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美丽
(衡阳市中医医院,湖南 衡阳421001)
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指患者呈现出心肌细胞死亡的现象,其诱因主要集中于长时间缺血方面。此种疾病的出现,会使得患者机体代谢功能呈现出显著减弱现象,对患者工作以及生活造成的影响尤为显著[1-2]。心内科常规护理程序的应用难以获得理想效果,在此种状态下,研究更为有效护理程序并应用,意义显著,本次研究将针对急性心梗患者探究应用预见性护理程序进行护理干预的可行性,以利于急性心梗患者的早期转归。
选择我院2017 年2 月至2019 年8 月收治的96 例急性心梗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信封法分组后研究每组应用护理程序;参照组(48 例):男21 例,女27 例;年龄49-82 岁,平均年龄为(64.25±3.25)岁;病程2-13h,平均病程为(6.25±2.26)h;实验组(48例):男19 例,女29 例;年龄50-83 岁,平均年龄为(64.29±3.27)岁;病程2-14h,平均病程为(6.29±2.27)h;纳入标准:(1)经临床检查,急性心梗获得明确诊断;(2)未表现出系统严重慢性病变;(3)知情同意书签署;(4)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1)存在将神障碍无法完成实验研究;(2)罹患恶性肿瘤疾病;观察对比两组急性心梗患者性别、年龄,结果均无明显差异(P>0.05)。
收治的急性心梗患者经分组并应用程序护理期间,参照组:应用心内科常规护理程序展开:具体集中于急性心梗药物指导护理、体征症状观察以及知识宣传指导等方面。实验组具体为:
1.2.1 合理完成护理方针制定 就患者现有疾病情况进行针对性分析,以对预见性护理方针的充分明确奠定基础,对于合理护理途径需要充分遵从,对于急重症护理服务的有效性做出充分保证。此外,于疾病差异以及个体化健康方面需要充分注重,对于患者现存风险,能够做到主动发现以及解决,对于系列护理问题能够做到充分避免。
1.2.2 合理完成预见性基础护理工作 于心电监护方面,对急性心梗患者积极提供,就其生命体征情况进行认真细致观察,并且对于卧床休息的绝对性做出保证。于床旁心电监护方面需要加强力度,并且有效实施,就患者抢救需求方面内容进行充分了解,于药品准备工作以及相关仪器准备工作方面认真完成。
1.2.3 合理完成心理护理以及宣传教育工作 对急性心梗患者针对性以及有效性心理护理的提供做出保证,将患者因为濒死感而产生的系列恐惧状态以及消极状态进行充分消除。此外,就系列知识积极展开宣传教育工作。对于心理疏导工作,主要于患者病情表现平稳后展开。使患者内心安全感以及被支持感获得显著增加,最终将针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显著提升。
1.2.4 合理完成预见性并发症护理工作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而言,就其并发症类型进行分析,主要集中于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以及心衰几方面,因为诸多于上午时段表现出心律失常疾病发作,对此,需要将此时间段巡视力度充分加强,对于处理准备工作,认真完成。就患者生命体征等系列情况有效记录。将疾病诱发因素充分消除,通过对患者综合情况加以保障,而促进急性心梗患者的治疗与恢复。
观察对比两组急性心梗患者护理舒适度评分、疾病认知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以及并发症(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心衰)总占比。
对于两组急性心梗患者护理舒适度评分、疾病认知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以10 分制形式采用模糊数字评分法展开,获得越高分值,则证明患者表现出越高的舒适度、认知程度以及满意度[3]。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 展开两组急性心梗患者护理结果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护理舒适度评分、疾病认知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并发症总占比)以n(%)表示,行χ2检验,结果P<0.05 证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急性心梗患者护理舒适度评分、疾病认知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参照组明显(P<0.05),见表1。
实验组急性心梗患者并发症总占比(6.25%)低于参照组(33.33%)明显(P<0.05),见表2。
表1 两组急性心梗患者护理舒适度评分、疾病认知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临床对比(±s,分)
表1 两组急性心梗患者护理舒适度评分、疾病认知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临床对比(±s,分)
组别实验组(n=48)参照组(n=48)t 值P 值护理舒适度9.69±0.13 7.25±1.49 11.3025 0.0000疾病认知9.32±0.49 7.13±1.13 12.3189 0.0000护理满意度9.79±0.15 6.79±1.02 20.1602 0.0000
表2 两组急性心梗患者并发症总占比临床对比[n(%)]
急性心梗会使得患者的胃肠蠕动有所减慢,使得排便习惯发生改变,从而导致便秘发生率较为显著。患者一经表现出便秘症状后,会使得腹腔内压呈现出显著增加,使得心肌缺氧缺血症症状有所严重,从而使得生命安全受到进一步威胁。对此,研究有效方法,将急性心梗患者的病症严重程度降低意义显
著[4-5]。
预见性护理作为新型护理模式之一,对于急性心梗患者的更快康复能够发挥明显的促进作用。此种护理程序具体应用期间,对于人文关怀能够充分注重,对于潜在风险能够充分预防,从而可显著促进心梗患者的康复进程缩短[6]。
综上所述,急性心梗患者于应用预见性护理程序进行干预后,利于护理舒适度评分、疾病认知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的提升,并发症的减少,最终促进急性心梗患者早期转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