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改变人生

2020-06-22 13:17黄永东
老友 2020年6期
关键词:辞海小人书布鞋

黄永东

你知道我家里最多的是什么吗?是书!你知道我几十年来最钟爱的是什么吗?是书!你知道我人生旅途中让我受益最多的是什么吗?还是书!书,已成为我不离不弃的良师益友;阅读,已成为我此生此世最大的爱好。

我生长在赣西北的一个偏远山村,从小就喜欢看书。不识字的时候看小人书(连环画),上学后就读报纸、看小说。书为我展现了另一个世界,让我特别好奇、格外痴迷,总想扑进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可是因为家贫没有钱买书,周边也没有书借,怎么满足自己看书的欲望?我便将平时捡废品卖得的钱和父母过年节给我的钱积攒起来,择机换成一本本小人书和小说。书店成了我最爱去的地方。记得我在离家15公里远的中学读初三时,寄住在教书的姐夫家。一个夏日周末的下午,我要回家拿大米等物,姐姐见我大热天还穿着一双布鞋,就拿了5元钱给我,让我买双结实点的凉鞋,剩下的做车费。我来到街上,并不急于买凉鞋,而是先逛书店。一进书店,我就被几本刚到的新书吸引住了,也没多考虑,就掏出仅有的5元钱全买了书。这下,天再热也得穿布鞋,路再远也得步行回家,虽然因此吃苦受罪,但有书可读,便觉其乐无穷。

后来,我考上了高中,仍寄住在姐姐家中。姐姐见我穿得实在太差了,就拿出50元钱让我买两身像样的衣裤穿。我拿着钱,激动得不能自已,倒不是因为有新衣服穿,而是因为那本令我垂涎已久、梦寐以求的《辞海》缩印本终于可以成为我的案头之物了!当我从书店捧回那厚如砖头、重达几斤的《辞海》時,不禁心花怒放。读高二时,因家遭不幸,我不得不辍学回家务农。面对繁重的农事杂活,我感到自己的理想破灭了,再也谈不上有什么美好前途了。加上没有钱订阅报纸杂志,附近也没有书刊可供借阅,我只有埋头干农活做家务。一个下雨天,苦闷无聊的我翻阅旧报纸,被《赣中报》(现改名《宜春日报》)上刊载的一篇《飞吧,诗鹰》的文艺通讯所吸引,进而被打动。报纸用一个整版的篇幅介绍了江西省奉新县农民诗人吴传敏自学成才的感人事迹。我暗地里与其比较,觉得自己没有理由悲观失望,命运就掌握在自己手中。我将这篇文章剪下贴在卧室里,以此激励自己,并重新读起了书报,拿起了纸笔。

在那段艰难岁月里,我手头一旦有了来之不易的钱,第一个念头就是去书店把心仪已久的书买回来,以解思书之苦。我觉得,有书相伴,与报为友,用笔记言,再孤单的时光也不寂寥,再清贫的生活也不苦涩,再艰难的日子也不疲累。

痴迷看书、醉心写作的我,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字功底,在20世纪90年代报名参加了自考,开始更系统、更用心、更全面地读书学习。乡邻们对我的行为感到疑惑:一个作田佬还参加自学考试,就是有了文凭还不是种田?但学有所得、学有所获,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我的写作能力得到提高,以前我的习作很难发表,一年上稿才10多篇;拿到大专文凭后,我的拙作先后在多家知名媒体上刊登,年上稿超百篇,并多次获得各项征文奖项。我的命运因此改变:先是被政府部门聘为新闻报道员,后来又成为几家媒体的特约记者(通讯员),最后考取了市级新闻单位,由一个农民成为一名记者。再后来,我又通过自学考试,拿到了本科文凭。

与书为友,其乐无穷;阅读不辍,受益良多。事实告诉我:坚持读书,知行结合,确实能改变人生!

猜你喜欢
辞海小人书布鞋
赵国春与《辞海》的故事
布鞋
《辞海》(第七版)编纂出版工作情况
怀念一双布鞋
童年的小人书
一双“百家鞋”
一双“百家鞋”
蹭书
一本小人书
《辞海》1915—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