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双双
民生问题最为敏感,疫情背景下的民生保障尤为牵动人心。在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困难与挑战的当下,如何全力做好民生保障,成為2020年这个特殊时期召开的两会上代表委员关注的重要话题。
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
“今年两会,我提交建议的内容是尽快建立网上医院、优化医疗体系。” 5月20日,全国两会代表委员报到日,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涿州市乡村医生周松勃进入驻地后,马上从行李箱里取出一沓印有医院微信二维码的白纸,会议之余他要为有急需的病人线上诊断病情。行医多年,周松勃遇到过很多表达不清病情、又听不明白医嘱的老年患者,让医患双方都很苦恼。“我想了个解决办法,把医院的微信二维码打印在纸上,让老人带给子女,加上我们医院的微信,然后通过手机视频的方式详细转述老人的病情。这样,我就可以更加细致地远程问诊了。”
网络问诊是周松勃在2018年两会时探索使用过的方法,为的是给远在家乡的患者诊病。周松勃说,远程视频、电话问诊在疫情期间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针对慢性病人不能出村看病的问题,我们采用这种办法,不受时空限制又能防止就诊过程的感染风险。最忙的时候,一天内手机接诊超过上百例”。疫情期间,周松勃组织医院员工成立了15人的义务医疗服务队,每天24小时在线诊疗,全程免费。
据不完全统计,疫情期间全国至少有10余家互联网医疗平台推出在线问诊专页,200多家公立医院开展新冠肺炎免费互联网诊疗或线上咨询,调动医生10万余名,超过400万人次在线上咨询。自2015年12月浙江乌镇率先出现全国第一家互联网医院以来,互联网医疗行业蓬勃发展,诸如好大夫在线、平安好医生、丁香园、春雨、微医等在内的互联网诊疗平台,纷纷推出了线上义诊、健康科普宣教、心理咨询等服务,受到患者的广泛好评。
近期,国家卫健委多次发文,强调要充分发挥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有效开展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工作,切实做好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的实时监管工作。目前,江苏、上海、浙江等多地已将“互联网+医疗”服务和诊疗项目纳入医保支付,并快速进行信息系统改造。
装满“米袋子”“菜篮子”
5月22日,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在“部长通道”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粮食生产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尤其是在全球疫情蔓延、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前段时间,我们坚持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两不误,目前农业生产形势总体很好。”
丰富“粮袋子”“菜篮子”历来是政府保障民生的重要工程。在北京市海淀区物美超市花园桥店,货架上的粮食、肉类、水果、蔬菜种类十分丰富。“这段时间,猪肉价格连续下降,超市供应充足,每天我给家人做各种好吃的,厨艺越发精进。”前来购物的李先生告诉记者。随着政府推出的各项民生措施逐步落实,生猪蔬菜等价格平稳,生产供应形势明显好转。
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魏百刚说,2020年以来,中国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蔬菜、水果等鲜活农产品供给增加,价格基本回落到常年水平。但目前国际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依然复杂,农业农村部将密切关注全球农产品供求和市场形势,发挥农产品贸易对国内市场稳定、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积极作用。
与此同时,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政策,通过发放定向消费券等方式提升居民的消费能力。南京、杭州、宁波等30多座城市相继推出几百万元到上亿元不等的消费券,收效明显。
让教育资源惠及所有孩子
“这一次新冠肺炎疫情,全世界进行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规模互联网教育实验,线上教育也经历了一次真正的‘大考,无论是硬件建设、资源整合、质量评价、队伍素养,教育都明显落后于已有技术和时代要求。”全国政协常委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专职副主席朱永新在他的两会手记中这样写道。
疫情为整个在线教育按下了快进键。为阻断疫情向校园蔓延,全国大中小学“停课不停学”,全国各地数以千万计的老师变身成为“网络主播”。许多教育机构也抓住机遇推出直播和录播课,抢占市场。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疫情发生后的一周之内,新东方将87所分校、子公司,接近200万人次学生全部转移到了线上教学。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4月28日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4.23亿,较2018年底增长110.2%,占网民整体的46.8%。其中,有2.65亿在校生转向线上课程。
当全国数以亿计的师生涌向直播平台,一些新的问题浮出水面。朱永新观察到,全国各地在线教育的基础设施和教学资源存在差距,不同区域的在线教育水平差别很大。在数字宽带未能覆盖的贫困偏远地区,长期使用网络学习对困难家庭来说,网费是一笔不菲的开销。因此,今年两会他带来了在线学习免流量的提案,希望能促进教育公平。
教育事业关系着国家与民族的进步与发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和县城学校建设,办好特殊教育、继续教育,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帮助民办幼儿园纾困,“让教育资源惠及所有家庭和孩子”。
垃圾分类进入“强制时代”
“在全国两会广东代表团驻地,一进门就可以看到卡通设计的《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指导手册》,还有分类垃圾桶,一次性用品也不见了。”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王筱虹告诉记者,“两会驻地正带头引领垃圾分类的新风,能引领更多市民效仿、跟进。”
疫情防控下的北京,垃圾分类各项准备工作一直在持续开展。5月1日起,《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继上海之后,北京市的垃圾分类步入了法治化、系统化、常态化轨道。
中国的垃圾分类始于20世纪90年代,北京是全国首批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之一。1996年12月,北京市西城区大乘巷家委会张贴了《给本楼住户的一封信》,号召大家分类投放垃圾,从此北京建立起了第一个垃圾分类试点小区。如今,该小区正积极落实《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提高社区居民垃圾分类的参与率和正确投放率。“多年来,垃圾分类已经成为社区住户的习惯。”已经退休的大乘巷家委会陈主任说。
新技术使垃圾分类进入智能化发展轨道。“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设备进小区符合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但每个地区、小区情况不同,要注意因地制宜。”王筱虹表示。在北京市东城区崇外街道新怡家园小区,居民们向记者介绍:“智能分类回收设备进小区后,不仅方便垃圾分类,我们还能赚积分换礼品。”
王筱虹说:“疫情防控背景之下,由于担心垃圾可能成为传染源,老百姓垃圾分类的配合度会更高,甚至会互相监督。”她建议,“除了做好宣传科普工作外,垃圾资源化利用要打通上下游,不能前端分好类,后端还是将垃圾混合在一起,要完善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等各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