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洁琼 李志艳
摘 要:《战狼》系列电影秉承讲好中国故事、唱响主旋律的宗旨,给观众们呈现了一场以“救援”为核心的视觉盛宴。充分反映与高度渗透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建立在个体自由的基础上,依靠国家强劲的凝聚力,从而实现全人类命运与共的普世共同体。它符合马克思关于自由人联合体的价值追求,满足当下国际治理集体行动的迫切需要,是真正尊重人的生命本源、捍卫人的价值的思想,是实现人类共生存、共发展、共命运的永恒之道。
关键词:战狼;个体;国家;普世;共同体
《战狼》系列电影创造了中国电影史的辉煌与奇迹,尤其是2017年上映的《战狼2》,以56.8亿元的票房稳居亚洲的第一位,其导演兼主演吴京也因此获得“票房影帝”之稱。《战狼》系列电影实现了国产军事题材电影由单一国内视角向多元国际视角的转换,并带来一波以“救援行动”为核心的电影热评。该系列影片跨越了血缘、地域与民族的界限,将各类角色、各国形象熔铸于一个共同体的和谐画面中。无论是追求自由与生命价值的个体,还是日新月异的国家形象,或是整个世界对生命本源的呵护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影片始终渗透着我们对于建立人类命运相连、患难与共的共同体的渴望与希冀。
一、复归:多元个体的彰显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主旋律电影在时代共振中实现 了推陈出新与全面转型,追求普世价值的创新与超越。《战狼》系列影片突破传统人物平面化、脱节化的弊端,塑造了众多关怀人性、与时俱进的角色,实现了对人的本质与价值的回归。个体的人是组成共同体的最小单位,整体只有包容个体的多样性,才能保证共同体基础的真实、牢固、可靠。《战狼》系列正是认识到世界是人与人建构社会关系的过程中形成的密不可分的网状交往共同体。因此,在角色塑造、剧情设置、拍摄角度等各个方面,都着力展现了人的多元色彩。剧中的英雄人物和普通群体,都在有限的生命中追求人生价值的最大化,并形成一股强大的原动力推动社会的发展。
(一)英雄人物的个性化
《战狼》系列主要塑造了一个极具立体性、复杂性的英雄形象——冷锋,既是时代的召唤,也是自我追求与超越的结果。影片通过大量的动作镜头、人物对白表现了冷锋的英雄主义精神,其行动背后是国家意志的显现。
首先,电影充分凸显了英雄身上的人性特质。《战狼》片头以旁白的形式引出主人公冷锋,镜头由远景及近景徐徐拉开,最后以几组特写镜头,从军帽转到背影,最后正面特写,揭开男主铮铮铁骨的军人形象。先抑后扬的手法让男主的英雄气魄在剧情推进中获得更大的体现;同时也强调英雄作为一个人所拥有的普通人性。冷锋是一个有主见而又冲动的人,他擅自开枪击毙毒贩,擅自打断树木作为遮蔽物来救队长,他的行动背后是自由选择的结果,也正是这些贴近人性的细节处理引发了受众共鸣。《战狼2》是在广阔的国际格局下拉开剧情的,影片采取了与第一部截然不同的“先扬后抑”的方式呈现冷锋的形象,矛盾的叙事方式呈现出英雄更为真实的一面。在剧情的设置上,冷锋迈上非洲大陆的动机是为女友报仇,从小的个人视角切入大的主题,符合影片人性本真的要求。英雄受到情感的牵绊而失去理智,这是人作为感性动物的条件反射。影片尊重人的本性,遵循真实性的原则,还原人性不受拘束、追逐自由、易情绪化的一面。而冷锋的军人身份则赋予他严守纪律的职责,因此,自由选择与服从命令两种不同的选择构成了他性格的多样性、复杂性。英雄首先是人,影片没有将冷锋塑造成一个完美的、神话化的人,而是通过有所畏惧、有所缺陷的英雄的成长史来阐扬人之为人的价值与意义。
其次,影片着重展示了英雄人物反抗力量的强大。《战狼》系列中,冷锋枪毙毒贩、重伤恶霸、救援华侨、驱逐外敌……一切事件的展开,都是冷锋追求自我超越的生命实践。英雄异于普通人之处,正是在于面对人生困境时有着更为强大的反抗意识和反抗力量。作为一名军人,冷锋受过专业技能培训,属于精英型英雄人物,他自律而又克制,勇敢而不失智慧,正因如此,才于危难中成为普通群体的救世英雄。与此同时,影片设置了势均力敌的反派角色,通过大量的近身搏斗镜头来塑造男主角的硬汉形象,让观众感到热血沸腾的同时,凸显了主角的反抗精神与生命活力。“一朝是战狼,终身是战狼”,是影片所传达的英雄精神。“狼”是一种野性十足、生命顽强的动物,以“狼”喻英雄,是因为英雄褪去理性的外壳,在生命的野性与感性的碰撞扭结中开启了生命实践,燃烧生命的本能性与抗争性,在历史的波涛汹涌中掀起浪花。总而言之,英雄将有限的生命拓宽拉长,因敢于反抗成为标杆,成为有别于普通大众的佼佼者。
