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
摘 要: 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群体,老年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而老年书法教育有以自己的特殊性与其它教育教学相区别。正因为如此,老年书法教育这一课题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作为基层文化工作者,应重视各类人群对文化的不同需求。如何使书法艺术能够对老年人群的社会活动、精神生活和身心健康发挥良好的作用,笔者结合多年来对群众书法教育教学实践,就老年群体书法教育作一分析思考。
关键词: 书法;老年教育
1 老年群体书法教育的现状分析
书法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优秀传统艺术,它通过汉字的用笔用墨、点画结构、行气章法来表现人的气质、品格和情操。形式上,它是一门追求线条美的艺术。内容上,它是一门体现民族灵魂的艺术。书法具有艺术鉴赏和历史文化的价值,在创作、欣赏书法作品时,不仅能给人带来愉悦和满足,还能使人的审美情趣得到陶冶与提高。
1.1 老年群体书法教育的意义
老年群体书法教育是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的一个平台。老年人离开工作岗位,有相当多的人思维、身体、心里状况都很好,总以迫切的心情,想方设法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和人们进行正常的交往或沟通,以体现自己存在的社会价值。建立老年人自己的社会活动圈,有组织的开展老年书法教育是调整老年人逐渐适应新的生活方式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活动中,他们能够运用这个平台,进行广泛的文化、思想、知识交流,达到丰富生活、陶冶性情的目的。
最初的汉字以实用为主,不讲究艺术性,随着社会的发展,汉字逐渐由实用变得唯美,衍生出篆、隶、楷、行、草等字体。传世的书法艺术珍品表现形式极为丰富,有甲骨文、钟鼎文、竹简、帛书、碑刻、印章等等。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不仅能了解书法的表现形式,也能理解书法作品的内涵。老年书法教育不仅仅是学写字,更重要的一部分是对文字学、语言学和传统艺术的全面学习,通过学习,提高他们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更深理解,传承、发扬民族传统文化。
老年书法教育有利于强化老年人的意志,达到修身养性、强身健体的目的。在形式多样的老年活动中,学习书法更适合大多数老年人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和提高文化品位。首先练习书法要静下心来,排除一切干扰,专心研墨、读帖、挥笔、运气,在书写中要保持凝神静气,这有利于修身养性;站着写字会消耗一定的体力,这无疑是一种体育锻炼,配合上一些舒缓的乐曲,犹如练习太极,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学习书法可以消解生活中的烦心事,沉浸于书法学习与创作的意境之中,能提高老年人的精神境界;学习书法需要一定的耐力,要能耐得住寂寞,有利于增强老年人的意志,保持乐观健康的心态。
1.2 老年人学习书法的优势
老年人闲暇时间多,自控能力强,学习态度诚恳。老年人离退休后,时间可以自由支配,有充足的时间完成书法练习,在理解的基础上去仔细体会经典作品的字法、笔法、墨法、章法。老年人自控能力较强,能排除干扰,全身心地投入到书法学习之中,且态度诚恳、认真,,认真按老师的要求做练习,把学习书法当作每天生活中的一件必不可少的事情来做。
同时,老年人生活阅历丰富,处事沉稳,心境平和,经验多,考虑事情周详,知情达理,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人对事宽容,有耐心,处理问题不急不燥,对待学习认真,不追逐名利,以快乐健康为目的。因此,学习起来能放松心情,一笔一画、一招一式都入形入味。就像唐代孙过庭在《书谱》中写道:“是以右军之书,末年多妙,当缘思虑通审,志气和平,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
虽然老年人学习书法有许多意义和优势,但老年人同样面对着体力、精力较差,学习反应慢,思维迟缓,记忆力减退等不利条件,而这正是老年书法教育要解决的问题。
2 老年群体书法教育的方法探讨
老年群体书法教育必须结合老年人的特点,在传统教育教学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因人施教,通过长期的学习才能教有所为、学有所获。
2.1 老年书法教育的美学理念
