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干音乐国外研究状况初探

2020-06-23 03:29李云鹏
牡丹 2020年8期
关键词:民间音乐研究

东干民族是中亚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中的一支。据史学家考证:东干人大多数是在130多年前由中国移居至中亚的回族人后裔。近年来,国内有关东干人的报道渐多,东干学,也早已成为一门研究学科。研究学者认为“曲儿”“曲子”是东干人的音乐载体,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新曲子和老曲子两大类,通过对东干音乐的研究,可以从该民族音乐的传唱方式、节奏韵律、等明确该民族的生活传统和文化传承。本文通过梳理国外研究学者对东干音乐的研究现状,来分析当下国外东干音乐研究的部分成果和不足之处。

斯大林说过:“每个民族,不论其大小,都有它自己的、只属于它为其他民族所没有的本质上的特点、特殊性。这些特点便是每一个民族在世界文化共同宝库中所增添的贡献,补充了它、丰富了它。”站在民族学的角度上来说,这句话阐明了民族文化的社会价值与存在价值。可以说,站在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下,人们有责任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民族留下的优秀传统文化。随着近年来东干音乐研究的重新兴起,势必会给当前民族民间音乐在当今社会发展环境中的传承与发展带来更多地诠释。东干音乐有其特殊的发展轨迹,要想了解东干音乐的发展状况,国外的研究现状势必需要了解。

据考证,1931年,前苏联的东干族历史、民俗学家尤素洛夫曾带领两名助手在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的一些乡村做过东干口传文学的实地调查,由此开始了中亚东干民歌的搜集、整理工作。20世纪3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有更多的东干学者参与了这项工作。从保存在吉尔吉斯斯坦科学院文学部资料室的原始记录来看,当时的民歌搜集范围覆盖了大部分东干人的聚居区,涉及民歌的各种体裁。以1954年为界,这些民歌多以拉丁文和俄文记录下来。

根据国外的相关文献来看:目前,国外对于东干音乐的整理与研究还比较薄弱,在哈萨克斯坦的音乐文化背景下,东干民间音乐存在许多差异。根据当地专家的调查分析,东干音乐更加依赖五声音阶。在通常的传统听觉习惯里,这种音阶可以任意组合。从东干人对钢琴琴键的认知来看,东干人认为这种音阶的颜色是浅色的,即“白色琴键”,没有暗色的,即“黑色琴键”。

介于中国音乐中,节奏通常基于偶数大小,并以偶数节奏划分。东干人是中国的移民,其音乐自然是与中国的民间音乐同宗同源,结合唱歌和乐器伴奏,有时也会出现复音元素。在中国合奏音乐中,它们更加发达。东干音乐家优尼森的演唱就是用打击乐器而进行富有节奏的伴奏,曲调简单流畅,节奏稳定而自然,这种表演方式有时也在茶余饭后用筷子进行敲击并演唱。

中国民间音乐的乐器广泛。而在东干人当中,由于各种原因,乐器受到的限制较大。乐器大致有迷胡、二胡、月琴、琵琶、竖琴和笛子。鼓组通常使用自制的木制鼓、响板、马拉卡斯以及其他乐器。国外专家在调研中发现,东干音乐缺少的乐器被小提琴、曼陀铃、口琴或纽扣手风琴代替,这种变异也使得其音乐风格更加接地气,同时反映出东干人移民后,环境对其的影响。

东干民族作为移民,长期居住在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等地区,他们的乐器的主要作用是进行伴奏,没有独立的器乐作品。东干歌曲的特征是节奏感非常强,情感真挚,歌词对仗工整,有诗句的特点。由于常年居住在国外,其他国家的音乐民俗也渗透到了东干的音乐生活中。例如,塔塔尔族音乐的很多形态就在东干音乐中有所体现。著名文学家斯尼斯特·瑞夫斯基说,这些现象的背后说明东干音乐与中国音乐民俗有着共同的起源。东干音乐中中国音乐的元素也的确得到了独特的体现,特别是东干的民间音乐剧中的演唱表演、男女对唱表演,这些表演都能从中国的“秧歌”中找到相同的元素。许多老歌的创作都与中国的民俗节日联系在一起。歌词中的文字多是通过插入没有语义的“嘿、哈、哎呦喂”来进行铺陈体现的,而作为语言的音调系统对旋律线没有决定性的影响,歌词的识别则取决于语言环境。