最后,影片重视英雄人物崇高的价值追求。“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在于他身上所凝聚的人类共同的精神信仰和精神追求,当一个英雄能从族群、家国乃至全人类的高度将人类共同的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身的行动、理想时,这已经是一种最为深沉的崇高。”[1]《战狼》系列从传统主旋律电影中脱颖而出,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不着痕迹地注入英雄人物的骨髓里,同时弥补了军事题材电影因展现集体意识而忽略个人成长的弊端。在冷锋的意识深处,永远是“every one,we leave together”。从第一部到第二部,冷锋的救援行动从救国人到救任何可救之人,这是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重要力量,也是传统兼爱思想的新时代解读。英雄人物身上具备真善美的特质,驱动其以靡坚不摧之力传播与铸造集体主义的意识,从而将国家、世界连成一个密不可分的共同体。
(二)普通人物的丰富化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必然是在自我和他者关系的建构中,开展生命实践的。《战狼》系列呈现多元文化下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生存状态,除了用大量的镜头凸显冷锋的英雄形象外,也运用了不少的全景、中景展现普通人的平凡生活。透过众生百态,影片呈现的是人类世界异彩纷呈的一面,这也是影片所要传达的人本主义精神所在。共同体的建立必然基于对人的生命的尊重与敬畏,在呵护个体多样性的基础上实现聚合最大化。
配角烘托、丰富主人公形象。为了丰富冷锋的情感世界,《战狼》系列构建了龙小云、Richael两个女性形象。情感性作为影片副线,以两性关系为切入点,分析男主硬汉形象遮蔽下温柔的一面,丰富其世俗形象,拉近影片人物与受众距离。龙小云是战狼特种部队的队长,Richael是博爱无私的援非医生,两位优秀的女性均被冷锋的个人魅力所打动,背后折射出的是对冷锋英雄主义行动的认同与欣赏。影片正是通过塑造与男主密切相连的角色,以补缺式的方法不断充实冷锋的立体形象。无论是冷锋对父亲的理解与包容,还是对于干儿子Tundu的关爱,都能看出冷锋尊重、爱护他者的一面。这既是中国传统思想与新时代文化激荡的结果,也是个人追求与集体精神合一的写照。除了正派的人物,《战狼》中雇佣兵头目Tom Ca,《战狼2》中的叛乱领袖Big Daddy,均以“杀人狂魔”的形象出现,在一正一反的镜头对立之中将冷锋的形象迅速拔高。由此可得,冷锋代表的是符合人类的普世观;反派人物代表的是反人类的私人观,两种不同选择的对比,彰显的是影片所要表达的集体意识和真善美精神。
配角作为影片中必不可少的要素,本身起到充实与升华电影内容的功能。单凭主角一人之力无法表达电影的深刻含义,因此影片通过配角引出了人类普遍面临的问题。《战狼》系列电影牵涉到了许多全球化的问题,如毒品走私、恐怖袭击、疾病肆虐等,而这些问题的建构多由配角完成。“拉康意义上的‘他者永远是自我的‘他者,他国形象即是一国自身欲望的投射对象。电影中,自我与他者互为镜像: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强权与受难,残暴与友好,不义与正义,二元对立的形象符号具有明显的价值指向[3]。《战狼》电影存在自我与他者的对照,男主作为人类进步力量的代表,而反派人物则隐喻反人类的力量。残酷无情的敏登,隐喻的是匿影藏形下的毒品走私泛滥问题;叛乱领袖白人Big Daddy则隐喻恐怖势力的无处不在,同时也折射出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而带有埃博拉病毒自愈抗体的非洲小女孩Pasha则隐喻全新的反抗暴力、拯救人类力量的出现……由此可见,影片的全局极为考究,配角的出场不仅是为了配合主人公的故事线,其背后是对社会问题的深入探讨与思考,实现军事主流电影的内涵深化的目的。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形象各异的配角本就是人本身内容的丰富化的表现。《战狼》团队呈现的是人类坚韧和团结精神;反派敏登冷酷无情却对弟弟溺爱无比的背后是人性复杂的真实写照;冷锋父亲因为任务放弃战友生命后陷入痛苦中,这是人生的困惑与痛苦。《战狼2》在第一部的基础上,把镜头转向异国他乡,突出多元文化世界的社会群体生活场景。影片塑造了退伍侦探老兵吴刚、富二代军迷卓一凡等有大局意识的角色,也有贪生怕死的华裔商人钱必达,还有出卖同胞的厂长林志雄。影片中最为人称赞的是对非洲人民的丰富呈现,冷锋的干儿子Tundu以及他的母亲Nesa之间的母子情让人动容;中非人民之间的互动令人触动;而难民身处饥饿、贫困、动乱中依舊满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则引起共鸣。美国援非医生Richael,她曾为顶替陈博士挺身而出,而后跟着男主冷锋参与了撤侨行动。她身上的善良与坚韧,是我们孜孜不倦追求的美好。善与恶虽是两面的、对立的,但是立场与选择的变化,善与恶也会并存于人身上,这是影片所要表达的人本身的多元性。
