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与女性主义

2020-06-23 03:29袁春红
牡丹 2020年8期
关键词:客观性客体感性

1750年,一位德国学者写了一部著作《美学》,这被视为西方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诞生的标志,而这位学者鲍姆嘉通则被誉为“美学之父”。虽然美学最初的产生是为了填补感性研究的空白,但即使是美学之父也依然视其为低级认识,至于高级认识,仍为理性研究所专享。而西方美学一直以来秉承哲学的二元划分思维模式及理性主义,在理性/感性、精神/物质、灵魂/肉体、文化/自然、男性/女性等二元对立模式中,前者高于后者,前者优于后者,前者驾驭后者。

一百多年后的20世纪,美学遭遇了西方女性主义的质疑和抨击,甚至有被颠覆之险。“女性主义”一词,原意为“妇女解放”,包含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是以消除性别歧视、结束对妇女压迫为目标的争取妇女解放的社会理论和政治运动。从时间角度看,西方女性主义的发展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女权主义、现代女性主义、后现代女性主义。美学领域,女性主义从最初的追求经济、政治方面的男女平等,发展为更深层面的艺术方面的平等诉求,希望女性作品及女性审美经验受到同等重视与尊重,并致力于建立女性主义新美学。而这一诉求建立在对传统美学的反思及批判基础上。女性主义新美学创建的策略是从哲学、科学及艺术的视角审视传统,揭示其中隐含的性别内涵及性别歧视,并给予猛烈批判。本文论述了女性主义对传统美学的质疑与挑战,女性主义者从哲学、科学和艺术三个方面对传统进行了检视和批判,提出创建女性主义美学、用女性语言进行女性书写。

一、哲学检视

女性主义对传统哲学的检视主要集中在理性与主客体二元划分模式等方面。

(一)理性

西方哲学的理性主义传统可追溯至古希腊。上至古希腊时期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下至文艺复兴时期及之后的笛卡尔、康德、黑格尔等人,无不崇尚理性,高扬理性。在这些哲人眼中,理性被视为人类独有且能彰显人类尊严的特质,它清晰明亮,有逻辑秩序,而与之相对的感性/非理性则混沌、模糊、杂乱无序。

同时,在哲人譬喻式论述中,男女性别迥然相异且有高低优劣之分,男性与理性相连,女性则与感性/非理性相连。毕达哥拉斯学派明确列出了十项对立范畴:有限/无限、一/众、单/双、右/左、静止/活动、直/曲、光/暗、好/坏、方形/椭圆、男/女。两两对立的范畴中,前者被视为善/优良,后者则为恶/低劣,且前者拥有决定后者的主动形态,后者则为被动式。柏拉图著名的洞穴比喻,也被法国女性主义者艾惠嘉维解读出性别内涵。一群手脚被锁链锁住的囚徒世代居于幽暗狭小的洞穴中,以为透过火光投射在洞壁上的模糊影子为真实存在,后一挣脱锁链走出洞穴的囚徒欣喜地发现了外面灿烂的阳光、明媚的风景和广阔的天地。这幽暗狭小的洞穴正如女性的子宫,而知识与智慧的诞生便是努力离开蒙昧的母体,才能趋向人类理性的光明浩瀚。男性与理性/光明相连,而女性则成为非理性/黑暗。崇尚理性导致对感性/非理性的贬低,女性被排斥于理性的政治范围之外便不为怪了。亚里士多德曾言:“所有的这些人(自由人和奴隶、男与女、成人和小孩)都以不同的方式拥有心灵的不同部分。奴隶完全没有表达的官能,女人有,但不过是一种杂乱无章的形式……”男人更靠近灵魂/形式,而女人则靠近肉体/物质。既使在道德理性方面,男女有别且有位差——“坚毅于男人,跟统治有关,于女人则跟服侍有关”。康德曾说:“女人的德行是一种美丽的德行,男人的则是高尚的德行。”女人的善与真正的道德相去甚远,女人的道德感简直就是一种怪物。女性不仅与感性/非理性相连,还与身体、情欲相连。而传统哲学中,感性、情欲均须用理性、理智来控制和驾驭,否则它们会影响人的理性判断和道德秩序。

