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舞台到银幕

2020-06-22 13:00段世敏
大观 2020年5期
关键词:电影艺术音乐剧

段世敏

摘 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经典音乐剧被拍成音乐剧电影,成功地让更多人喜爱上音乐剧文化。然而音乐剧电影并不是单纯地用镜头记录音乐剧表演,而是基于音乐剧的再次创作。文章通过对比音乐剧电影与音乐剧的差异,浅谈音乐剧电影从舞台到银幕经历了怎样的转化,让更多人感受到音乐剧文化的魅力。

关键词:音乐剧电影;音乐剧;电影艺术

注:本文系普洱学院科研重点项目“音乐疗法对高校师生心理和思想的作用及其综合效应分析”(2017xjkt06)研究成果。

一、从舞台到银幕的音乐剧电影

在如今这个事物快速发展的时代,各行各业努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随着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繁荣发展,大众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视野不断提升,音乐剧也突破剧场舞台的限制,越来越多改编自经典音乐剧的音乐剧电影呈现在大众面前,并广受好评,不仅拉近了观众和音乐剧的距离,也给创作者们带来更大的创作空间。

(一)源于音乐剧的音乐剧电影

音乐剧作为一门综合艺术,是以戏剧为基本,以音乐为灵魂,以舞蹈为重要表现手段,通过音乐、舞蹈、戏剧三大元素的整合来讲述故事、刻画人物、传达艺术理念的表演艺术[1]。而电影同样也是多种艺术形式融合的产物,在电影诞生后,舞台戏剧表演中的故事情节、空间场景、音乐唱段等成为电影创作者重要的灵感来源。20世纪音乐剧占据欧美舞台戏剧表演中的大头,电影与音乐剧的交集不断加深,由音乐剧改编而成的音乐剧电影逐渐成为电影类型之一。以美国为例,1866年美国第一部音乐剧《黑魔鬼》诞生,之后百老汇蓬勃发展,逐渐成为美国音乐剧的发展中心。到了20世纪,好莱坞成为美国的电影中心,与百老汇交相辉映,百老汇高质量的音乐剧给好莱坞提供大量创作源泉,许多相应的音乐剧电影被创作出来,如《西区故事》《窈窕淑女》《音乐之声》《红磨坊》《芝加哥》《歌剧魅影》《吉屋出租》等,这些耳熟能详并深入人心的音乐剧从舞台被搬到大银幕上后,都获得了极高的关注,经典音乐剧通过电影这样新的传播方式,被更多剧院以外的观众欣赏到。

(二)音樂剧电影降低音乐剧欣赏门槛

音乐剧被称为精英文化,传播度较小,一方面音乐剧剧院舞台的空间有限,一次演出面对的观众数量也有限,另一方面音乐剧有更强的艺术性,观众需要一定的艺术积淀。此外,音乐剧每次演出耗费巨大人力,导致它相对较高的门票价格。例如百老汇音乐剧的门票在50美元以上,这对于普通大众日常娱乐而言是一笔较高的开支,因此并非人人能走进纽约百老汇或伦敦西区欣赏音乐剧。而电影则是走大众文化路线,拥有更广的受众范围。随着现代科技以及网络传输的发展,电影传播速度快,打破剧场固定场景的局限性,而且电影往往有更强的商业性,在内容表达方面会更注重贴合大众欣赏水平,电影票几美元的价格也更能为大众所接受。同时,不同于在剧院中自由却远距离、角度单一的观众视角,电影观众不仅可以突破时空限制以更低成本的方式观看,还能通过创作者精心安排的各个景别、角度的镜头近距离感受演员的表演。因此,作为既有音乐剧的艺术深度,又有电影的传播广度的音乐剧电影,近年来不断发展壮大,极大拉近了大众与音乐剧文化的距离。

二、音乐剧电影与音乐剧比较分析

近年来大量优质的音乐剧电影吸引了不少新观众进剧院看音乐剧,同时音乐剧原有的观众也是音乐剧电影基础观众的来源。同样的故事人们看完剧版又看影版却并不会厌倦,甚至饶有兴味地将二者进行比较,这正是因为音乐剧电影虽然来源于音乐剧,却与音乐剧有许多差异。音乐剧电影不是简单将音乐剧表演搬演至大银幕上,用镜头记录下来,而是用电影独特的视听手段来呈现。音乐剧在固定的舞台上需要更多舞台的调度,表现形式往往也更为抽象,具有更强的艺术性,给观众创造想象空间。而音乐剧电影将电影和音乐剧的艺术手法渗透贯通,创作者可以充分利用多角度多景别的拍摄,以及各种蒙太奇手段,用更加具象、真实的手法,拉近观众与剧情的距离。

