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答题必备公式(四)

2020-06-22 13:25王举芳肖江虹
作文评点报·中考版 2020年21期
关键词:老宅师兄钥匙

王举芳 肖江虹

概括故事情节

概括是形成概念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情节概括是中考考场上经常考查的一类题型,要求学生能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并简明扼要地表述出来,以考查学生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把握能力。

1.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

2.请以??为线索,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

3.请以??的口吻概括这篇微型小说的主要情节。

4.请用简洁的语言分点概括本文的主要故事情节。

公式呈现

公式一:人物+原因+事件

公式二:起因+经过+结果

公式解读

总体解读:按常理讲,同学们按照记叙文的六要素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中考往往要求“简明扼要”,并附带有字数方面的要求。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找到内容要点,简明扼要地表述,就成了对同学们的客观要求。所给的两个公式分别应对不同类型的试题:前者主要应对一句话概括情节或字数要求在20字以内的试题;后者主要应对没有特别明确的字数限制或者文章情节比较复杂的试题。

解读公式一:记叙文的六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如果在时间和字数允许的情况下,能够把这些要素回答完整肯定是最好的。如果在字数不允许或者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必须有所舍弃的时候,这个公式的作用就非常大了。

首先,找到故事的主语——人物,这是同学们概括情节的起点,也是能正确答题的关键。如果判断不明主语,可以关注两个细节:一是文章线索;二是文章标题。其次是判断事件——也就是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或者围绕主人公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当把这两个要素都寻找完毕后,就可以在文中寻找起因。也就是先寻找人物和事件,再寻找事件的起因。这样的好处是:将一个句子的首尾都确定之后,再根据字数填写合适的条件。

解读公式二:第二个公式的应用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单一主语;一種是多层主语。如果是前者,回答起来比较简单,与第一个公式类似,先确定主语,然后根据具体解读公式一的方法答题即可。在这里重点讲述多层主语的情况。这种故事的情节往往非常复杂,不是一个主语能够陈述清楚的。因此,对于这样的试题,首先要明确每一个小分句都应该有相应的主语,并且注意陈述角度的变化。

具体的答题流程如下:首先根据分数确定分句的数量,一般分一个小分句,并确定每个小分句的主语;然后依次书写事件的起因、结果;最后再写出事件的经过。这样的答题模式往往适合3分试题,如果是4分试题,就说明“事情经过”应该有两个主要采分点,答出即可。

典型例题

一把老钥匙

王举芳

回到家时,母亲正翻箱倒柜。杂乱的地面让我无处落脚。我说:“妈呀,您这是在翻传家宝吗?”

母亲停住手看着我说:“见我的钥匙没?”

“喏,在这儿。”我从玄关柜上拿起属于母亲的那串钥匙。

“我说的不是这个,是老宅的,老宅的那个。”母亲的语气和神情有些焦急。我和母亲几乎把家里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找到母亲要找的钥匙。母亲坐下来,情绪有些低落。我说:“妈,您就别总想着老宅了,咱又不回去住了,有没有钥匙都一样。”母亲叹了一口气,开始收拾地上的凌乱。

其实,我没有告诉母亲,弟弟正四处托人,要把老宅卖掉。弟弟说老宅总空着,时间久了,房屋会倒塌的,到时候想出手都不好意思谈价钱。

一周后,弟弟告诉我,老宅卖掉了,卖了两万元。看着那些钱,不知怎么,我的心里像坠了一块石头。

那天下班,在小区外碰到三婶。三婶是我家邻居,和我们家没有亲属关系,按村里辈分我这么喊她。我让三婶到家里坐坐,她直摆手,说没啥大事,就不去家里了,说着掏出一把钥匙交给我,说这把钥匙是你们家老宅的,啥时候想回家就回。原来是她家买了我们家的老宅。

母亲没再提钥匙的事儿。我想着老宅现在已经是别人家的了,也就再不能回去了,就没跟母亲提钥匙的事儿,把它包裹好,放在了柜子顶上的一个盒子里。

农历六月六,我们老家有传统庙会。母亲执意要回去看看。无奈,我和弟弟只好依着母亲。一路上母亲说着故乡风俗和陈年往事,精神从未有过的爽朗,她没有看到我和弟弟偶尔交会的眼神里都藏着忐忑。

三婶听说我们回来了,招呼我们去她家里。做邻居的那些年,三婶和母亲一直处得很好,亲姐妹一样。吃过晚饭,三婶拿了几床铺盖说:“你们别嫌,都是干净的。走,到你们家去,你们还睡你们各自的屋。”三婶掏出钥匙打开老宅的锁,我们怔怔地望着那干净整洁的院子,有些恍惚,仿佛我们从未离开过。

我送三婶到大门口,对她说谢谢。三婶说,咱不说远亲近邻,我懂你妈的心思。我知道她舍不下老家。庄稼人走到哪里,其实根都牢牢地扎在老家的土里。另外,我给你们钥匙,还有一个原因。还记得你在家的时候,经常问我为什么总带着一把老钥匙吗?我的老家在遥远的山里,是土房子,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泥石流,房子没有了,但母亲一直让我们自个儿保存着属于自己的那把老钥匙。想家的时候,我就看看老钥匙,摸摸老钥匙,想象着转动钥匙打开门锁,爹娘兄妹啊,那些熟悉的物件啊,一下子呼啦啦在眼前演电影,心里就热乎乎的,就连当初的一些懊恼、吵闹都成了好。你们想回来看看的时候就回来,这里啥时候都是你们的家。

