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哲
摘 要:随着我国保险业快速发展,监管机构对于科技手段要求越来越高。而区块链蕴含的分布式账本、时间戳和加密机制等技术内核与监管机构内在优化需求存在较深的契合点。将法律规定预先写入智能合约代码,在区块链运行时实现“自动合规”的途径是监管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协议运行保障监管方对所有交易节点的观测、评估和纠错机制实现有效监管,也是未来区块链金融发展的必由之路。金融监管能否与时俱进、通过技术创新找到二者的兼容区间,也是各国布局中的一个重要落脚点。而在此过程中若能让区块链與监管沙盒形成有效互动,共同解决现阶段监管层面存在的内生性技术缺陷,将有利于推动这场全新的技术革命在金融领域实现大规模实质性应用。
关键词:保险业;区块链;融合;监管沙盒
0 引言
从全球保险业未来发展趋势看,保险业监管将从制度监管转向技术监管,而利用区块链的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性,可以解决保险业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与交易安全问题,保证行业的真实性、合法性。而“监管沙盒”是一种能够将金融创新与控制风险兼顾的制度,若能与区块链结合运用,对未来保险业监管必将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1 文献综述
区块链技术和监管科技是金融新技术发展的前沿,周雷、许一青、沈琳(2018)认为探索“监管沙盒”模式有利于实现金融创新与风险防控的平衡。周雷、薛雨寒、刘露(2018)认为区块链在保障互联网保险信息安全、防控道德风险、实现智能化理赔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王舒畅(2018)认为区块链的去中心化链式储存结构,为唯一性困境、时间性困境以及保险合同效率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宋蔚、李佳颖(2018)认为“区块链 + 保险”的多场景应用可重塑保险生态价值链,提升保险行业的服务水平。刘熠炜、周桦、余健(2019)认为区块链技术能为保险公司的信息储存、客户服务、反保险欺诈以及保险监管等领域带来深远的影响。尹振涛、范云朋(2019)认为监管科技将有助于建立一套金融运营实时监测,风险识别、评估及处置的监管体制。
2 区块链技术赋能传统保险监管
区块链是通过构建点对点自组织网络、时间有序、不可篡改的加密账本和分布式共识机制,从而实现去中心化信任的全网记账和共同公证,创造基于计算机算法,而不依赖第三方的信任机制,实现价值的点对点传输。其核心设计思想是系统中的每个网络节点都参与全网公开账簿记账,经多次确认进入历史的区块链记录信息,数据将永久记录,且不可修改。该技术能够让区块链中的参与者在无须相互认知和建立信任关系的前提下直接实现价值传递,而不再依赖于线下中介机构,被誉为“超越信息传递的第二代互联网技术”。
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并不意味着完全摆脱监管,而是可以通过协议运行保障监管方对所有交易节点的观测、评估和纠错机制实现有效监管。鉴于区块链的分布式结构及平等公开的特点,监管方可注册为区块链上的节点,实时观察到保险公司的全部运营过程,包括交易主体、资金流向等,真正实现穿透式监管。此外,监管机构注册为链上节点后,对任何时候的任何交易都可以进行追踪,及时检测风险。如果发现风险,可以根据时间戳追溯到源头,查明风险源,及时解决问题。
案例:美国佛蒙特州政府尝试区块链与传统保险监管融合
2019年1月,美国佛蒙特州政府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将该州作为探索区块链在数据保存和优化监管程序方面潜力的试点地区。该试点计划将针对的是那些由一个或多个提供自我保险的母公司实体组成的许可保险公司,在该州可使用区块链技术中的私有链进行数据的登记和报告。州政府目前仅保存保险公司提交的纸质文件和数据副本。佛蒙特州政府将根据此试点项目的实施情况,慎重考虑区块链技术在优化监管程序方面的可行性。
3 “监管沙盒”机制
近年来,金融科技逐步应用到金融活动的方方面面,传统的监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日常监管需求。而“监管沙盒”机制是创造一个“迷你的”真实市场作为金融创新的“安全空间”,在这个空间内参与企业可享受一系列的“监管福利”。创新企业在沙盒范围对金融创新产品和商业模式进行短期测试,如果测试效果符合预期,测试完成后可以广泛推广。
监管沙盒测试的参与者从行业类型上看多为金融科技公司,业务类型与区块链、监管科技、保险科技等相关。
“监管沙盒”向参与企业提供五类工具,分别是限制性牌照、个别指导、规定豁免与修改、无异议函和非正式引导,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进行选择。项目准入实行申请审批制,计划参与测试的企业向金融行为监管局提交申请,监管局依据申请材料评估项目创新性、价值性及可行性,给予项目准入或拒绝的审批