(一)表现空间

音乐剧电影与音乐剧最突出的区别在于表现空间。音乐剧在舞台上的表现空间是十分有限的,且更适合表现室内场景,往往需要观众自己发挥想象力。而音乐剧电影的镜头受空间的限制大大减少,通过镜头和布景,不再拘泥于室内,可以展现更多的人物、场景全貌及细节。例如音乐剧《芝加哥》只能通过演员的表演和舞台上较简单的布景道具来展现,演员们始终在固定的舞台上演出,舞台背景以及演员的服饰变化不大。而在音乐剧电影《芝加哥》开头导演将监狱里的生活、现实中的芝加哥、剧院中的表演交叉剪辑在一起,给观众构建出更立体真实的世界。又如音乐剧电影《歌剧魅影》开头导演在原版音乐剧夫人演唱前多加了一段剧院后台的戏份,工作人员、舞女、场工各种人忙忙碌碌,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剧院后台,塑造了更立体生动的剧院氛围。因此,音乐剧电影广阔的表现空间给观众带来更具表现力的视觉享受。

(二)场景调度

在场景转换以及场面调度方面,音乐剧作为舞台艺术,多是通过平面调度,更强调戏剧感以及与观众的互动,需要综合舞台上的舞美装置、演员表演以及剧情来调节,因此音乐剧有时还会分上下半场,中间用一段时间来实现场景调度。音乐剧电影则可以通过将多个镜头剪辑形成一个场景,再由几个场景组成一场戏,最后合成完整的电影,这个过程中音乐剧电影有更丰富的视听语言技术可以完成更为细腻的转场。例如在音乐剧《歌剧魅影》的开场的拍卖会后,是通过现场的舞台装置大吊灯发出噼里啪啦的火花或是吊灯坠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这段时间内舞台上的演员们开始上下场,舞台背景进行调换,然后进入下一场景,更有现场氛围。音乐剧电影《歌剧魅影》中拍卖会后,特写吊灯被拉起,发出火花,狂风卷来,通过视频特效手段,原本黑白色调的破败剧院逐渐有了颜色并恢复了当年的辉煌模样,音乐剧电影采用电影化的转场手法表达出了更丰富的内涵与情绪。

(三)音乐唱段

无论是在音乐剧还是音乐剧电影中,音乐演奏与演员的演唱都是最主要的表情达意方式。对于电影而言,台词是最主要的声音元素,画面的表现力更强,而音乐剧中对白多采用带有旋律的宣叙调。音乐剧电影在走上银幕的过程中,虽然二者在音乐特征上是一致的,但是为了配合人物表演或剧情推进,创作者会避免全盘移用音乐剧的唱段,而是把握住从舞台表演到电影视听表达语言的转换,对于经典唱段进行取舍、提炼甚至重新编曲。在音乐剧电影《歌剧魅影》中,为了更贴合电影观众的审美习惯,音乐剧22首唱段仅保留了一半,其余的表情达意都通过台词来完成,音乐剧中的二人对唱中安排的多人合唱背景乐也被取消,例如在魅影与克里斯汀对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时只剩下女主与魅影的歌声,音乐剧中配上和声更有舞台表现力与震撼感,音乐剧电影的做法却更符合情境,显得更真实,配合镜头的切换,更加突出了二人之间的情感氛围。

(四)表演方式

音乐剧电影作为视听艺术,虽然也有大量歌舞,但表演方式不同于音乐剧。音乐剧最大的魅力来源于演员真切的现场表演与演唱,这种直接的传达带来极强的感染力,但音乐剧的表演会更表现主义,更擅长以音乐、舞蹈来表达人物情绪,推动剧情发展,由于舞台与观众距离较远,表演会更为夸张明显。此外,每一场音乐剧的表演都是不同的,有时在舞台上甚至会出现一些瑕疵,这也成为音乐剧迷们讨论的热点。而音乐剧电影作为电影艺术,是将数个镜头剪辑而成,在拍摄的过程中,可以对演员的表演多角度多次拍摄,反复打磨去掉瑕疵,最终呈现给观众的是最完美的表演,这也减轻了演员在演唱方面的压力,甚至可以请更被大众熟悉的但不会唱音乐剧的电影演员,再后期配音,以吸引更多观众。此外,电影镜头尤其是特写镜头,大大拉近了观众与演员的距离,因此演员的表演会更细腻,也会更贴近生活中的真实反应。

三、结语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那些优质的音乐剧电影在从舞台走上银幕的过程中,创作者准确把握了音乐剧电影与音乐剧的区别,充分考虑电影观众的欣赏习惯,摈弃过于舞台化的表达,用电影手法让人物、场景显得更为丰富饱满有质感,给大众带来喜闻乐见的视听盛宴,成功降低了音乐剧的欣赏门槛,让更多的人了解音乐剧文化。但二者却各有魅力无法相互替代,近年来一些音乐剧也开始将电影手法借鉴到舞台表演中,甚至也有不少电影改编的音乐剧作品,相信未来音乐剧与音乐剧电影会继续相互借鉴,发挥各自优势,给观众带来更佳的表演。

参考文献:

[1]布日古德,高巧艳.音乐剧的演变与发展概况[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19-121.

作者单位:

普洱学院

猜你喜欢
电影艺术音乐剧
《来自远方》电影版9月上线Apple TV+
East Side Story
聚焦华语原创音乐剧(上)
论电影艺术中的数字技术应用
全球化纪录片的中国之路
微电影的商业模式创新
看音乐剧
论当下电影艺术在日常生活审美化中的表现
当我们谈论精神分裂题材电影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2015上半年中国音乐剧演出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