传统的东干歌曲有很多都是讲述劳苦人民的悲惨命运,也有一些非现实主义的作品,这些作品多是讽刺一些社会现象的不公,但是这些作品并不占据主导地位。许多歌曲故事中的主角都是女性。例如,在歌曲《我的岁月中》讲述了一个嫁给年轻男孩的女孩,这场婚姻并不是因爱情而组合,而是男方为了传宗接代娶了女方。在表现男性的题材中,流行歌曲《美好家园》描写的是关于一个渴望自己家人健康幸福的故事,男主人公由于常年漂泊,也只有在梦想中才能与家人团聚。到了苏联时代的创作歌曲内容就较为乐观,具有现代大众流派影响的明显特征。如歌曲《看、美丽的十一月》。

直到1917年十月革命,著名的东干民间音乐家有尹真·苏马兹、申钦·加西尔、拉·雅格兹、延孙·伊斯玛兹、朱比·达沃等人。这些音乐家在东干人聚居地的音乐会中常年演出,并在音乐会中表演民间音乐剧和中国民间音乐。直到现在,吉尔吉斯斯坦东干人的合奏表演传统都保留得很好,业余团体的成功活动证实了這一点。东干的演唱家至今依然保留了比较传统的演唱曲目。

1985年,“旋律”公司发行了唱片《东干民歌和旋律》,东干民间音乐第一首歌曲的录制是在战前时代由作曲家兼指挥沙勒普叶夫所做的,并且,东干音乐评论家沙莫夫就此在当地的音乐期刊上发表文章评论。作曲家巴加诺夫与玛莎扎耶整理了《东干民间音乐的汇编》。

东干民间音乐的科学研究资料并不丰富。第一本出版物属于杰出的音乐学家维诺格拉多夫,其次就是巴加诺夫。现居香港的民俗研究学者亚加诺娃也做了传统东干歌曲的研究工作,她汇编了东干民谣和新创作的器乐曲及其音乐评论。

现如今,比较著名的东干音乐代表人物有沙姆若夫,他本人在合唱指挥专业中接受过严格的音乐教育;另外,还有创作了许多歌曲的民间音乐家穆扎里·阿卜杜拉耶夫、文迪扎·阿卜杜拉耶夫等。

大部分东干音乐人大多是作为歌手身份而从事音乐工作的,代表人物有希莫夫(男低音)、莫库卡洛(男低音)、卡马洛(男高音)、梅叶洛(女高音)、沙璐亚(女高音);在为数不多的音乐家中,有乐器演奏家穆卡诺娃(钢琴家)、达卡叶莎(指挥)等,唯一学术流派(室内乐和交响乐)的作曲家是巴耶克赴斯基。

不太乐观的是,东干的专业音乐人缺乏必要的合作与团队,这种合作涵盖音乐创作、表演等各个领域。如果没有通力的合作,东干的音乐文化就不可能取得进步。东干音乐在发展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民族音乐研究家索夫缇尼首先在《传统东干民歌的新材料》这篇文章中提出了有关东干音乐系统化和分类的一些问题。关于这一问题,我国的研究显然要丰富于国外。

由于东干学者卡瓦沙耶娃的努力,许多传统东干音乐和东干现代歌曲的歌曲文本都被记录并保存下来。此外,传统的东干民歌的艺术思想还不十分完整。据考证,在国外并没有涉及对中国回族民间音乐的深层次研究,《关于东干民俗史的散文》这篇文章是对中亚东干人的歌曲民俗学进行专题研究的首次尝试,文中使用了有关中国回族的相关资料。国外有些研究者试图使中亚和与中国相关的东干歌曲的文字资料系统化,并从识别和探索传统歌曲流派的角度对东干音乐进行分类;还有些学者就一首歌及其变体存在的不同区域的相似性和差异进行初步研究。通过外国文献资料的研究发现,中亚东干人录制和发行了大约100首传统歌曲,其中一半在中国记录有相关版本和变体。

通过对国外研究东干音乐的初步了解,人们可以得知:一是东干音乐在传承过程中有一种明显的侨民文化,其传承方式能具体反映出东干人对环境做出的不同反应。二是东干音乐在保留自身音乐文化基因的同时,融合了居住地的文化并使其发展。三是东干音乐家较少,需要进一步的培养和发展。四是国外研究对于东干音乐家的梳理不够细致。东干音乐作为民歌的活化石需要中外的研究学者们一起努力,为民族音乐理论建设贡献力量。

(宁夏艺术职业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宁夏社科艺术规划项目“东干音乐的整理与发展的研究”(项目编号:16NXYBCDD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李云鹏(1973-),男,辽宁阜新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声乐表演、合唱指挥、正音等。

猜你喜欢
民间音乐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音乐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