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蓝薇薇
2019 年11 月27 日上午,在丹阳市访仙镇永丰村的文化活动室,已届耄耋之年的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原电视剧导演贾德荣正专心致志地画虾。只见画面上墨分五色,浓淡有序,演绎出一派氤氲水气,一枚枚青虾身躯柔韧、钳爪坚硬、虾须飘逸,穿插于疏密的水草间。
贾德荣画虾有名气,作家丁芒曾为其题诗十首,其中有:“清晨窗前采朝霞,挥毫落纸已成虾。无需油火添红色,顺其自然才是花。”
贾德荣自如的演绎吸引了村民围观及赞叹,村民羞涩地开口索画,贾德荣慷慨赠送。
省级机关老干部书画协会临时党支部与丹阳市访仙镇永丰村党委举行“助力乡村振兴”老干部银发生辉志愿服务行动签约仪式
贾德荣所参加的是江苏省老干部活动中心书画协会“送文化下乡”扶贫活动。老同志们笑意吟吟,甩开了袖子创作书画,与村民互动。协会临时党支部书记秦志法善篆书、副会长顾抗善草书,朱定章的甲骨文、张昌伦的花鸟是他们的拿手好戏。有位村民告诉秦会长,他的姓名中有“银生”二字,希望能写一幅嵌入他名字的书法。秦志法大笔一挥,写下“银发生辉”四个大字。
近年来,各地先后制订和出台一系列文化扶贫政策措施,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2019 年5月,江苏省委老干部局、省委离退休干部工作委员会印发《江苏离退休干部“银发生辉”工程实施方案》,江苏省省级机关老干部书画协会响应号召,自发组成了银发生辉志愿团队,并设立了临时党支部。这一次送文化下乡,书画协会还与丹阳市访仙镇进行了签约仪式,议定:正式启动离退休书画家开展“组团式”文化下乡志愿服务行动;每年共同策划举办有积极意义的社会活动;邀请组织德艺双馨的艺术家赴乡村基层举办现场笔会,举办传统文化讲座、书画演示教学,以营造书画怡情的乡村特色文化氛围;省级机关老干部书画协会定期组织画家去乡村写生采风、艺术创作、巡回展览活动;书画协会将积极宣传推广丹阳市访仙镇永丰村的历史文化资源,凸显打造美丽乡村及建设绿色产业新景观成效。
2019 年10 月,如皋市委老干部局结合第十个全国“敬老月”活动,组织开展“重阳晚晴、孝老爱亲——送文化、送幸福、送亲情走进野林”送戏下乡活动;2019 年12 月,常熟市委老干部局组织市老干部书画协会会员来到常熟市梅李镇培华美术馆,为“我和我的祖国”老干部书画展精心布展……江苏离退休干部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参与送文化下乡活动,以转变贫困地区人们的思想观念,提升其道德水平,这是文化扶贫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秦志法向村民银生赠送含有其名字的“银发生辉”的篆书作品
2019 年春日,一支银发文艺宣传队去往射阳县千秋镇黄海边竹节村演出。一辆客货两用车拖着服装道具和锣鼓行在前头,宣传队的老同志们则只当晨练健步走,徒步行走了十多里路,到了村部。他们到贫困户家里讲解科普知识、传授致富经验;还向村民们奉献了一台一个半小时的精彩演出:民间舞蹈《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小淮剧《一包喜糖》、群口快板《老华侨回故乡喜看农村新面貌》……观众在笑声中吸收“营养”,在歌声中接受文化理念。
这支接地气的银发文艺宣传队被誉为黄海滩涂上文化扶贫的“文艺轻骑兵”,由射阳县交通运输局的离退休干部在2013 年自发成立。队伍中有身经百战的离休老局长,有和平年代的转业、退伍军人,还有从县市文艺团体退休的演职员和参加过各行业文艺宣传队的骨干。队长是射阳县交通运输局原工会主席江正,退休后被局党委留用,先后负责老干部、关工委、扶贫协会等多项工作。江正今年已经86 岁,依然干劲十足。
7 年来,银发文艺宣传队进村入户,演出810 多个场次。每次到乡村演出,队员们都自费自带科普书籍,鼓励并指导贫困户办起鸡、鸭、鹅养殖场四百多户,鱼、虾、蟹等养殖业的总面积三千多亩,脱贫致富三万多户。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高度重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点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何利用好新媒体,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与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变化共同进步,这也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完善的重要内容。
“文化扶贫常在乡”,银发文艺宣传队深受百姓欢迎。
苏州是江南文化的中心,勤劳精致的苏州人于生产生活中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并使文化遗产转为文化产业链;与此同时,苏州人也义无反顾地承担起文化扶贫的重任。