对此,女性主义者持批判态度:首先,理性不应该成为高高在上的统治者、决断者,丰富细腻又复杂变化的感性/非理性同样是人类对世界的感知和体验,人不仅用理性与世界相连,也用感性、感觉、感情乃至整个生命与世界相融;理性与感性,没有高下贵贱之分。其次,男人与理性、女人与感性的关联并非自然也非绝对,而是男性中心父权社会的产物,是性别差异社会化、概念化及等级化的产物。

(二)主体-客体二元划分模式

笛卡爾的“心物二元论”区分出两种实体——精神实体与物质实体,同时也确立了“主体-客体”的二元划分模式。笛卡尔在其《第一哲学沉思集》中说:“我是一个实体,这个实体的全部本质或本性只是思想,它并不需要任何地点便存在,也不依赖任何物质性的东西;因此这个‘我,亦即我赖以成为我的那个心灵,是与身体完全不同的,甚至比身体更容易认识,纵然身体并不存在,心灵也仍然不失其为心灵。”这个精神实体可以独立于物质实体/身体而存在,是一个超然独立的主体。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我在”的前提是“我思”,因为“我思”,所以“我在”。有一个思想的主体“心”,然后有了思想的客体“身/物”。有一个认知主体,于是有了被认知的对象/客体。主体是主动者、决定者和投射者,而客体是被动者、被决定者和被投射者。

传统思维中,男性才与这理性超然的主体相配,而女性,因其所谓的生理性别特质,注定与理性无缘,只能成为那被动的不由自主的客体,也由此失去了参与政治及社会活动的资格和权利。男性是思想的主体、认知的主体,而女性只能是思想的客体、认知的客体,甚至只能是男性凝视的对象、欲望投射的客体。

女性主义反对主客体二元划分,更反对把男性视为天然主体而女性沦为被动客体。她们指出,所有二元对立均为男性思考者的人为划分,而且都不可避免地陷入权力结构的等级关系;这些二元对立均基于男/女这一对立之上。女性主义认为,要追求男女平等、消除性别偏见,就得解构传统的二元对立模式或者对其进行反向设立。

二、科学检视

女性主义对传统科学观的检视主要集中在其所谓“理想观察者”和“客观性”等方面。为保证知识的正确性、准确性和系统性,传统科学有很多理论预设,如科学家的中立、超然的理想观察者和客观性等,女性主义者指出了这些理论预设实际上不可能实现。

(一)“理想观察者”

传统科学认为,科学研究者可以成为一个超然独立、纯理性而不带主观色彩的观察者,即“理想观察者”,这样就可以保证所获知识的客观性和可靠性。然而,女性主义者对此大加质疑:哪有这样的观察者?每一个观察主体都是世界中、生活中、歷史中的具体存在,都与其他主体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交流,且带着自己全部的记忆、知觉、情感、欲望和信念,他/她怎么可能完全超然物外、心无旁骛?又凭什么做到绝对的中立?而且,传统科学还赋予男性成为“理想观察者”的特权,认为男性可以做到理性、中立且超然,而女性则根本不可能。其中的性别歧视也赫然彰显。

女性主义认为,不存在所谓的“理想观察者”,真实情况是——知识是处境中的知识,观察也是片面的观察。科学研究者/知识主体是社会性的存在,即后现代学者所言的“体性主体”,其身体、性别及其他社会身份均不可能简约抽象化为纯理性的超然主体。“理想观察者”的“理想”预设只能是一厢情愿的幻想。

(二)“客观性”

传统科学对知识和真理的“客观性”极为重视,也显示了极强的信心,因为客观性往往意味着正确性、准确性和权威性。“客观性”背后的理念就是世界万物独立于人而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它们的表现由它们自己的本性决定,与人的喜好无关。因此,科学家以“理想观察者”的身份去研究对象,去捕捉事物在正常处境中的常态即可获得“客观性”知识。

然而,女性主义者揭示了这种“客观性”背后所隐藏的“客体化”过程和性别内涵。“客体化”过程为:当知识主体面对对象时,会把对象看成满足主体欲望的客体,然后把自己的感受、知觉、情绪、欲望及信念等投射到客体上,这也是主体有意识或无意识想让客体具有某些性质,之后主体便相信客体具有那些性质,并认为这些性质是自然而有、本来而有的,即“客观性”。就这样,通过“客体化”的乾坤大挪移,知识主体成功把主观性因素转变为“客观性”存在。