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战狼》系列电影都鲜明地体现了对人的生命、个体价值的尊重。影片中的主角与配角虽都是独立存在的人,但是他们拥有同样的生命本源,及对人生的期待与追求,这些共性是他们凝聚在一起的“粘合剂”。人作为共同体中的最小单位,共性与个性并存,共性是共同体构成的基础,而个性则是共同体焕发光彩的来源。但单个人力量渺小,仅仅依靠个体的努力很难实现群体的团结与稳定,因此需要一股强大的外在力量来凝聚共同体。
二、聚合:和平大国的召唤
《战狼》系列与其说塑造了一个英雄形象,不如说是塑造了一个强起来的中国形象。正因为国家的强大,才能够培养和召唤出“战狼”式英雄,承担起“救援”行动。“国家,自然政治科学和公法概念着眼,是一个由很多人民组成的社会,永久占有一块一定的领土;不受或者差不多不受外来的统治,有一个为人民习惯上所服从的有组织的政府。”[4]国家作为一种行政力量,对于社会关系、人际结构起极大的调控作用。由于地域、文化、民族的差异,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诸多的代沟和摩擦,但是国家作为人民意志的代表体,能将人与人之间的离心力转化成向心力,从而打造出一个命运与共的国家共同体。电影中无数次闪现强大的中国国家形象,五星红旗、中国军舰、中国护照……整个画面充盈着一股国人的骄傲感与自豪感。两部影片都有一句十分经典的台词:“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是影片所传达的国家共同体的观念。
(一)呵护人的发展
《战狼》系列的核心情节是“救援”,该行动本身就包含了对人的呵护之意。《战狼》中救援队友、《战狼2》中救援华侨、救援他国人民……从对国人的保护到对其他国家公民的守护,该系列电影诉说的是一个大国和平崛起后的魄力与责任。影片与时俱进,将强起来的中国置于国际激荡的大潮中,探索国家对于个人的意义与作用。
《战狼2》主题是“撤侨行动”,我们定义“侨”字,指寄居在外地、寄居在外国(的人)。救援行动针对的是中国人,是有着共同归属、共同价值追求的国人。国家是保护个人的重要力量,具有号召力和凝聚力的国家能够确保人民安居乐业。当非洲发生动乱,各国的军队纷纷离开时,唯有中国的军舰依旧等待国民的撤退,这是大国的气度与风采。作为无数个体聚合的共同体,国家必然要尊重个体的生命,承担起保护个人生存与发展的重任,中国做到了。“中国的崛起根本不是通过创造和复制资本主义罪恶而生成的经济、资本强权, 而是站在全人类的视角和世界性格局上, 在与第三世界被压迫被奴役的人们休戚与共、携手并肩的过程中, 主动站出以维护生命的平等权利、抵制霸权强权, 并最终构建和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终极使命。”[5]影片是大国崛起的传声筒,传达了国家对个体呵护的重要内容,这也是中国强起来与西方霸权主义相区别的地方。
且看中国外,电影的镜头也对准了非洲、美国等国家。就非洲而言,电影的呈现中有几个要素极为突出:战乱、疾病、贫穷,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非洲本身无法自我消化,因此需要他国的帮助与救援。非洲无法承担起呵护人的重任,因此,当问题接踵而来时,非洲人民处在孤立无援的困境。此外,美国的形象则是通过援非医生Richael的情节来体现的,当她向美国大使馆求救得到的却是早已闭馆的消息。由此可见,西方一些国家尽管每日打着“人权”“自由”的口号,但是在危难来临之时往往不会顾忌个人的生命,虚幻的共同体一触即溃。
国家作为一个行政单位,它自身具备着其他团体所不具备的极其强大的控制力与召唤力,使人的自觉意识上升为群体准则,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地域的人凝聚起来,为了共同的利益而并肩作战。因为血缘的牵绊,以“家”为小单位的群体可以集合在一起,而“家”与“家”之间依靠的便是“家国一体”“家国情怀”的思想使之凝聚在一起。亚里士多德指出,国家乃是家庭和村落的联合,目的在于使人们得到自足而至善的生活。因此,国家作为人的聚合体,必然要照顾和呵护个体的人。只有建立在这一准则之上的国家,才能够得到人民的爱戴,及长久的发展。
(二)消解传统行政力量