2018 年12 月6 日,江苏省传统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准扶贫培训班在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苏州工艺美院)开班,学员为来自新疆伊犁、陕西延川、青海海南州的33 名传统工艺类非遗传承人。
扶贫班上,苏州工艺美院洪锡徐老师授课情景
少数民族地区学员参加非遗文化经典扶贫班场景
苏州工艺美院有多年举办非遗国培班的经验优势,2017 年开始承办扶贫班。扶贫班的师资队伍由三方面组成:一是苏州工艺美院本校的二级学院的老师(包括退休老师),他们开设了手工艺、环艺、展示、插画、包装、服装、数码、产品造型和工艺美术史论等专题;二是来自清华、南艺、南大、苏大等全国高校的著名教授,他们讲授设计实务、设计方法论,艺术史论、广告营销、市场和专利等专题;三是著名的工艺美术大师,来自刺绣、雕刻、金属、漆艺等行当,他们向扶贫班学员传授继承和创新的实践经验。
扶贫班师生建立了微信群,保持交流互动。学院也在学员结业以后持续关注,跟踪调研。常常有学员积极参与全国手工艺展示赛事。
多次参与扶贫班培训的苏州工艺美院原视觉传达系(现视觉传达学院)系主任洪锡徐老师2013 年退休,今年70 岁,现已为江苏、山西、安徽省工艺美术协会以及“文化部教育部非遗传承人国家研修班”近20 多个班级授课。在扶贫班,他接触到十多个民族的学员。他认为,这样的扶贫班,目标是使学员获得初步的传统手工艺的入门方法、知识和技艺,以期改变自身的贫困状态、进一步带动周边的贫困人群共同努力摆脱贫困。扶贫班本身无法承担起“产生直接效应的保证”,而是为学员提供启迪、努力的方法和目标。
洪锡徐也感到:在扶贫班招生、培训及考核中出现一些难点如何拿捏分寸,如何转劣势为优势,这些都是很有意义的挑战。
苏州工艺美院开设扶贫班的典型案例,显示出在推动乡村文化脱贫的过程中,专业人才的培训是关键。培训出的专业人才将利用文化遗产推动地方经济,文化与多种产业相结合,将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文化产业链。但如要使文化扶贫做到“真扶贫”,值得探索的空间还很大:如与政府利好政策相融,如寻求专业行会与社会力量的支撑与配合,依托公共文化设施和民生工程,推动经济与文化发展协同联动。
“沈老:您好!我在做有关文化扶贫的报道,刚刚看到一个中国社会扶贫网衍生的微信公众号,您有兴趣的话可以关注。”4 月21 日,记者向省妇联离休干部沈月华发了一条微信。
一年前记者采访沈老时了解到,沈月华以扶贫助困作为人生的最大快乐,但由于年迈,多数时间在家中,接触外界少,信息渠道也不够畅通。当时,她让记者帮着想一想,如何为社会做一点更实在的事情,以更大程度地实践她的初心。
这应该也是很多老人的想法。
2017 年7 月5 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务院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了“互联网+”社会扶贫有关情况,提出加快建设国务院扶贫办主管的唯一社会扶贫网络平台中国社会扶贫网。
“互联网+”不仅方便了有扶贫心愿的人,在有效提高贫困地区人们的文化水平上,也呈现出相当的优势。通过互联网,人们能接触到所生活地区之外的新鲜事物及多元文化,享受到优质现代教育资源与科学文化知识,潜移默化中改变着自身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活泼的互联网形式可从内而外燃起人们改变贫困现状的动力,提高人们自发学习,改变贫困现状的能力。
北宋,62 岁的文坛巨匠苏轼被贬蛮荒瘴炎之地儋州。
儋州田地大面积荒芜,为改变当地人的劳动习惯,苏轼作了《和陶劝农六首》,宣传“春无遗勤,秋有厚冀”的农耕常识,号召大家“云举雨决,妇姑毕至”,竭诚劝说百姓改变单纯的狩猎劳作,重视农耕,种植水稻。
苏轼善医,上山采药,制成辛凉解毒的药方,并教授村民种植黑豆,改善了百姓的健康状况。
苏轼亲为底层百姓提供基本教育,培养当地私塾教师,鼓励讲学;同时发展高等教育,在儋州建立了载酒堂(今儋州东坡书院),自编讲义,自讲诗书,培养熟通经史子集的人才。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苏轼成功地在当地进行了一次“文化扶贫”。
从古至今,中国都不乏文化扶贫的典范。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先进知识分子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平民教育运动及乡村建设运动。梁漱溟认为,救济乡村只是乡村建设的“第一层意义”,乡村建设的“真意义”在于创造新文化。被毛泽东题词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的陶行知在推行平民教育并取得相当成效之后,深切感到中国的根本问题在农村,也以实验推广乡村教育作为改造农村的出发点,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水平和文明意识。
人弘道而非道弘人。文化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离退休干部继承着往日先贤的志向,向贫困乡村贡献着知识及深切的情意,他们一样是承担与护持中国文化及百姓命运的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