三婶眼里有亮光闪烁。我也感觉似乎有水滴落进了眼里。

回城后,我把三婶送来的钥匙给了母亲。母亲摩挲着钥匙说:“家门的钥匙在手里,不论何种身份何种境遇,你还是个有家可归的人。”

从那以后,不知为什么,有时候我也会摩挲那把老宅的钥匙。那一个个齿痕,似一个个密码,打开岁月的珍藏。

三婶来电话说村里要建社区了,老房子要拆迁了,用不了多久,老家的人也都要住进楼房里了。停了停,她说:“也好,咱们有钥匙。”

几年过去了,母亲一直保存着那把老钥匙,再也未丢过。

老钥匙陪着母亲风来雨往,不经意间生出斑斑锈迹,但都会被母亲那厚重、灵巧的双手反反复复摩挲着擦亮。

(选自《时代文学》,有删改)

【思考练习】

请参照下面表述,将主要事件补充完整。

母亲寻找钥匙——       ——      ——陪母亲回老宅——

【解题指津】

概括故事情节的试题,要结合文中的时间点进行分段,或按照给定的情节进行划分,寻找事件。例如本文就是按照“母亲寻找钥匙——弟弟卖掉老宅——三婶送回鑰匙——陪母亲回老宅——母亲珍藏(保存)钥匙”这几件事来行文的。在实际做题过程中,抓住核心的关键要素,组织语言依次进行梳理。

【公式指津】

起因+经过+结果。这个公式主要针对叙述性情节概括,但此题考查更为灵活,所以难度也加大了。我们也可以按照“人物+原因+事件”这个答题公式,以整个故事情节中事件发生的行为主体的变化作为概括的主线,再根据人物确定事件。对于此题,我们要抓住第二个事件的主人公是弟弟,第三个事件的主人公是三婶,最后一件事的主人公是母亲,再根据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来组织语言即可。

针对训练

百鸟朝凤①

肖江虹

①游家班到底是哪一年成立的我忘了。

②只记得,那天师傅对一屋子的师兄们说:“从今往后,无双镇只有游家班。”一屋子的眼睛都看着我,眼神里都带着笑,善良而温暖。我却很茫然,手足无措。我不知道我该干什么,能干什么,只知道他们要在我稚嫩的肩膀下讨生活了。以至于我在梳理属于游家班的丝丝缕缕时,这些记忆没有一丝亮色。

③游家班接的第一单活是长生家。

④长生是和我穿一条裤子长大的,他没有向我们行接师礼,接师礼就是磕头。但是他很慷慨,不仅一人一条香烟,还在我们卖力吹奏时,走过来说别太当回事了,随便吹吹就得了。走的那天长生也没有送我们,而是递给我们每人一把钱。我捏着一把钱站在木桥上,木然地看着一庄子正起来的炊烟。

⑤有一次出活是在马家大院。从我们进到马家大院起,好像就没有人关注过这几支呜呜啦啦的唢呐。我忽然好惶恐。游家班在大院里呈扇形散开,我惊奇地发现,师兄们集体陷入了某种迷惘。他们的眼神笔直地指向同一个地方,嘴全都大大地咧着。我身边的人惊讶地说:“这是一支乐队!”他们的家伙比乡村八台唢呐要复杂得多。

⑥“砰!”弹吉他的人用手指拨出了一个清脆的音符。我现在还会在梦里听见那一声响,让我的梦总是充满了灰色的格调。就在那一瞬间,我惊异地看见,马家大院所有的一切都静止了。我张皇地在静止中游走,伸手去碰了一下半空中的水滴,它竟然炸裂成了一团水雾;我绷起指头弹向那团坚实的火焰,“哗啦”一声,散落了一桌的橘红。

⑦我痛苦地捂着脑袋蹲在院子里。师兄看着我,说:“你是不是丢东西了?”我摇头。“那你满院子找什么呢?”师兄问。

⑧我站起来,看了看几个师兄。“赶紧吹!”我愤怒地吼道。拿起脚边的酒瓶子灌了一大口烧酒,悲壮得像即将奔赴战场的战士。

⑨平日嘹亮的唢呐声此刻却气若游丝,我使劲瞪了几个师兄两大眼,大家会意,腮帮子高鼓,眼睛瞪得斗大。还是脆弱,那边的声响骄傲而高亢,这边的声音像临死之人哀婉的残音。

⑩再一次出活是在最好的季节——初夏。天空清澈碧透,水面清澈碧透,满庄蒜薹清澈碧透。我请三叔去通知几个师兄出活。三叔告诉我只有大师兄在家,其他的都去城里打工了。三叔说完,走出老远了。

11我木讷地看着满庄的清澈碧透,仿佛一眨眼时间,我身边的这个世界就变得陌生了,有些看不见的东西不一样了。

12“唉!”母亲轻轻地走过来,长叹一声,接着说:“天鸣,要不这唢呐不吹了!咱干点别的!”

13我转过去对着母亲。“我知道这个理,可当年我给师傅发过誓的,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把这个唢呐吹下去。”

14游家班的解散没有什么仪式,自自然然的,仿佛空气蒸发了一样。

15那一年,第一场雪刚过,县宣传部的几个人到了我家。说想听一听我的唢呐班子吹一场完整的唢呐。他们的语调(下转4版)

猜你喜欢
老宅师兄钥匙
机器人给“二师兄”做手术
老宅旁的竹林
老宅
钥匙和锁
苏州老宅 二月
钥匙
窘死人的美女表白
北大女生初次表白实录
钥匙与锁的幽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