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庆生
(昆山市第四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江苏 昆山 215331)
急性胸痛在我国临床医学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病症之一,主动脉夹层、可能肺栓塞和主动脉夹层等都有可能引起患者出现急性胸痛的症状,另外,急性胸痛的发病速度极快,病情多变,容易出现诊断不及时或者诊断失误等状况,严重时会导致患者死亡[1]。因此当患者出现急性胸痛的症状时尽快确定发病原因是救治患者的主要工作,在提高急性胸痛的诊断准确率的同时,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降低患者因胸痛导致的死亡率。本文针对急性胸痛患者在急诊治疗期间的风险评估与诊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研究报告如下。
收集2016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急性胸痛的患者共60例。排除先天心肺功能不全,且不能按照设定方案进行治疗的患者。男女比例:9:11,年龄21~72岁,平均(46.52±5.89)岁,按照到急诊科室的时间为终止时间,患者的胸痛周期在1小时到1星期不等。
本次研究经医院的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患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所有在急诊就诊的胸痛患者,全部按照流程进行病情诊断。在患者进入急诊后的10分钟之内做第一份心电图报告,30分钟内结束所有相关指标的采集工作。如怀疑部分患者患有心肌缺血而第一份心电图并无异常,则在30到60分钟内进行第二份心电图报告收集。如怀疑部分患者患有血管病变,则在一小时内进行胸部CT并增强其检查力度。如怀疑部分患者患有早期主动脉夹层异常,但CT并未检测出异常,则应采取主动脉造影或核磁共振成像进行检查。对于其他有所怀疑的病症可进行其他相关检查[2-3]。
统计本实验患者具体的胸痛性质,经检查不同病症所占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排列,如下表所示,详见表1。
由于我国老龄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去医院进行胸痛就诊的患者也在无形中不断增多。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120调度中心每天接收的急救信息有20%以上的患者是由于胸痛而联系120急救中心的,占急诊室患者的25%。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各大医院都随即建立了胸痛中心,并制定了规范化的急性胸痛诊疗流程,从而提高我国在胸痛方面的诊疗水平[4]。
表1 60例急性胸痛患者的诊断结果(n,%)
急性胸痛的发病原因存在多样性,导致患者在出现胸痛症状时医生不能及时做出诊断,这也是我国临床医疗中对于高危胸痛疾病的早期诊疗的一大难点。患者在出现胸痛症状时,越早进行确诊越有利于患者的早期救治,因此临床医生应对胸痛患者的就诊时刻保持警惕心理,在众多导致胸痛的原因中迅速识别出患者是因何种症状而导致的胸痛是临床急诊医生必要的诊疗技术。经本文研究表明,在急诊室中实施科学的对胸痛患者进行正确的诊疗判断并做出风险评估,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急救效果。
综上所述,引起患者出现急性胸痛的原因有很多种,实施急诊室风险评估与诊疗可以有效降低误诊的风险,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使我国胸痛患者的生命安全得以保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