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聋哑时代》
作者:双雪涛
出版时间:2020年4月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读者:黄小鱼
这本小说唤醒了我的少年时代,那些生命里曾经最重要的人、早已失散的朋友,在我合上书时,全部回到我身边。关于成长的代价和失去,我们总是浑然不觉,这本书戳痛了我,读到结尾那封信,哭了。“阅读有时会‘击中你,一种几乎惊心动魄的幸运,也许你会在那一瞬间想起很多事,很多相关的生命经验和思索。但根本上,这不是把你拎回去过去的哪一天哪一点,而是‘打开,你由此得到一个你未有的,或说一直擦身错过的全新视野,使连你的记忆都有了新的面向、新的意义和光彩。”这本书对我的意义便是如此。
读者:zz
荒诞处笑到流泪,悲哀处挤出微笑。当故事驰骋在纸上,那些人就能都回到他身边,一个光明的结尾,就是“我失去了他们,从此我再也不会受到伤害”。
读者:一梦少年
看见了双老师的真诚与勇气。这让我想起很多,想起我曾经也有一个她,想起我曾经也有个高杰,但是没法提起。不敢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很感动。
读者:eggplant
《聋哑时代》是我读双老师的第一本书,也是最喜欢的一本。每一篇都喜欢,可能因为那写的就是我的青春校园生活。很久不回东北,非常怀念那座“只上一盘拍黄瓜,就可以手把瓶开喝”节奏的城市。
读者:祝于杰
作者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带我们回到了青春最初的样子。好看好读,现在读起来,有一些过分平滑了,这是唯一的缺点。
读者:氧气
写的是人生中最为珍贵、仅有一次的模糊地带,只有当一切结束,故事才会从混沌中成型。这部小说的叙述有种温柔动人的光晕,那是我们每个人灵光消逝的时代。读到最后一章《她》哭了。
读者:河洛
我想到北方雪落,表层的砂土会与之混合,在每一个试图捏起雪球的孩子手上,化成黑色或者黄色的泥水。 李默是活着的,他的一切家人,姥爷、爷爷、奶奶、父亲、母亲,也都是活着的;他的世界并不干净,也没有明确的指示如何地走,像一个点一样,可以抵达的无数事物,而又独立自存,这个点的存在,并不阻止时间的流淌,但足够对抗遗忘。 伤痛,性懵懂,贫穷,境遇,时代变迁的背景中很匠气,但足够克制,情感在合适的时候流淌,除了自叙式的尾声——我也不把它看作缺點。
读者:荒野侦探
我始终觉得我们都要为那些曾出现自己生命中的一些人写一些故事,用我们的方式记住他们。无所谓什么格局,为他们,也是为我们。虽然没有经历过80后的青春,但我发觉所有青春都有共通之处。第七章的《她》加上尾声让我流泪。双雪涛太温柔了。兴许是我们都曾对自己爱过的人或者爱着别人的自己温柔吧。
读者:飞鱼
没有《飞行家》《平原上的摩西》那两本惊艳,可能因为带有一些自传色彩,没有那么克制,叙事有些啰唆、冗长,略显自恋和轻浮,甚至开始讲各种生理冲动了(怎么有些王小波的痕迹),讲“我”太多了一些,有些故事也有一些重复。
读者:七月的秋
其实读双雪涛或者说是班宇的作品,都有一种沉重的感觉,看完之后隐约有些悲伤。但说实话,我越是读这些作品越是怀疑自己的阅读力,甚至有些语句还得反复揣摩才能理解,而文章的意象我有时候联系不起来。想来还是我生活阅历少、书读得少,所以真得在大学这四年好好感受生活,好好感受阅读的力量!
