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霜 张小雁
【背景记载】
教材:《哲学与人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授课时数:一课时(45分钟)
课型:实践活动课
活动策略:学生在教师给出的学习条件下,根据自己的各方面现实条件与个人兴趣,设想自己在二十年后的成长和发展。通过在课堂上填表格形式进行描述、讨论、汇报交流,课后用小文章的形式定型描述,完成本次学习任务。
【活动步骤】
课前预习 课堂表描 讨论修改 汇报交流 课后文描
课前预习是教师整理好预习提纲于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为课堂开展活动做必要的准备。
课堂表描是要求学生个人设想并描述自己的未来,其中必须包含对自己人生发展的期望与选择。
讨论修改是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活动成果,达到分享、启发、补充、修改的目的,并选出优秀的成果,准备在全班进行汇报。
汇报交流是各组选出两名同学,向全班汇报并说明自己对未来描述的根据,师生共同对其进行如是否合理、是否现实、是否可能、优缺点等点评。
课后文描是要求学生根据课堂活动的思考与交流所受的启发,写一篇命题作文,进一步深化对人生道路选择问题的认识,结合文秘班的专业特长,锻炼学生的综合与写作能力。
【活动背景】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
《正确选择人生道路》是北师大版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第2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课教材安排了两条主线,顺序是先介绍哲学观点,即从客观实际出发,再联系人生问题,即正确选择人生道路。新课程改革后的《哲学与人生》,是在德育教育背景下,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不苛求学生理论体系和知识系统的学习,而着重解决学生面临的人生实际问题,所以不以知识传授为重点,而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情、观察分析现实的能力为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
2.教材整合
因为是本课程的第一节课,笔者认为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树立起哲学与人生密切相关的理念。中职二年级的学生,对人生这个严肃的问题通常还没有开始认真的思考,因而,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的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用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引起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选择人生道路的问题,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学情分析
19文秘班全班均为女生,根据课前的了解,这个班学生多数有比较好的写作基础,入学后在班主任的要求下,已经有一年的写周记的习惯,部分同学还自己坚持写日记,多数日记或周记内容是发生在身边的小事、自己的心情、感受。可能因为全班都是女生,这个班课堂不够活跃,能主动大胆发言的学生占少数,以往有任课教师在开展课堂活动时,反映调动学生积极性较难,能够积极参与活动的,总是少数性格开朗,活泼大胆的同学,多数同学处于旁觀的境地,缺乏表现和参与的热情,根据以上情况,本设计的考虑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并必须参与。活动先由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再于小组内交流讨论,互相借鉴补充,最后在全班展示优选的成果,起到示范和启发的作用。
【活动目的与教学目标】
一、活动目的
通过想象并“描述二十年后的自己”的活动,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方向,提出选择人生道路的问题,进而引导学生明白人生道路的选择必须从个人实际出发,必须有科学的理论指导,让学生知道学习哲学理论对人生发展的意义,感受到学习这门课既是有趣的、也是有用的,同时通过活动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自我分析、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能在理解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的基础上,按要求较准确地填写教师设计好的表格内容。
2.运用目标
能根据自己人生发展的主客观条件,思考怎样选择人生道路,设想“二十年后的我”。
3.情感目标
正视自己的人生实际,树立正确选择人生道路的观念,明白一切从实际出发,明确实事求是是正确选择人生道路的前提。
三、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思考选择人生道路问题,真正理解人生道路的选择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
【活动方法】
读书指导法 实习作业法 合作学习 活动学习
【活动准备】
编写并发放课前预习提纲、编制活动用的表格以及学习任务评价表。
【活动过程步骤】
一、导入 (4分钟)
1.哲言启发(视频展示,教师解析)
哲学家萨特说过一句富于哲理的话:人有选择的自由,但是没有不选择的自由。这位大师的话道出了这样一个真理:人生处处有选择。
2.短文引思 (师生同读,设疑思考)
“选择是什么?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命运,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因而,选择就是人生的第一推动力。
只有选择,人生才有主题;只有选择,人生的坎坷才会被踏平;只有选择,人生才能冲破世俗的藩篱;只有选择,人生才能演奏出生命的华彩乐章。”
(通过短文让学生了解人生必须要选择,并思考选择的依据是什么!)
二、实践活动开始
活动一 【课堂描述,自我设想】(10分钟)
内容与做法:要求学生设想二十年后自己在职业、家庭、形象、朋友和生活方面的状况;分析这些设想的依据是什么;要实现设想的目标,现在应该怎么做,并将自己的想象和分析用文字描述形式填入教师事先设计,课堂发放的表格。(附表格)
目的:利用学生关注自己未来,关心自己发展的共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人生选择的问题,并分析自己的选择与期望,有多少根据,有多少实现的可能。
活动二【讨论修改,调整描述】(15分钟)
内容与做法: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并分享个人的设想与思考,通过讨论互相提修改意见,补充完善,并选出最优的成果准备在全班汇报,接受师生点评。
目的:让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思想成果,通过生生互动,相互启发、相互了解、相互学习,明白不同的条件应该有不同的人生选择,只有从自身实际出发的选择才是正确的人生选择。
活动三【汇报交流,优化描述】(15分钟)
内容与做法:各组选出两份最优的成果在全班汇报,由同学与教师共同点评。(是否合理、是否现实、是否可能、优缺点等)
目的:通过进一步的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扩大交流,锻炼学生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借鉴别人的人生选择,重新审视自己的选择,深化活动的目的。
三、布置课后作业 (1分钟)
【设想形成,文描存鉴】
根据今天的思考与描述,写一篇命题小作文:《二十年后的我》。
目的:学生通过本次课堂实践活动,思考人生选择的问题,写成文章,可以保存思考的成果,以便今后存阅,对照,鞭策自己不断努力,达成或靠近自己的目标。
四、课堂教学评价
采用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课堂活动成果与课后作业评价相结合,参与课堂汇报与发言加分的评价方式,既保证全班同学全员参与,又鼓励有突出表现的学生,且建立起一种可以贯穿整个学期的评价机制,提高学生参与德育课教学活动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