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雪征
“学校啊,当我把我的孩子交给你,你将给他怎样的教育?今天早晨,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台湾作家张晓风散文集《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中的这段话道出了天下父母的心声。
幼儿时期是儿童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社会化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时期。每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学校与家庭的共同教育与通力合作。《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陈鹤琴先生说过:“幼儿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因此,幼儿教育需要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才能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建立信任、尊重、支持的情感桥梁
整合幼儿园和家庭的教育资源,形成家园教育合力,使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不仅表现在对幼儿培养目标上的一致,还表现在家庭全方位地支持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幼儿园尽全力帮助家长解决教育子女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上。因此,构建“暖心、走心、入心”的家园沟通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家长“吐槽日”——共话成长,达成理念共识 “吐槽”是一种年轻的沟通方式,它让人们在日常的交往中通过坦诚的态度与机智幽默的语言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从而达成理解,彼此鼓舞。通过吐槽能够达到用轻松乐观的心态去面对问题、解决难题的目的。于是,我们将这种沟通方式应用于家园沟通,在每个月一天的家长“吐槽日”中,让心存疑惑或不满的前二十位报名的家长走进幼儿园,和园长进行面对面、心与心的交流。在交流中解除家长的疑惑,在交流中让家园走得更近,在交流中让彼此的心更紧密。
“吐槽日”的沟通形式让学校倾听家长的教育需求,及时从家长的“吐槽”中获取信息,及时回应,给予家长正确的教育策略指導;让家长们通过“吐槽”平息心中的不满情绪,解除疑惑。这样的“吐槽”不单单是家园一对一、心与心的沟通,更是让家长感受到幼儿园关注的是每一位家长的需求,关注的是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每一位家长都很重要,因为他们是幼儿教育中的支持者、陪伴者;每一位孩子都很重要,需要家园合力,共同关注他们的成长。
家长“赞美日”——一言一语,“美”要大声说出来 赞美是人类语言的独特创意,它蕴藏着超乎寻常的力量:一句赞美,犹如久旱的甘露,滋润着萎黄的草木;一句赞美,犹如初春的暖阳,消融着残留的冰雪;一句赞美,犹如一座灯塔,会在你最迷茫的时刻点亮你搜寻的方向。在幼儿的成长阶段,教师是最重要的陪伴者之一,家长的理解是教师最盼望的,家长的肯定是给予教师最高的赞誉。我园每月一次家长的“赞美日”,就是让教师听到家长的夸奖,发现老师们的“美”,夸夸老师们的“美”,实现心与心的交融,实现最“美”的家园共育。
我们让家长将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点滴在“赞美日”当天大声地说出来:“请接受一位家长的谢意,因为老师们辛苦的付出,还因为老师们给孩子们的爱”“孩子的点滴进步,都离不开老师们的辛勤培育,老师们对孩子的关心、耐心,让我不知如何感激”……这些赞美的话语是对教师工作最大的认可,它如同三月的春风,温暖着教师们的心,也让教师在工作中备受鼓舞,更加干劲十足;这一句句赞美的话语如同催化剂,在给教师们带去动力的同时,也成就了学生。
利用家长资源,充分发挥家园合力
家长讲堂——一群人,一条心,为成长助力 美国前第一夫人劳拉·布什说:“我们大家都有义务为我们的青年人投资,特别是家长们,一定要积极参与自己孩子的教育。”我园的家长讲堂是一个特殊的讲堂,家长与教师同心协力,为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助力。家长们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向幼儿园提出开讲申请,在经过幼儿园的调研和批复后,由教师与家长共同探讨、共同备课,让孩子们听得懂并能积极地参与进来。
家长课堂——一堂课,整世界,为幼儿添彩 幼儿园会定期将各个领域的专家请进来,用专业化的理论和生动的事例感染家长,从教育、艺术、心理等多方面与家长产生共鸣。通过家长课堂把家长变成幼儿园的好朋友,为家庭教育指明方向、提供方法。带给家长的虽是一堂课,但通过家园合力,带给孩子们的将是整个世界。
通过积极有效的家园沟通,幼儿园的各方面工作必将发挥到极致,这正是我们家园沟通新模式的出发点——使幼儿、家长、幼儿园三方面都受益。总之,要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因为有“温度”的家园共育,有“温度”的心与心沟通,才能让每一个孩子做最好的自己,成为自己擅长领域中的佼佼者。只有幼儿园和家长成为尊重与合作的朋友,才能共同为孩子们走上理想的彼岸架起一座有温度的桥梁。
(作者单位: 北京市通州区新城东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