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九俊?
【关 键词 】统 编语 文教 材; 文本 解读 ;《牛 和鹅 》
《牛和鹅》是一篇较长的课文,有些老师对这 类长 文章 比较“怵 ”,教学 时常 常“绕 个大 圈子”,甚至绕了一个个大圈子,很难往前走。究其原因,是因为没有把文章的脉络打通,更没有找到打通行文脉络的关节。
第一次听《牛和鹅》,看到执教的年轻教师很是着急,我赶紧一次一次地浏览课文,希望找到一个教学的抓手。突然,“完全两样”这个词组跳将出来,在课文里像一朵绽放的花儿,给全篇带来灵气和亮色。这个词成了打通全文的关节,也可以成为这篇课文教学的“课眼”。下课时我和老师们做了交流,她们也认为,抓住这个词组设计教学思路,是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
课文的题目《牛和鹅》,不同于一般题目“A 和 B”式,一般的“A 和 B”式都是講二者关系的,而“牛和鹅”彼此风马牛不相及,课文不是写“牛”和“鹅”有什么关系,而是写“我们”特别是“我”对牛和鹅的态度,这里的“A 和 B”式是基于“我”的态度才构成对比的关系。
“我”对于牛和鹅分别是什么态度呢?作者先写看到牛,“一点儿不害怕”,并且一连贯用了四个“敢”,描写“我们”亲近甚至欺负牛的行为。看到鹅,“那就完全两样了”,“敢”变成两个“才敢”,而且是“远远地看”,或者“绕个大圈子”走。
有了这个“完全两样”,课文就全通了。如上文所说,第一部分写“我们”对待牛和鹅的态度完全两样。第二部分写“我们”回家路上被鹅追赶,金奎叔为“我”解了围。“我”和金奎叔对牛和鹅的态度完全两样。第三部分写“我”记住了金奎叔的话,从此,对牛和鹅的态度与开始完全两样。
三个部分的“完全两样”撑起了整个故事的骨架,至于课文的血肉,则可以按照单元提示的语文要素“,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在每一个部分引导学生琢磨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完全两样”的?比如,第一部分“,敢”干什么?怎么“才敢”?“完全两样”对比鲜明。这里还要关注两个关联词语,一个是“所以”,出现三次,“因为”都省略了,应当引导学生体会从语言表达的简洁性出发,关联句不一定都用全关联词,本文中只用“所以”,强调结果,更加突出“我们”对牛和鹅的态度完全两样。另一个关联词语是“虽然......可是......”,写“不怕”牛的同时,也写出“我”特别胆小,为下文“我”的遭遇做了铺垫。第二部分写“我们”,特别是“我”是怎样被鹅欺负的,金奎叔对待鹅和“我”完全两样。这里一方面要关注人与鹅动作的对比,特别是一连串的动词,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另一方面,特别要通过具体语言、动作、神态的词语,体会“我”十分害怕的心情。第三部分“,我”从此对牛和鹅的态度与原来完全两样。要扣住照应文章主题的一些词语,如“记住“”记着”“,从此”“直到现在”,可见“我”把这件事中悟出的道理推及整个人生,其意义就不同一般了。还要关注“虽然......可......”这个关联词,在这一部分连续出现了两次,把现在与开始对牛和鹅的态度完全两样的原因交代得清清楚楚。有的老师在教学时要求学生用“因为......所以......“”虽然......可......”这样的关联句总结全文,拓展应用,既是词语的灵活应用,也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是可取的。
学习这篇课文还要照应单元另一个语文要素“: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和其他语文要素一样,要从整个单元的学习来考量,而不需要毕其功于一役,事实上也不可能。作为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结合课文批注,让学生对批注有所了解,知道有疑问、有感受、有心得等,都可以写批注,就很不错了。当然,拎出“完全两样”的情节线索,引导学生围绕作者怎么写“完全两样”批注,更好地体会文章的特色,也应该是一种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