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用13年看清病毒性肺炎

2020-06-28 10:24刘秉军
中外文摘 2020年12期
关键词:流感肺炎

□ 刘秉军

1918年大流感期间,波士顿红十字会赶制口罩

100 多年前,人类经历过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流感,它在10 个月内夺走了数千万到上亿人的生命。事实上,那是病毒性肺炎对现代社会的一次巨大冲击。直到13年后的1931年,病理学家才真正看清了这种疾病。

死亡来得太快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第4 个年头。3 月21 日,德军在西线集中了能动员的所有部队,开始米夏埃尔行动,挺进到距巴黎约50 公里的地方。

此时,流感于美军设在堪萨斯州的赖利营地开始流行,5 周之内就有1127 名士兵患上流感,其中46 人死于肺炎。很快,美军的其他营地也爆发流感,海军的军舰上躺满了病号。不少军舰只能停泊在基地,因为一多半水手病倒了。

5 月初,流感开始在法国蔓延,并迅速传到欧洲各处。英国皇家海军在整个5 月几乎都不能出海,因为超过1 万名水兵患上了流感。到了6 月,英国陆军的患病人数超过3 万人,是1 个月前的6 倍,预定于6 月30 日发动的对德军的进攻不得不取消。英王乔治五世也未能幸免,躺在床上动弹不得。

德军原定于7 月发动的对协约国左翼的进攻因流感而取消。很多历史学家认为,如果这场进攻成功,那么德国很有可能赢得战争。各交战国为了不让对手探听虚实,对新闻报道进行严格控制,外界无法得知究竟有多少人患上流感。但可以肯定的是,交战双方的军队很快就因流感造成的大量减员而丧失了进攻能力,甚至连站岗的人都快找不到了。

在中立国西班牙,因为没有军事管制,流感几乎在一瞬间侵袭了全国各个角落。包括国王在内,西班牙共有800 万人患病,即每3 个人里面就有1 个人患流感。于是,这场大流感有了正式的名称——西班牙流感。

这场全球性大流感最令人感到恐惧的是:死亡来得太快。当时各国的报纸杂志上充斥着“有人突然从马上跌落死去”“有人瘫倒在人行道上死去”的新闻。

著名流行病学家、耶鲁大学教授温斯洛在校刊上发表文章称:“我们发现在一些病例中,原本无任何异常的人在12 小时内就死亡了。”据当时的《美国医学会杂志》报道:“一个看上去很健康的人在某天的下午4 时首次显露出症状,次日上午10 时就死亡了。”在《西班牙女郎之灾:1918—1919年流感大流行》中,作者科利尔这样记述:“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医科学生达库尼亚正在等公交车。有一个人用听上去很正常的声音向他问路,突然间就倒地身亡了。在南非的开普敦,查尔斯·刘易斯医生登上公交车时,售票员突然瘫倒,死去。接着,在他回家的5 公里途中,车上竟然有6 人死亡,其中包括司机。刘易斯最后只好下车,步行回家。”

据 统 计,从1918~1919年,全球约五分之一的人患上流感,其中绝大多数引发了肺炎。感染者中有2.5%死亡,比普通流感的死亡率高出25 倍。最初人们估计有2000 万人到4000 万人死亡,后来的统计数字是5000 万人到1 亿人。全球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未能幸免,南大西洋上的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是唯一的例外。

在美国,有28%的人感染。军队中的感染率更高,海军为40%,陆军为36%。美国的死亡人数达60 多万,超过美国历次战争死亡人数的总和。

肺部损伤复杂

致死时间短,死亡率高,这与普通流感引发的细菌性肺炎有很大不同。当时的一些医学家和病理学家试图解开这个谜团。

1918年时,通过尸体解剖,病理学家已经清楚由细菌性肺炎和支气管肺炎造成的常见损伤。但是,那些在大流感中迅速死亡者的肺与此不同。一位病理学家说:“死者的体征令人费解,肺脏病变非同寻常。一般而言,当肺从尸体中取出时,会像泄了气的气球一样塌瘪。但很多流感患者的肺是肿胀的,肺泡壁受到原发性毒性损伤,有血液和体液渗出。肺泡间隙被大量物质充盈——血液、被分解的细胞碎片和人体产生的免疫物质,包括酶和白细胞。在流感症状出现后的1~4 天之内死亡的人,无论男女,其肺部与普通肺炎都毫无相似之处,找不到细菌作用的证据。”

