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童趣化”教学在科学课堂的应用

2020-06-27 14:06文婕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童真童趣科学素养

文婕

尽管新课改在不断推进,但传统教学模式仍未退出教育领域。在小学科学课堂上,教师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课堂气氛沉闷,甚至枯燥无趣,学生思维阻滞,从而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此相反的是,课堂上吵吵闹闹、很多学生并没有真正投入探究中来,课堂过于活跃,然而却对学生没能产生足够的吸引力,也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课的教学方法要富有儿童情趣和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因此,张扬学生个性、突出主体地位,让课堂充满童真、童趣,才是学生喜欢的科学探究课堂,也才能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一、“童趣化”教学概述

童趣教学法,即让课堂产生“童趣”的教学方法。将童趣教学法应用于小学科学课堂上,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科学探究兴趣。以兴趣为驱动,学生会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堂探究活动,从而调动学生的参与度,提高课堂学习效果。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童趣教学相对直观,学生有更深刻的体验,能够更深层次地理解课程内容。因此,童趣教学法更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

二、“童趣化”教学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的应用

(一)情境的创设充满童趣

在小学科学课堂上,创设充满“童趣”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下,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把陌生知识带来的畏惧情绪抛到脑后,积极地投入课堂学习。具体操作方法是考虑到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依据不用的教学内容,并结合日常生活,创设富有童趣的教学情境。

比如,教学湘教版三年级下册《谁的传热本领强》一课,是要学生比较不同材料的传热本领谁更强。教师可以选取相同长度和粗细的木棒、铁棒、玻璃棒和塑料棒,创设这样的情境:有一天木棒、铁棒、玻璃棒和塑料棒碰到一起,他们都说自己的传热本领最强,互不相让。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让它们相互比较一下?由此引出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学生沉浸在童话情境中,想办法比较,从而得出结论,整堂课在充满童真、童趣的同时,也达到了教学目标。

(二)科学实验过程回归童真

儿童天真烂漫又充满奇思妙想。生活中,我们总会惊奇地发现,他们把各种饮料混合到一起,试图调制成一杯特殊的饮料;他们也曾用瓶瓶罐罐自己制作乐器,敲打出美妙悦耳的声音……他们喜欢尝试,总会有很多脑洞大开的想法。作为科学教师,我们不应该扼杀学生的天性,应该开放实验过程,满足学生的新奇想法和需求,让科学过程回归童真,让学生尽情享受科学探究带来的快乐。

1.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和假设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科学的每一项巨大成就,都是以大胆的幻想为出发点的。”对科学探究的大胆幻想,实际上是一种创新精神的体现。播下一粒幻想的种子,会收获充满生机的活跃课堂。幻想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启迪学生的智慧,人类一切发明和创造都起源于大胆的幻想。

当然,猜想和假设也要依据已有的知識和经验,不能胡编瞎想。如在五年级上册《猜想和假设》的教学过程中,笔者让学生回顾整理自己做过的猜想,并围绕猜想和假设进行讨论;从已有知识和技能等方面进行评价,选择最可能的一种或几种进行验证,从而总结、提炼出猜想和假设的基本思维方法;最后激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大胆进行猜想和假设。

2.提倡学生在玩中学科学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我们一直采用传统的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学生一定不会喜欢,也得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我们的科学课堂应该是开放的,而非一味地扼杀学生的天性。应该提倡在玩中尝试、在玩中学科学。有时学生在课堂上玩一玩,再尝试一下,也许会又更多新奇的发现。

(三)延伸探究活动,增强教学“童趣化”

小学科学课程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然而,科学素养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的,只通过课堂的探究活动是远远不够的。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将探究活动向横向、纵向等多方面延伸,让学生以自由的方式进行探究,从而发挥科学探究的魅力。

好的教育是家校共育的结果,进行科学探究也该如此。需要学校领导、教师和家长三方合力,组织课外探究活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笔者所在的农村学校,周围有一些山川、河流,还有不少动植物资源。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优势,多组织课外的实践探究活动。比如,带领学生观察地形、地貌,采集标本,了解动植物,观察天文和气象等,充分利用这些天然的教学资源。农村学生的家庭周围一般比较开阔,能为养殖动物、种植植物提供合适的场所,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观察自然、体验生活。农村学校由于资金有限,实验室教具、器材、药品不全,学校方面也要加以重视,尽量完善实验室建设。我们有理由相信,借助三方合力的课外探究活动,定能助力学生更好地成长。

三、结语

构建“以生为本”的童趣化课堂,才是富有生机和活力的课堂。作为科学教师,我们应该始终心里装着学生,用童趣去触动学生的心灵,用童趣去焕发科学探究的激情和魅力,让学生享受课堂,体味科学探究之乐,实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猜你喜欢
童真童趣科学素养
爱上游戏,回归童真
九月·童趣
冬眠的树(四)
童趣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想东想西”展童真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快乐作文,童真表达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奇趣童真 欢乐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