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以立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战“疫”中,语言不通成为一个全新的难题。据日本共同社3月8日报道,日本约70%的都道府县均表示,发生大规模灾害时应对外国人的口译和笔译志愿者不足。
而早在疫情初期,在上海市静安暘昇创益青少年发展中心(以下简称“暘昇青年”)和相关学校的组织下,一帮心系疫情、有正确价值观、志同道合的上海高中生早已组建“青年翻疫官”志愿者团队(以下简称“青年翻疫官”),利用自身外语特长,打破语言的藩篱与信息的隔阂,更便捷地替在华外国人答疑解惑;同时更骄傲地告诉世界:中国在遏制疫情扩散方面究竟做出了多少贡献。
这一切的开端,始于一份委托。
作品:《隔窗一吻》作者:上海市紫竹园中学高三(1)班 黄逸欣指导老师:朱宇
2020年初,受街道委托,暘昇青年向市西中学的师生们发出邀请,希望他们可以发挥英语专长,为帮助生活或工作在上海的外国友人翻译有关疫情防控的文件和资料,从而帮助他们更及时地掌握相关信息。
面对第一批翻译工作,市西中学的同学和老师们十分热情,任务刚发布就被一抢而空。翻译是一项语码转换活动,它承担着信息交流、文化交融的重任。好的翻译能深化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在文化、文明等方面的沟通与对话,而谬译则可能诱发民众的负面情绪,制造误解与矛盾。
虽然每篇抗疫稿件可能仅有几千字,但是为了保证高质量,为了选择更适合的表达方式,在字句的斟酌上,在选用哪一种句式上,常常要花费比平常的翻译稿件多几倍的功夫。同时在严谨性上也必须下很多力气,因为一般性的翻译可能用词的灵活度更高一些,而抗疫稿件要和官方说法保持高度一致,这为“抢时间”带来了很大挑战。
从下午4点正式开始,接受最初最紧急的稿件的两位市西中学的高一学生就开始翻译。为了保证医学专用名词的规范性,他们认真地查阅了资料与官方网站。晚上8点,他们完成了初稿,并发送给英语组的张老师进行校对审核。由于涉及的专业词汇较多,张老师也查阅了许多官方新闻与外刊报道,并将原稿中具有中国特色的语句,进行更精准地道的英语表达。终于在第二天的凌晨1点23分,负责的王老师收到了这份经过共同接力完成的校对稿。
“这几份最紧急的稿件,从提出动议开始,到组建团队、翻译校对、设计排版、印刷分发,总共只用了3天的时间,工作效率非常之高。”之后,经过大约5天的共同努力,高中生们总共翻译了12份文件。
而那一次的翻译成果不仅收获了社区、楼宇的广泛好评,也取得了实际的效果,一些外籍白领在阅读外语资料后,更了解防疫措施,主动进行居家隔离。
“正是通过那次活动,我们注意到了防疫过程中面向在华外国人的宣传缺口,此外也关注到了一些国家对于华人恶意歧视的现象。因此暘昇青年决定着手开展‘青年翻疫官’项目。”
通过微信群公告接受各项任务通知和提醒,“青年翻疫官”成员领取翻译任务、上传翻译成果,通过网盘分享资料下载链接。“他们抢单十分积极,完成任务的效率也很高。我们为志愿者限定的任务时长为2—3天,但大部分翻译成果在任务被领取后1—2天内就已经上传,一篇终稿大约3—5天即可完 成。”
以《科学防护 战“疫”必胜》为例,从任务发布、翻译、校对、二次校对到制作,团队大约花了6天的时间,该微信一共有中文、德语、英语、日语等几个版本。疫情期间,需谨慎翻译,杜绝谬译。所以负责德语版翻译的同学同时参考了中文原版和英文版,也没忘了翻译原文配图上的文字;负责校对的两位同学也分别在文档上做了认真的修改和详细的批注。
“我仔细查询医学上的专业术语与搭配,并注意语言的准确和简要,只为确保身处上海的外国人也可以及时了解防控信息。学以致用,报效社会!”高一学生陈令懿说。
目前,“青年翻疫官”团队已经招募到141人,其中还包括一位英国籍的留学生;从项目开始至今已发布了20份文件资料,包含社区通知和文件、疫情防控资讯、原创防疫歌曲、一线人员子女的睡前故事等诸多种类,每份资料大约有A4纸大小、篇幅大约在4—8页之间,其中较长的资料还会进行二次校对,以确保翻译的精准度。他们的翻译成果也获得了广泛认可:在暘昇青年官方公众号上的相关阅读总量高达1400次;在评论区内,有人为翻译团队点赞;官方平台“静安科协”“静安微科普”等申请转载。甚至,还有外国友人在微信后台留言:“Good job, kids.”
“看着每一个字母的敲下和最后一行落款的完成,我真切地感受到终于在这场举国抗疫中献出了自己的力量。鲁迅先生希望中国的青年人‘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作为高中生,我们虽然无法前往一线挽救生命,但同样可以通过文字传播信息与爱。”上海高一的学生单畅的话语掷地有 声。
作者:同济大学附属七一中学 高铭泽
前方的炬火和后方的萤光交相辉映,这便是这个寒冬中最动人的温度。
“在2020年初,我们很惊喜地看到这群高中生积极、热情而又迫不及待地想要参加公益事业的情感。为学生搭建宣传平台、为灾区组织捐款、为社区翻译防疫资料等等……这些高中生各尽其能地想要为防疫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甚是令人欣慰,而从中我们也看到了家长、老师、学校和社区对他们参加社会实践的鼓励和支持。”暘昇青年的老师说。
暘昇青年的老师介绍说,除了“青年翻疫官”志愿者团队,在疫情期间,还有一支由7名高中生组成的微信运营团队“少年记疫说”也在活跃着。每3天,在暘昇青年的官方微信中,他们发布一期推文,不仅刊登师生们为此次疫情加油创作的作品或者祝福语,还有疫情防护小知识、辟谣有关疫情的不实消息等。
作为始终致力于青少年社会实践能力开拓与个人自我发展的公益组织,暘昇青年一贯带领学生扎根社区,从身边发现问题,立体地了解社会,着力打造“家—校—师—生—X+社区”的一体化平台。未来,他们将继续挖掘学生各种专业能力和特长,加强高中生与家庭、学校、社区等平台的良性互动,让学生以自己生活的社区作为创新土壤,发掘他们自身感兴趣的、有热情的社会问题,在实践中自我发展,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同时继续保持高中生与大学生的频繁互动,充实第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