在1918年的《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的讨论文章中,几位病理学家都指出:“患者的病理学情况令人困惑,不像任何常见类型的肺炎肺……部损伤非常复杂,在近20年进行过的数千例尸检中,任何一例都与其有较大差异,这是令人震惊的。”

1918年4 月,美国芝加哥的一位病理学家给一个研究所送去了一些死者肺部的组织样本,要求“将之视作一种新的疾病进行检测”。美国军医韦尔奇在德文斯军营的解剖室里发现,患者的体内无法分离出流感嗜血杆菌。他据此认为,此次流感引起的不是细菌性肺炎,而是一种全新的疾病。在大洋彼岸,一些英国病理学家也根据尸检现象得出相同的结论。

大流感时期一间住满士兵的医院病房

流感期间的旧金山,会众在圣玛丽大教堂的台阶上祈祷

一些医生和病理学家试图证明肺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但没有成功。因为当时的病毒学研究尚处于萌芽期,在技术上很不成熟。最终,医学界达成共识:在1918年大流感中,绝大多数死者死于“压倒性的、大量的细菌入侵引发的肺炎”——细菌破坏了大量肺部细胞,阻断了氧气交换。

谜团终于解开

一些病理学家坚信,医学界对于1918年大流感的结论是错误的,它引发的致命疾病不是细菌性肺炎。美国洛克菲勒研究所的理查德·萧普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指出,过去人们一直认为,每一种传染性疾病都只有单一的病原。但是,有没有可能1918年大流感的病原不是一种,而是两种或者多种?伴随着病毒学技术的进步,他终于从病猪的体内提取出了肺炎病毒和流感嗜血杆菌。萧普据此认为,猪流感是病毒和细菌共同引发的。

1931年,美国《实验医学杂志》发表了3 篇萧普的论文,都与流感和肺炎有关。萧普的实验结论是:猪流感的病原是病毒,当仅有病毒的时候,只能引起轻度症状,在流感嗜血杆菌存在的情况下,则会出现严重症状。这几篇论文在流感和肺炎研究领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受萧普的启发,英国科学家建立了著名的白鼬模型。萧普也开始用白鼬做实验,想弄清楚病毒能否单独引发严重的流感和肺炎。他发现,白鼬远比猪难以掌控,在往白鼬的鼻子里接种时,他差点被咬断手指。他只好先把白鼬麻醉,然后再接种病毒。结果,白鼬不仅出现流感和肺炎症状,而且其症状与1918年大流感病人的症状几乎一模一样。

在1918年大流感爆发13年后,萧普终于证实了流感引发的是病毒性肺炎,而非细菌性肺炎。

打下治疗基础

萧普的研究结论,为人类预防和治疗病毒性肺炎打下了基础。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临时委员会成立全球流感方案小组,并在伦敦设立世界流感中心,用于收集、分离和鉴定流感病毒,开发实验室诊断方法,建立全球性的实验室网络,传播相关研究信息。WHO 建立的全球流感监测网络,在世界性流感大流行,以及其他诸如H5N1、H7N9 禽流感疫情等的早期预警、疫苗生产和国际协作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1918年大流感引发的公共卫生系统瘫痪和社会恐慌,引起了各国对公共卫生系统应急处理能力及建立流感监测网络的重视。从1918年开始,全民性的卫生教育在很多国家得到重视和普及。公共卫生系统的干预和流感预防知识的普及,在之后的数次流感大流行早期,尤其在没有生产出疫苗的阶段,对于控制和延缓疫情蔓延起到了积极作用,为疫苗和药物的生产和运输赢得了时间。

尽管人类目前还不能像消灭天花和脊髓灰质炎一样消灭病毒性肺炎,但我们还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广谱性疫苗、新型抗病毒药物、更准确和高效的预警系统、更有效的诊疗方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类终将战胜这种疾病。

猜你喜欢
流感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别让吸入性肺炎伤害到您
维生素D或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冬春流感高发 加强防治最重要
认识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知识问答》
为什么儿童容易患“流感”
秋季谨防牛流感
与流感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