美学是任何艺术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体验书法美,是吸引老年人热爱书法艺术的开门钥匙。要灌输书法作品中“字”的形体美。著名书法理论家吴振锋先生在《叩问心灵》中写道:“汉字的形体美,首先表现在字形的图像上。汉字起源于表现性极强的象形字,可以直接表意,因而具有一种‘感性显现的审美基因,能够‘形入心通。其次,在构造上具有匀称、和谐、对称、参差统一等一般形式美规律”。在汉字中象形文字犹如一幅优美的简笔画,既是一些事物外形特征的简化,又有一定的寓意,简洁的笔画、流畅的线条里包含了一种原始的美。通过汉字溯源及其形体美,逐步提高老年群体对书法艺术的感性认识。
书法是一种视觉艺术,但同时书法作品必须是有思想、有灵魂、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甲骨文以它古朴的材质与优美的线条文字形成了一幅和谐的艺术品。历代书法家的作品,要么清秀俊丽温文尔雅,要么古朴厚重雄强大气,作品中蕴涵着大量的点画、线条、结构、章法、情趣、意境等等美学哲理,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教学中,要引导老年人在欣赏作品时,先直观地欣赏作品的神采、气韵,再审视它的章法布局,剖析它的结字,结合作者的创作环境和创作特点体会作品所呈现的艺术魅力。如果欣赏者不认识作品中的字,读不懂作品的内容,仅凭整齐与否、干净与否而谈论作品的好坏,只能说该欣赏者还需努力学习,提高自身书法审美,他就没有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俗话说“宽打地基高垒墙”,只有具备丰富的知识积累,具有善于观察的眼睛、勤于思考的头脑,老年书法朋友们才能通过欣赏提高自己的艺术品位,通过创作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
2.2 制定符合老年人特点的教学模式
老年人学习书法以休闲、娱乐、发展兴趣爱好为目的,所以在教法上要轻松、适度。针对老年人有時间、有热情、记忆力差等优缺点,在书法教学中坚持“观、临、养、悟、创、评”六个步骤。首先是“观”,就是引导学员多读帖,反复看,从中领悟每个字的结构特点、行笔要领。其次是“临”,就是要大量的临写。每次上课均布置作业,在下节课学习时对每个人的作业进行逐一点评。布置作业根据个人情况有不同的的要求,不纯粹追求量。启功老先生曾说:“有人误解了功夫二字,以为时间久、数量多就叫功夫,实则不然。事实上功夫是准确的积累,熟练了下笔即能准确,便是功夫的成效。”这话很有道理。三是“养”,老年人反应慢、记忆差,对学到的知识要留一定的时间进行消化吸收。在平时教学中,尝试“慢三步”的教法,即讲两节新课,第三节课主要用来复习和回顾,然后在上新课,如此反复教学效果较好。四是“悟”,悟即领会,是在养的基础上进一步吃透笔画走势,起、行、转、收的运笔方法,提、按的节奏到点画、部首之间的相应位置、距离,并要熟记于心。五是“创”,即创作,有了一定的临摹基础,再教一些简单的章法、布局,鼓励学员积极进行书法创作。六是“评”,即点评,对老年人创作的作品采用各种方法进行点评,之后可以由老师选取几幅优秀的作品进行分析,最后可以将学员分组,互相分析评议,或将作品悬挂在教室,对照所临碑帖,逐幅进行分析讲评,为下一步再创作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2.3 教学形式要多样化
单一的教法会降低老年人的学习热情。因此,在教学中要坚持教法的多样性。一是在课堂上讲碑帖、临帖,教技法、章法,学执笔、运笔、行笔,体会贯气、行气、运气。二是引经据典。给学员多讲相关的书法典故,讲诸家碑帖的内容和故事,讲历朝历代书法发展史,讲汉字的起源等等,由古人对书法的认识和探索切入,从而拓宽学员的视野,扩大知识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三是走出去请进来。走出去,就是带学员到室外参观摩崖石刻、碑林等历史遗存和专业展览,现场教学;同时组织一些交流、研讨、笔会书写等社会活动;请进来就是邀请一些书法名家现场教学,或利用一些多媒体手段为学员播放名家教学视频。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增强老年人学习书法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总之,在老年群体的书法教育教学中,我们文化工作者一定要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学习的最终目的,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让更多的老年书法爱好者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让群众文化活动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各类人群,以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更大程度上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