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晓彦
经验不够的我对语文教学让我感觉有点吃力,特别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应用文更是头疼,这是一种老师教得容易,学生学得明白,写起作业却东丢西落的一种知识。学生怕学,老师怕教。摆在教师眼前的难题是突破教学瓶颈,改变课堂枯燥乏味的现状。兴趣是对学习内容的一种力求认识的倾向、伴有积极的情绪色彩,是学生获得成功的关键。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突破瓶颈,引发学生学习小宇宙的关键。
下面我以《书信》为课例,谈谈游戏激发学习兴趣。
我尝试以“书信”为例子尝试用游戏式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书信”这个知识点,学生从小学就开始接触了,在初中的教材中也有,看来这个知识对于学生而言不是新鲜事。那对于这个知识点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呢?离大纲要求有多远呢?我该从什么地方入手呢?我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实际需要,才能定下适合他们的学习套餐。于是我通过设计一个课前做练习的预习方式,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了摸底。学生的习作反映同学们能读懂书信,了解的书信也局限在常见的一般书信等,但要独立写作书信却表现困难,甚至不愿意写,关于书信的结构和格式比较模糊。根据学生的习作我定下了知识目标——概述书信的结构和格式;建立和使用一般书信的格式模板;了解书信的种类;能力目标——能根据材料写出一般性书信;情感目标——体验学习的乐趣和成功感。根据以上情况,结合我们的教学大纲要求,我把本节课的重点定为概述书信的结构和格式。难点定为建立并使用一般性书信的格式模板。
上课之后,我把同学们分成了6个学习小组,并让他们把座椅以小组为单位集中摆放,全班形成一个U形,我发现同学们开始议论纷纷,不知道我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他们的好奇心被大大地调动起来了。引入课题之后,我也没有按照以往的方式让同学们翻开课本看书、看例文,也没有急于告诉他们书信的结构和格式,而是发给他们一堆事先准备好的材料,并告诉他们我们要玩一个游戏。这让他们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想,火候已经到了,便把游戏亮出来,并告诉他们,我们在拼接书信的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要分出胜负。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同学们的热情迅速升温,如闹市一般。
这一环节的设计我主要是想用活动来激发、帮助、挑战学生。把事先准备好的游戏材料发到各学习小组,让每个小组把零散的材料拼接成標准的书信,并讨论书信的结构和格式。这一环节需做如下准备:1.课前准备6份书信例文,并把各个部分剪开,打散装入信封中。2.用以粘贴通知的底板A4卡纸6张。3.胶水6瓶。4.小组评分表张贴在黑板上。
这一环节主要是想达到几点:1、通过拼接游戏,让同学们把零散的书信零件拼装成一篇完整的书信。让原本枯燥、抽象的知识立体化、视觉化,具体化。课堂里闹哄哄,但那是同学们在热烈地讨论,激烈地竞争,手机就摆放在台面上,谁也没有空去理会它们,更没有人在这样的环境下还有心情睡觉。哈哈,课堂热闹,但大家都在思考,都在学习,而我除了给他游戏材料和说明游戏规则之外,什么也没有做,真是太棒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每当老师提问,同学们都像犯了严重错误的样子,把头底下。可是今天的课堂,当我让小组派代表上来展示自己小组的学习作品,并说出书信的结构和格式特点的时候却出现了争先恐后的场面!为什么会有如此表现?其实通过刚才的拼接游戏,同学们对于这个知识点已经是胸有成竹,还有什么好胆怯的呢?加上学生的心理特点——爱展示自我,希望塑造良好形象,在乎同伴对自己的评价,他们这次上台展示的不仅仅是自己,还代表着自己所在的小组。投其所好,他们怎么会不积极呢?我想通过分享环节,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培养决问题的能力。让同学们把看到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在这节课上,我惊喜地发现在拼接游戏中,同学们通过讨论、合作、查阅资料等自主的学习活动完成了任务,其中一直声称自己不喜欢语文课的丘某同学也一改以往睡觉的作风在小组中充当指挥的角色。而曾经因为上课玩手机与教师发生过冲突的孔某同学也能积极主动的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一节课下来,没有同学睡觉,也没有同学开小差。通过作业反馈,同学们都能掌握通知的写作模板,写出结构完整,格式正确的一般性书信。
下课了,同学们还依依不舍,在教室里拿着作业在合照。一篇枯燥的应用文变成了同学们喜欢的小作品,这样的课堂太有趣了,这样学习太好玩了,这样学习太容易了,同学们脸上流露的笑容让我欣慰。就是这群孩子,曾经扬言“语文不是专业课,有什么好学的呀,特别是应用文,要写什么文章,百度一下不就知道了吗?”而今天却爱上语文课,爱上了应用文写作。是什么让一个认为语文没用而在课堂上开小差、睡觉、照镜子甚至做十字绣的班级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是游戏!
之后我还在《求职信》、《计划》、《启示》等应用文教学中继续尝试游戏式教学模式,也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我们都知道“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孩子最好的教学方式。由这节课看来,玩游戏不是小孩子的专利,初中生甚至高中生也有玩游戏的权利。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在这些课堂上,我惊喜地发现学生的学习小宇宙爆发起来的时候对知识一样如饥似渴。心里学告诉我们兴趣并非智力因素,但确是热爱学习的重要条件!只要我们创设的教学情景能打动学生,设计的教学环节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就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正如孔子说:“知之者步入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旦学生“乐知”的兴趣被激发出来,语文教学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们应该多努力尝试把游戏带进课堂,教学得法,满腔激情,持久地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四十五分钟课堂上始终保持最佳状态。这样就能把学生从手机的魔爪中拉回来,把他们从低头族中解放出来,从昏昏欲睡的状态中唤醒,让他们回归到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正道上,展现出中职生应该有的青春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