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单位,这就将国家定义为一个行政的单位。尽管国家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功能,但最为重要的是意识形态的凝聚功能。《战狼》系列电影实现了对于传统国家观念的反驳,国家作为一个共同体,不应该仅仅停留于政治共同体、经济共同体,而应该也是一个意识共同体、精神共同体。我们在前文也有探讨,作为个体的人,经营好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生存价值的超越,是他的终极追求。在《战狼》系列中,国家能够将人们的诉求和期望凝练为意识共同体、精神共同体,以达到将单个的人、单个的家庭变成国家共同体的一部分的目标,对内保证人民的安居乐业,对外保持团结一致。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之”的思想贯穿于电影始终,这不仅是一句响亮的口号,也是镌刻在中国人民脑海中深深的印记。《战狼》中的“战狼”中队是在国家的号召与组织下成立的维护国家安全、保护人民利益的队伍,正是国家的存在让个体的他们摆脱了偏见与固执形成一个战斗共同体,并为了保护共同的家园而英勇奋斗。《战狼》的最后一幕,有一处特写镜头是冷锋将毒枭敏登踩在离国境一步之遥的地方,震慑住了外国前来救援的军队。国家实现强有力的聚合,确保了国家领土与主权的完整,并将领土意识、同胞意识深深地刻在国人的心中。因此,捍卫共同体成为国人的共识,使国家发展实现了快步超越。
《战狼2》延续并扩展了关于国家共同体的观念,首先,影片的整个基调在剧情设置中已经基本确立,与第一部相比,该片将剧情环境放在了远离国度的非洲大地上,同时男主角被“开除军籍”,消解了他身上军人的天职。在这种情况下展开剧情,更能体现共同体意识对国人的影响。从影片中的主要国人形象出发,一个是男主冷锋,一个是老兵吴刚,一个是富二代卓一凡。他们三人的人生经历、价值观各有不同,却能够在撤侨行动中团结在一起,这源于他们对共属一个国家共同体的认可与归属。卓一凡这个人物的设定极有特点,他不是军人,只是纸上谈兵的熊孩子。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他对于捍卫国家尊严与保护同胞的认知战胜了一切的恐惧与困难,他勇敢地拿起真枪保护同胞的安全。任何经济上、政治上的利益共同体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保持,唯有精神的信仰与归一才是共同体牢不可破的“法宝”。
《战狼》系列电影给世界呈现了一个崛起中国的形象,并凸显出国家在人民群众之间的重要凝聚作用。与西方霸权国家不同,中国一向主张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不挑战现存国际秩序、不干涉别国内政、不采用损害他国利益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主旋律影片承担着传播国家形象的使命,‘战狼系列影片在自我/他者、中国/别国的对比叙述当中,完成了对和平崛起的新型大国形象的建构。”[6]“国家”作为一个意识化的共同体,实现了个人以及以个人为单位的家庭的消解,使人与人的交往日益密切,更形成了在尊重主体意志下,不同意志和谐发展的模式。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当下世界,仅仅注重本国利益的发展,而忽略国与国之间的交往,甚至用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来侵害他国的利益,结果必然导致自身的灭亡。正因如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世界各国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显得极为重要。
三、弥漫:普世共同体的追求
国家依靠强有力的政治经济力量,实现了国人的思想凝聚与力量集中,为本国的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与此同时,国家作为一个枢纽,也实现了不同种族、不同文化、不同国家的人民之间的交流,融会思想、凝聚力量,形成命运相关联的共同体。新主流军事电影在类型化叙事层面的显著特征是:把当下中国正在经历的国际、社会现实境况浓缩为某种冲突及其解决的戏剧性叙事框架中, 并提供一个以“海外撤侨”“国际反恐”等为核心的逻辑模式[7]。从《战狼》到《战狼2》实现了从国内视角向国外视角的转化,这是我国电影主动融入全球化的体现,也是人类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共同体思想的表达。
(一)抗拒非人类力量