而女性在历史上一直被男性“客体化”,成为男性凝视的客体、欲望的客体或压制的客体,而且被客体化的女人成为当然的从属者、服从者,“客体化”实现了“自然化”,女性也由此具有所谓的“女性本质”。所以,女性主义者提倡抛弃“客观性”概念,指出主体与客体、自我与他人、人类与自然之间并不存在截然割裂的鸿沟,所谓的鸿沟皆是人为。知识主体作为体性存在,其知识获取过程便成为连接生理性、象征性和社会性的交互过程。

由此,女性主义者提倡“生态女性主义”新科学观,强调整体自然观,强调宇宙是一个富有生命的有机体而非冰冷的机器,要尊重一切生命,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不为性别、阶级或物种间的驾驭及歧视而进行压迫残害。

三、艺术检视

对传统艺术及观念进行检视,女性主义批判了其中的性别歧视与固化观。一是在男性中心父权文化的历史中,女性及其艺术作品一直处于被忽视、被贬低、被排斥的地位。要重新审视艺术史,发掘女性作家及其作品,平等对待女性创作和审美经验,让女性艺术也闪耀在人类艺术的星空。二是强势的男权主流文化呈现为“视觉中心主义”,强调视觉在艺术中的主导地位,忽视了其他感官感觉及相关艺术的作用。而男性始终为视觉主体,女性为视觉客体;男性“看”,女性“被看”;前者主宰着后者。三是传统理性主义美学强调理性、整体、秩序、深度、清晰,而与其相反者皆排斥于正统艺术范围之外,艺术之园无法百花齐放。四是男性中心文化坚持本质论,坚持女性本质由其生理本质决定,女性本当如此——阴柔、软弱、混沌、幽暗、肤浅、非理性……

凡此种种,女性主义视为父权意识形态及艺术霸权,女性要追求平等和解放,必须与饱含性别歧视的传统美学相对抗,创建自己的女性主义美学。

女性主义美学有着女性原则、女性伦理,希望用女性书写来改变不平等、不自由的艺术现状。其主要策略如下。

(一)强调女性在艺术史上的地位

女性主义美学强调女性在艺术史上的地位,主张尽可能地发掘被埋没的女性作家作品,以填补艺术史的这一空白。其甚至提出改写艺术史和文学史,以女性书写为中心,以女性审美标准为标准。

(二)主张身体美学

传统美学以理性至上,强调精神、心灵层面,而二元划分对立的思维模式使感性、身体成为被忽视贬低的一维,加之男性对应于理性、女性对应于感性的性别区分,传统美学呈现出明显的男性中心意识。为此,女性主义者高扬起“身体”旗帜,以肉身对抗理性。在女性书写中,女性的感官、感受、情绪、欲望等被视为人性自然而大写特写,“女性身体”正以前所未有的大胆率性为自己呐喊、为自己正名。传统美学以视觉为中心,女性由此沦为男性凝视的客体、欲望的客体、操控的客体;女性主义美学则反其道行之,大大强调嗅觉、味觉和触觉等非视觉的重要性及价值,强调这些感觉世界中人与自然的亲和相融,而不是分离对立。

(三)倡导反美学或“负面美学”

传统美学突出理性、整体、秩序、深度、清晰,女性主义美学则有意反之,以非理性、碎片、混乱、平面化、矛盾、不明等性质作为表达的特点,希望借此另类的表达方式一改过去的偏见与惯性思维,拓展女性主体的表达空间。

(四)反本质论

传统美学坚持事物自有其不变的本质,艺术也如此。女性主义反对本质论,认为艺术没有所谓的普遍不变的本质,一切皆在流变中,一切皆在关系中。艺术与社会世界应该重建一种“关系模式”,以减轻现代主义艺术的疏离感和异化感。而所谓的女性本质并非由其生理特质决定。女性的性别应分为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女性特质更多为文化与社会后天塑造。

(云南民族大学)

作者简介:袁春红(1970-),女,侗族,贵州天柱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文艺学教学。

猜你喜欢
客观性客体感性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宪法解释与实践客观性
符号学视域下知识产权客体的同一性及其类型化解释
客观性与解释
实现“历史解释”多样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分析网络新闻的感性面对及思考
论柴静新闻采访对客观性的践行
崇尚感性意味着什么
旧客体抑制和新客体捕获视角下预览效应的机制*
感性的解放与审美活动的发生——对马克思一个早期思想的引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