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两次执教《司马光》的教学实践为例,论述开展文言文教学的经验,建议教师要精准定位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清晰定位文言文的基本目标、扎实落实对字词的认知与理解,从而让学生学好文言文。
【关键词】文言文 基本目标 内容理解 精准定位 《司马光》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5A-0101-02
部编版语文教材十分注重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从三年级开始就设置了简短、浅近的文言文。其中,《司马光》是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的第一篇文言文。被编者设置在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这篇文言文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整篇文章只有30字,讲述了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读起来朗朗上口。
一、首次试教:学情缺失,方法指导脱离学生的认知基础
虽然不少学生已经在课外阅读中可能接触过文言文,但在课堂中正式接触的机会并不多。因此,在备课中笔者就反复思考: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文言文独有的那种“古”味呢?怎样才能让学生兴趣盎然地诵读文言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受文言文表达的独特性?能不能借助学习实践,帮助学生梳理方法,提升学生理解文言文的基本能力?……基于这些思考和认识,笔者设计了第一稿的教学目标:1.认知并了解课文中“庭”“跌”等生字;2.能够正确、有停顿、流利地朗读课文,且能够背诵课文;3.初步积累学习文言文的一些方法,并能够借助课后的揭示来理解课文、讲述故事;4.感受司马光临危不乱、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
在具体教学中,笔者以“你有什么好建议让大家读懂这篇文言文”作为统领性问题,旨在让学生通过教师点拨积累相关的方法:借助注释理解、参考原本的故事理解、借助课文中的插图理解……但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很多学生在梳理方法的过程中,只能说出借助注释来理解这一种方法,对于其他方法不能进行及时地总结和汇总。即便是在教师的再三激励之下,也只有两名学生象征性地提出了“查阅资料”等方法。而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也只将“借助注释”的方法运用起来,而对于其他两种方法总是丢弃在一边……
在试教之后的研讨中,笔者意识到教学设计首先应该考虑的不是教学策略,而是要摸准学情,因为很多学生并没有正规、系统地学习文言文,缺乏基本的感性认知和实践经验,直接要求他们梳理和总结方法,实在是勉为其难了。
二、再次试教:契合认知,依托生动语境渗透学习方法
鉴于第一次试教的不成功,笔者根据学情,重新定位教学目标,将理解课文作为教学的核心目标。调整之后的教学目标设定为:1.认知并了解课文中“庭”“跌”等生字;2.能够正确、富有停顿、流利地朗读课文,且能够背诵课文;3.能够借助注释来理解课文内容,在读懂课文之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故事;4.感受司马光临危不乱、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
即便清晰定位了教学目标,但还是有一个困惑萦绕笔者心头:难道抓住生字词就真的能够让学生理解课文了吗?在困惑中笔者尝试了第二次试教。这次的试教效果整体不错,学生一直都对课文的学习充满兴趣,通过具体的方法感受到文本的内在语境;通过对重点字词的感知,体会了情况的危急(通过用其他孩子的慌张来对比司马光的机智),借助于课文中一系列动词来感受司马光的勇敢和果断。在朗读过程中,学生沉浸其中。
三、教学思考:精准定位要求,明晰目标
首先,要精准定位文言文教学的要求。小学生学习文言文,最重要的是形成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能够整体感受文言文语言表达的特点,初步触摸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在魅力。因此,《司马光》一课的教学核心应该是“激发兴趣”。比如导入环节,可以让学生适度了解主人公司马光,借助于《资治通鉴》和《宋史》对人物形成丰富的认知。对人物有所了解后,关于他们的故事学生自然也就愿意读了。在精读环节,笔者一改首次试教时的策略和认知,积极将教学的关注点设定在文本内容的理解上,使学生学得开心、学得轻松,不知不觉中就读懂了课文内容。在后续的诵读环节中,教师为了进一步唤醒学生的内在动力,先后设置了多样化的诵读形式:更换形式,将课文中设置成为古文板式、去掉标点、竖版排列,使学生被全新的形式所吸引,阅读兴趣高涨。设置情景:如果你是作者想把这个故事载入史册,你会怎么读?如果你是被救的孩子或者是孩子的父母,你会怎么朗读课文?在学生利用多种形式朗读和深入了解课文之后,笔者逐层隐去相关语句,为学生逐层背诵搭建了多维平台。整个过程中,教师将读、理解和背诵作为文言文教学的基本要务,贴合了学生的认知学情,让教学教在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上。
其次,要清晰定位文言文的基本目标。文言文由于文体的独特性,与其他普通类文本相比需要增加专门理解课文的板块,因此其他的教学目标就不宜设置得过于复杂和臃肿。教师要从单元设定的语文要素、文本具体特点以及学情等维度进行综合性考量,制订出清晰的教学目标。因此,除了让学生学习生字词之外,笔者将重要目标聚焦在读好课文、理解意思和讲述故事三个层面上。在第二次教学中,笔者尝试以读代讲、以读促思。首先,引导学生重点关注课文中一些不常见的生僻字,比如“瓮”字与图片进行对照,引导学生联系具体语境来理解多音字“没”字;其次,通过范读、引读等方式,指导学生把握文言文的朗读节奏,重点指导学生读好“光持石以瓮击之”。在感知文本内容的朗读中,笔者先后设置了以下几个层次:1.读出文本的故事情境,让学生感受故事发生的情景,感受小儿“跌入”时的紧张;2.读出人物内在的情感,借助于课文中“众皆弃去”所形成的留白,在想象中朗读;3.读出人物的形象,着力抓住课文中描写人物的一系列词语,以感受司马光的智慧和勇敢。
最后,要扎实落实对字词的认知与理解。文言文之所以难,主要在于很多的语法规范和字词在字义上有了全新的发展,这就决定了洞察文言文的大意需要以字词为抓手,帮助学生解决理解障碍,读懂课文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应紧扣课文中的重点生字,引导学生从音形义的角度突破难点。比如“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教师就可以相机引导学生思考:读着这样的句子,你好像看到了什么画面?很多学生都说是一个孩子爬上了瓮,掉进了水中。这样的解释和理解是苍白无力的,教师应紧扣其中的“跌”字,让学生认识到孩子是“失足”不小心跌进去的,瓮中装满了水,这样的状态其实是非常危险的。再比如教学“众皆弃去”时,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假如你和小伙伴一起玩游戏,现在出了这样的状况,你会想些什么、又会做些什么呢?学生立即进入状态,纷纷表达了内心的焦急与恐慌:这可怎么办呢?我一定会浑身发抖的……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大家所描述的這种状态,其实就是‘众皆弃去的表现。”此时,再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呈现“弃”字的古体字形,形象地体现当时的情景,并引导学生观察:上面部分代表的是婴儿,下面的部分是两只手,整个字的意思就是将婴儿丢弃……这样紧扣生字开展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生字,而且让学生走进了文言文中的人物内心世界,真正读懂了课文。
通过对部编版文言文《司马光》的磨砺教学,笔者对文言文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充分明确了第二学段文言文教学的基本原则,通过精准的定位、清晰的目标来寻找文言文中生字词的切入点,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良好的发展。
作者简介:李东新(1975— ),女,广西玉林人,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责编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