人類同处一个地球村,时空距离的缩小使任何危机与险境牵一发而动全身。人类只有定位自我为地球村的一员,才能够对抗危机,反对分裂。毒品走私、疾病泛滥、恐怖袭击……这些反人类力量的存在,是当下以及未来人类生存与发展所共同面临的问题,仅靠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力量是不能解决的。《战狼》系列通过“救援”行动探讨了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问题,强调共担风雨、风雨同舟的重要性,重申共同体的建立要以呵护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为基础。
毒品走私往往发生在边境地带,《战狼》将背景设置于中国的南疆地区。遥想当年,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屈辱的历史由此开始。毒品麻痹灵魂、摧残生命、威胁国家的安全,是分裂共同体的毒瘤。影片最后以抓获大毒枭为结局,既象征着中国洗刷耻辱的含义,又象征了人类与毒品战争的胜利。毒品的危机并不能单单靠一个国家之力可以解决,因此在第二部中,影片通过摄入国际元素探索全球性问题。
回顾历史,非洲曾经是人间炼狱,殖民者、侵略者为了自身利益肆无忌惮地侵害、掠夺乃至屠杀当地居民,将非洲变成贫穷落后、疾病肆虐的痛苦地狱。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非洲也成为了世界发展链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不解决非洲的问题,世界各国也会受其影响。《战狼2》的团队正是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才立足于中非的友好感情,以非洲为背景确立电影的立意与走向,通过镜头呈现带动观众对非洲的关注。拉曼拉病毒肆虐非洲大陆,各国的援非志愿者前赴后继地来到非洲支援,行动的背后是世界人民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对假丑恶的抗拒。疾病作为人类最不可控的因素,悄无声息带走人类的生命。人类同属一个生命起源,因此,所有人都有责任与义务承担呵护生命的重任,抵御一切非人类的破坏。我们谈论国家共同体、人类共同体也都必须建立在生命共同体的基础之上。陈博士的干女儿Pasha携带拉曼拉病毒自愈抗体的情节设置,意味着人类能够战胜疾病、迈向美好的未来。
以Big Daddy为代表的叛军象征着无处不在的恐怖主义,他们是人性恶的结晶体,时刻胁制人类的发展。影片中,冷锋带领中非人民携手对抗叛军势力,最后在中国军舰的助力下安全退到保护区,意味着人类的聚合力将打碎恐怖主义的白日梦。由红巾军、雇佣兵组成的叛军团队只是一个表面现象,“在其当局与反政府武装力量长期进行对弈的背后, 由于资源利益等因素的驱使, 隐藏其政治势力后的世界其他国家力量的插手更为值得关注, 正是这些来自外部的力量将非洲政局的动荡变得更为复杂。”[8]霸权主义思想是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的是将弱小的国家、弱小的民族变成自己奴役的工具,本质是对人性的压制、对生命的迫害。反霸权主义、反强权政治,是各国的共同使命。该系列影片所呈现的这些问题,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亟待解决的问题。
电影中有一幕画面让人深受感触,冷锋与Richael来到一片沉睡着来自世界各国的援非志愿者们的墓地,其中有中国人、美国人、韩国人、冰岛人等,救援无国界,人类对于生存与发展的渴求是一样的。正是有了这样的契合点,国家才从人道主义角度出发,不断输送新的力量支援非洲。生命可贵,人类同属一个生命本源,因此必须共同对抗威胁人类生存的各种危害。然而个体的力量是散漫的、无序的,唯有依赖国家的强大推动力才能实现聚合。当下国际外交主要以“国家”为单位进行交往,正如《战狼2》的剧情得以展开,前提是各国对非洲都展开了救援行动。来自不同国家的人才能够共同为非洲的发展献计献策,也正因如此,不同国家人民的命运交织成亲密无间的网。国家作为一个群体意志的整体,通过和平交往的方式实现了国际交往由对抗走向对话,从而在个性之下寻找不同民族间的共性,实现命运的共同体。