结果。
监管沙盒机制拥有完整的测试流程,包括申请、测试、退出三个阶段。在申请阶段,企业提交测试项目的相关信息,金融行为监管局根据沙盒“五项准入标准”作出评估,然后为符合资质的项目委派专门人员与企业协商沟通。项目通过审批并且双方就方案协商一致后,即进入测试阶段,时间一般为三至六个月左右,但具体时长视企业的需求而定。测试结束后为退出阶段,企业将测试期间项目运营情况作出一份最终报告上交给金融行为监管局,监管局审查分析报告,给出书面反馈,企业根据此反馈,决定该项目后续是否具有可行性。
4 “监管沙盒”+区块链新模式
4.1 适用原因
首先,“监管沙盒”与区块链行业主要分布地域具有一致性。我国拥有区块链业务保险公司地域分布集中于北京、上海、广东,集聚效应明显。而“监管沙盒”具有跨地区、包容化的特点,适合在经济发达地区开展金融创新产品试验。
其次,“监管沙盒”和区块链技术有利于保险公司产品创新。在产品开发定价阶段,区块链技术可以优化产品设计,使产品更加多样化,为不同潜在客户量身定制专业的保险服务,有助于解决各家保险公司业务同质化问题,进而提升保险的竞争力。而“监管沙盒”又可以限制保险公司在产品设计及定价环节中激进甚至违规的行为,保证保险科技产品的创新性和低风险性。
最后,“监管沙盒”与区块链的技术特点相契合。区块链技术有助于保险业提升服务质量、风控能力、运营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和欺诈风险,革新保险业的商业模式。与此同时,“监管沙盒”能有效防止区块链技术层面的风险。
4.2 具体案例——以PolicyPal为例
PolicyPal是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持牌保险经纪和豁免财务顾问,与全球保险公司建立了稳定增长的合作伙伴关系,目的是获取客户数据来构建应用程序编程接口以获取即时报价和产品信息,了解客户的保险需求。在新加坡,PolicyPal 与 NTUC Income、 Etiqa insurance 两家保险公司合作,提供能显示客户现有保险、支付和更新日期等信息的应用程序,并用人工智能为客户如何获得更高的保障率提供投资建议。PolicyPal 汇总关于保险费、投保人数据、索赔数据和家庭成员等重要的私密信息来帮助合作伙伴找到市场缺口,从而有针对性地设计新产品。迄今为止,PolicyPal向消费者分销了一系列保险产品,包括意外险、重疾险、车险、养老保险等。
P2P 互助保险平台由区块链开发,因其具有透明性和不可篡改性,降低了虚假索赔和保险欺诈的风险,解决了信任问题。通过智能合约,还降低了检索个人记录的成本,使索赔程序和监测过程变得简单高效。
5 运作模式创新应用建议方向
5.1 应用于保险监管和公司治理
一方面可加强监管方对保险公司核心偿付能力的监管;另一方面保险公司内部审计以及公司线上运营效率也会大大提升,实现全天候平台预警、运维及灾备。
5.2 与物联网协同创新
在物联网中通過传感器网络获取大数据,不再像以往采用“平均值”测算的传统统计方法,使用创新科技来厘定保险费率,更加注重防范风险,打通系统信息壁垒,广泛应用于财产险、人身险及再保险等领域。
5.3 满足消费者对保险多元化的需求
为保险消费者设计更加个性化的保险产品及服务,包括旅游、交通、健康、财产等领域。根据消费者对保险的使用需求频率进行灵活的量化计费费率厘定模式,并有效预防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风险。
参考文献:
[1]胡滨、杨涵.英国金融科技“监管沙盒”制度借鉴与我国现实选择[J].经济纵横,2019,(11):103-114+2.
[2]刘熠炜,周桦,余健.区块链+保险:多元、创新与挑战[J].中国保险,2019,(08):28-32.
[3]尹振涛,范云朋.监管科技的理论基础、实践应用与发展建议[J].财经法学,2019,(03):92-105.
[4]周雷,薛雨寒,刘露.区块链技术助力互联网保险高质量发展[J].金融理论探索,2018,(06):61-69.
[5]王舒畅.区块链在保险行业的应用现状与展望[J].时代金融,2018,(27):256-257.
[6]宋蔚,李佳颖.金融创新背景下“区块链+保险”业务发展模式探讨[J].商业经济研究,2018,(08):163-166.
[7]吴燕妮.金融科技前沿应用的法律挑战与监管——区块链和监管科技的视角[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9(03):78-86.
[8]周雷,许一青,沈琳.新常态下我国互联网保险有效监管体系研究[J].财经理论研究,2018,(01):32-42.
[9]许闲.区块链与保险创新:机制、前景与挑战[J].保险研究,2017,(05):43-52.
[10]王和,周运涛.区块链技术与互联网保险[J].中国金融,2016,(10):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