-08-06.

[3]袁坤.整体性治理视角下西部农村地区协同扶贫机制研究——以L镇综合扶贫改革试点为研究对象[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6.

[4]庄天慧,陈光燕,蓝红星.精准扶贫主体行为逻辑与作用机制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15,(6):138-146.

[5]安东尼·哈儿,詹姆斯·梅志里.发展型社会政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6]唐海英.论农村扶贫的机制与效益[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0,(3):101-103.

[7]陈准.区域经濟发展要靠地方政府强力推进[N].中国经营报,2011-3-7.

[8]赵红霞,王文凤.致贫理论视阈下高等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作用———基于CHN2015数据库的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9,(40)4:49-55.

[9]曲中林.广东省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政策研究[J].高教探索,2018,(6):81-85.

[10]程华东,刘堃.高校教育精准扶贫模式探究——以华中农业大学精准扶贫建始县为例[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7-22.

[11]埃茨科威茨.三螺旋[M].上海:东方出版社,2005:236-237.

[12]张庆.基于教育政策视角下云南省高校为地方发展服务的措施分析[D].昆明:云南大学,2016:1.

[13]陈仕平,李丽娟.教育精准扶贫中的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J].江西科学,2018,36(6):1056-1060.

[14]邹联克,陈世军.地方高校实施产业培扶的扶贫路径选择[J].教育论坛,2018,(6):3-7.

[15]吴一凡.精准扶贫视角下地方高校参与定点扶贫效果评价研究——以宁夏医科大学为例[D].银川:宁夏医科大学,2018.

[16]孟志华,李晓冬.精准扶贫绩效的第三方评估:理论溯源、作用机理与优化路径[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8,(1):22-26.

猜你喜欢
协同精准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二首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协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