紧随科技与生产力发展,人类进入后科技、后人类时代,此时人类对于世界万物的探讨和运用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但随之而来的,却是人的主体性丧失、人与人交往的利益化和复杂化。军事战争类影片多以高新武器作战、士兵肉身拼搏的热血场面博人眼球。《战狼》系列将个体、国家、世界熔铸于一体,延伸出大国责任、国际交往、共同体建设等一系列发人深省的问题。任何一项技术出现大突破的同时,其负面影响必然会随之而来。人类需要通晓自身,任何智能、技术作为人类智慧的衍生物都不可能替代人类的思考与探索。人之所以能够站在食物链顶端,靠的就是人类独立思考、追求卓越的能力,人类作为“类”存在物,必然要有“类”思想即共同体的思想,如此方可在时代的浪潮中斡旋,实现人类的永久生存与发展。全球化的进程,人与人之间相互羁绊、相互约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任何人、民族、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中国所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普世的价值与意义,是人类实现共同发展与生存的最好途径。
(二)世界大同的向往
《战狼》系列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由虚假共同体迈向自由人联合体的必然过程,是人类世界前进发展的精神指引,符合当下人类社会发展的前进方向。马克思认为共同体发展路径必然经历从自然共同体到虚假共同体再到自由人联合体三个过程。农耕文明时代,生态环境恶劣、生产力低下,人类生存的原始欲望促进了以血缘和地缘为核心的共同体的形成。工业文明的到来,资本与货币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流通,并通过变革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打破自然关系的共同体。人类进入以货币和资本为枢纽的资本共同体,即建立物质依赖的利益共同体。当下处于信息时代,“物的依赖关系”带来利己主义、拜金主义、霸权主义等附着性问题,人的异化与交往非理性成为阻碍世界发展的顽石。因此,人类亟待建立一个具有共生性的精神家园,探讨人类追求的“最大公约数”,由此共同体进入精神共同体阶段。共同体的发展过程其实就是人类从追求基本生存到追求物质文明,再到追求精神文明的螺旋式上升的不断超越、不断探索的过程。尤其“随着人类历史中‘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世界历史的进程展现出了两大基本发展趋势, 其一是以资本扩张为驱动轮并通过经济全球化完成拓展疆土的共生关系的发展趋势, 另一个是以民族自决与独立、民族国家建立与建设的发展趋势。”[9]在资本运动的轨迹上,资本的扩张与弊端将对共同体的探讨引向从利益到精神,又到理念升华的更高维度,而民族国家的出现与壮大,实现了共同体从小单位——个体到国家层面,到最高单位——全人类的突破。《战狼》系列本身从国内到国际的题材转向为即世界发展的现实逻辑需要,反映了诸多人类交往问题,并扎根于此,传达构建命运共同体的迫切与期望。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从历史发展中充分汲取养料,来源主要有二:一是中国传统“和合”文化;二是馬克思主义的共同体学说。中国对于国家共同体意识的塑造古已有之,《礼记·礼运》“大同篇”有“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是谓大同”;墨子有“兼相爱”之说;《孟子·梁惠王上》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言……大同世界,协和万邦,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在全球化的今天依旧焕发着巨大活力,共同体思想与此一脉相承。与此同时,“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渗透着马克思主义的共同体学说的内核,是迈向自由人联合体的必然过程,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世界的设想。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揭示了随着世界历史的发展,人与人之间将会建立超越血缘、地域、民族关系的密切交往体,每个人都将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的实践运用与创新发展,无论是价值取向或是现实维度上,都契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当下国际治理的困境,迫切需要精神的慰藉,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信仰之光、智慧结晶,凝聚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股力量,正在以人类的精神文明为着力点,开辟世界交往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