二、《七个疯子》
作者:罗伯特·阿尔特【阿根廷】
出版时间:2020年4月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读者:金穗
如白痴般梦游在地狱般底层的主角,被内心的犯罪冲动牵引着,频繁地和各种被侮辱和被损害的人们接触,最终沦为无政府主义的地下组织的成员,要参加一场一开始就注定会失败的暴动,不愧阿根廷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本小说融合了陀氏多本小说的主题,而且主人公和陀氏人物一样都有着乔治·桑情结,都妄图通过爱情拯救失足异性。
读者:DEE
发狂来反抗肉体、生活上受到的屈辱,发疯与奇迹竟然如此接近。作者把自身的痛苦、羞辱与疏离感融进了这名会计的生命中。“疯子”们的设定《圣经》的意象味很足。逃离自身,因为憎恶去靠近,用堕落带来的新变化刺激麻痹的自身。
读者: 欧阳
读阿尔特的文字,像在层层黑暗堆积的深井边胆战地观望,对所谓“人性”了解又深了一些;能把他的文字翻译成汉语,是莫大的荣幸。
读者:渡边
拉美这个地方的文学总让我联想到疯狂流转的七彩油墨大漩涡。这本也是,读完不能说多喜欢,但的确不同凡响。语言的重复缠绕让人想到伯恩哈德,格调的晦暗绝望连通塞利纳,大型灵魂自我拷问和反社会犯罪情节的确脱胎于老陀,谵妄卑劣和歇斯底里有了(甚至同样调动了妓女),但少了宗教思辨和陀式圣光的结尾(不过这书还有续集)。还有时不时蹦出来奇妙搭配的比喻饱含诗意又很有冲击力,尤其是对痛苦的描写,比如“他自己就是黑暗中的肉体瀑布,谁知道血什么时候才会流干!”作者一定体验过很多很多痛苦。
读者:小布
阿根廷版的《罪与罚》,只不过没有救赎,没有惩罚(或者说惩罚在作者的注释里和续集里),只有痛苦和摆脱痛苦的疯狂。整部作品的情节和人物塑造其实有很多粗糙的地方,除了主人公以外的人物并不很饱满,但是这种粗糙也许正是拉美文学的一种魅力,一种搅拌着创造力和癫狂的魅力。不少细节的刻画堪称神来之笔。博尔赫斯和阿尔特显示了拉美文学的两种风格,理想的和现实的,优雅的和疯狂的,精致的和粗糙的,世界性的和本土性的,哲学的和历史的,抽离的和介入的……这两种风格并不完全割裂,但后者提供的文学能量似乎更为巨大。主人公埃尔多萨因有不少作者的影子,期待续集《喷火器》将故事引向何方:幻灭还是救赎?
读者 :笔慧
读完最后一个字时激动不已,天啊,竟然有如此惊为天人的阿根廷作家而以前闻所未闻!读得简直太过瘾了,虽然伴随着窒息般的丧,可仍着魔地紧随文字游走其中。主人公如此悲观又暗黑的心境在其卑微又屈辱的生活中一点点积累、酝酿、发酵、爆发。每个人物都如此个性鲜明又疯狂,景物和心理的描写简直如神来之笔,充满诗意又诡异,让人产生无限遐想。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灵魂拷问”有着极高的黏稠度,心底也忍不住对自己的人生进行“拷问”。
读者:花与岛
别置疑阿尔特是上世纪最伟大的人类预言者。实验时如疯子一样热忱,面对惨淡未来是死灰一样的寂静。人类是如此聪明,却专注着用铁锹挖掘无用的财富,抱着大不了与世界毁灭的心,满足心底颤颤巍巍的舒畅。
作者:披头士
偏爱前三分之一,主人公缠绕的想法确实一度让人想起老陀,在1929年的阿根廷仍能这样写,但写起梦和幻觉时的切换又格外现代。除此以外,皮条客的对谈、占星家的演讲都是亮点,很喜欢。 我们之所以忍受一切是因为我们相信,只要继续忍受下去,终有一天我们能抵达关于我们自身的真相。我们本身即是神秘的(尽管我们对此一无所知)。宗教的缺席是这个世纪的不幸,它毁掉了我们的理智,导致我们在体外寻找事实上藏在潜意识的神秘之中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