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芬红
摘 要:本文对校企合作視角下的高职院校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文章从阐述装配式建筑专业人才市场需求状况入手,进一步分析了校企合作五种模式,最后提出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路径并对未来的校企合作模式发展趋势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职院校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需求;实施路径;趋势
前言
装配式建筑结构目前已经成为各类工程建设领域非常重要的基础结构类型,其凭借着性能优越、操作简单、经济效益好的优势而得到广泛的运用。在此背景下,市场上对高职院校装配式建筑人才也有了更多的需求,因此如何通过校企合作等模式,加强人才培养,值得思考。
1.装配式建筑专业人才市场需求
在现代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许多全新的工程建设模式得到创新与推广,装配式建筑模式就是其中非常典型的一种。将装配式建筑结构运用于工程建设中,能够直接提升工程施工效率,使得施工步骤得到简化,前期的工厂预制以及后期的现场装配相结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起到节约工期的作用。正是如此,利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模式,施工单位就能降低其在人力、物力方面的投入,从而节约经济成本。不仅如此,这样的施工方法还能减少对各种资源、能源的利用,进而达到绿色环保的效果,这无疑是与倡导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潮流彼此相符的。在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建筑行业的技术含金量不断提高,传统的严重依赖人力操作的施工模式会逐步被淘汰,装配式建筑将得到更为全面的推广,因此在工程建设领域内无疑会形成对装配式建筑人才的巨大的需求量,因此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势在必行。
2.校企合作五种模式
2.1教学工厂模式
采用教学工厂模式,指的是高职院校直接与社会企业单位保持长期合作关系,在校内设置专门的工学结合育人平台,从企业内部引入部分实践项目,给予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在项目实训中理解并巩固其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无疑,这种将生产环境和课堂教学环境二者结合起来的方式,可以发挥企业单位工程师与学校专业教师二者的优势,对学生的理论基础加以夯实,且帮助其提升实操技术。
2.2订单模式
现在不少学校在推行校企合作模式时,采取订单模式的办法,通过二者的彼此合作,以企业单位的业务需求量为根据向高职院校下订单,双方要提前签订好相关的人才培养计划。将企业的人才需求量作为主要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使得教学工作的开展更具针对性和目的性,且更有利于学生在毕业后的顺利就业。这样的模式,能够同时解决企业的人才缺乏与学生的就业困难问题,可谓有双赢的效果。
2.3工学交替模式
所谓工学交替的模式,指的是把学生的理论夯实与技术实践培训二者统筹起来,通过合理的教学规划使两个学习任务在不同的场景与时期内完成。具体来说,学生可以在高职院校内部进行理论接触,在校外企业岗位上进行实操。这也是一种学校与企业单位合作的良好方式,它可以使得学生实现更为全面的发展。
2.4技术服务模式
技术服务模式的实施,更多地是将企业单位内部原有员工作为重点培训对象,由高职院校教师对其进行技术培训。总体来看,借助技术服务模式,可以进一步体现高职院校作为专业教育机构的社会服务能力,通过为企业提供帮助而起到更大的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
2.5“科技服务”模式
在众多的校企合作模式中,采取科技服务的方法是一种更具深远意义的模式。具体来说,它是指由企业单位为高职院校提供专门的资金,由企业单位与院校双方共同安排专家学者对特定项目进行开发研究的一种模式。这样的模式具有显而易见的专业性与互惠性质,能推出更为优质的研究成果并未各方共同享有。
3.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路径
3.1解放思想,寻求校企合作共鸣点
实践证明,现代社会的教学工作开展必须得到一定的创新,采取校企合作模式就是一种具有显著优势的方法,是值得广泛推广的。为了确保该模式得到社会的广泛的关注,学校和企业双方需要首先转变观念,认识到从合作中实现共赢的重要性。而在具体的实施校企合作模式的过程中,双方要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在合作中给予对方必要的帮助,在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给对方带来基本利益。更重要的是,高职院校和企业单位都需要意识到两者在为社会培养人才方面都有着不容推卸的责任,因此在长期工作中要注意为学生能力的提升创造良好环境。
3.2政府主导,创新校企合作制度建设
由于高职院校与企业单位处于社会发展中两个不同的领域内,因此需要政府发挥基础的协调作用。具体来说,政府单位可以从加强制度建设入手,为校企合作模式的推行建立专门的、科学的制度,指导该项工作的具体推行;加上校企合作本身会牵涉到较为复杂的工作内容,因此需要完善的制度体系,对其进行规范与引导。其次,政府可以加大对专项资金的投入,帮助建立完善的信息平台,帮助企业单位与高职院校解决其彼此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克服其合作障碍。此外,政府要做好法治界定等工作,因为在双方的长期合作中,往往难以避免某些经济利益的纠纷,此时就需要由明确的法律制度加以规范与界定,确保其利益关系得到合理的协调。
3.3革新理念,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
在进行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应该明确基本的教育目标,面向产业需求,充分考虑生产工艺流程,进行课程的设置以及专业教学计划的调整,确保装配式建筑专业人才的就业和实践需求。在装配式建筑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自我认知、自我评估的培养,确保装配式建筑专业人才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水平以及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岗位相匹配。在课程体系方面,学校要和企业共同研讨符合企业生产要求的课程设置、教学计划以及教学模式,充分听取企业代表意见,同时遵循人才成长规律,采取引企入校模式,参考装配企业技术标准,解析企业生产工艺完成生产过程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开发,以适应企业以及行业发展的变化。
4.未来的校企合作模式发展趋势
与许多经济水平较为发达的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教育工作发展对先进教学方法与模式的运用尚且不足,校企合作等模式的推广范围尚且不够广。总体来看,国内已经有大批高职院校纷纷与企业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但因为行业内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历程不长,有关制度的建设有所欠缺,加上不同省市的装配式建筑发展特征不同,因此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具体普遍适用性的科学的校企合作教学模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国内要积极实践本研究成果,寻求政策支持,并不段探索修改完善,最终找到适宜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而推广到更多学校和企业。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校企合作视角下的高职院校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意义重大。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明确主要的校企合作五种模式——包括教学工厂模式、订单模式 、工学交替模式、技术服务模式、“科技服务”模式等,在此基础上提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路径;解放思想,寻求校企合作共鸣点;政府主导,创新校企合作制度建设;革新理念,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沈维莉.基于 BIM 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技能人才培养研究 [J]山西建筑,2016-09-23.
[2]徐叶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困境及解决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8-02-16
[3]张彦辉, 刘春梅. 基于校企合作的装配式建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居舍, 2018(29):173.
[4]吴迪, 王晓煜, 邵欣欣. 基于校企合作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 计算机教育, 2010(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