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
摘 要: 在查阅济南市博物馆藏高凤翰作品资料时,发现了一幅《蕉叶垂荫图》,与前几年某拍卖公司高价拍出的一本册页,其中有一幅作品几乎一模一样。常言道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将这两幅《蕉叶垂荫图》,进行对比总结,从中发现高凤翰绘画的特点,以及真伪作品的区别。
关键词: 高凤翰;真伪作品
说起高凤翰的艺术成就,在诗词、书法、绘画、治印、治砚、收藏等多个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当然,研究高凤翰的学者专家也如过江之鲫,发布的文章不计其数,既有资料详实的长篇大论,也有妙笔生花的即兴之作。但是,有不少收藏爱好者,更喜欢通俗易懂,简单实用的一些鉴定方法,我在查阅济南市博物馆藏高凤翰作品资料时,发现了一幅《蕉叶垂荫图》,与前几年某拍卖公司高价拍出的一本册页,其中有一幅作品几乎一模一样。常言道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我将这两幅《蕉叶垂荫图》,进行对比总结,从中发现高凤翰绘画的特点,以及真伪作品的区别。为了方便,将济南市博物馆的藏品简称“济博本”,将拍卖公司拍出的作品简称“拍卖本”。
排列完成之后,下一步就是进行比较,说得通俗一些,就是挑毛病。那么从什么地方入手哪﹖常言道外行看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个人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看“气”。就是看一幅画是否“活”,也就是生动,有精气神。这比画的形象逼真更重要,因为画的象,对于一个画家来说只能算是基本功,而能够做到传神,才算得上是高手。其实,这就是六朝谢赫在《六法论》中所说的“气韵生动”。举几个例子可能更有助于理解,例如一个人他在生病或有愁事的时候,和他在人逢喜事的时候,虽是同一个人,但是他的精神面貌却迥然不同,哪怕他不想表现出来。再如,一支鲜花和一支干花,它们的形状﹑颜色香味都一样,但我们还是能够很快将它们区分开,这是因为干花比鲜花少了最重要的“生气”。
第二,看笔法。也就是谢赫所说的“骨法用笔”。中国画是非常注重线条功夫的,特别是文人画兴起后,更是将书法融入绘画当中,赵孟頫旗帜鲜明的提出:“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於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具体讲明了以草书画山石,以篆书画树木,以隶书画竹子。再细分更是多种多样的描绘技法,如“兰叶描”﹑“游丝描”、“行云流水描”等等,其中最有名的便有十八種,即著名的“十八描”。这些描法都是有讲究的,怎样起笔,怎样运笔,怎样收笔,表现怎样的物象,选用怎样的描法。除此还有“皴法”,“墨法”“水法”等等。其实,所谓功力就是运用这些技法的能力,这需要一个画家几十年的磨练才能掌握,是无法取巧的。一幅画,它的构图敷色印章等等都容易模仿,而功力方面却很容易露出马脚。一位有经验的鉴定家,看一幅画根本不用看落款印章,打眼一看就说“假的,太嫩”。就是这个道理。
第三,看画风。主要是个人风格和时代风格。个人风格说白了就是一个书画家在长期的书画创作中,逐渐形成的习惯。例如有的人喜欢用狼毫笔,有人喜欢用羊毫笔,有人爱用浓墨,有人爱用淡墨,有人持笔高有人持笔低,有人运笔快,有人运笔慢等等。正是这些看似寻常的个人习惯,使得每个人的作品都各不相同,而且这些习惯是作者无意间自然形成的,别人很难去刻意模仿。不信可以自己做个试验,你随便找一个人的签名比着写,就会发现很难模仿到位,哪怕你的书法水平比他高,同样很难模仿,否则,鉴定专家的结论,就无法得到法律的认可了。时代风格是指同一时代的个人风格共有的特征。说白了就是某个时代时髦什么,时兴什么。例如:落款“为某某社长写”的,其年代大约在明末清初。落款“请某某仁兄嘱正”的,其年代则是嘉道以后了。还有人物的服饰,家具陈设,建筑形式等等,在方方面面都会烙下时代的痕迹。
两幅《蕉叶垂荫图》比较:
济博本堪称精品,尺寸不大却笔墨精妙,色中有墨,墨中有色,然而墨不碍色,色不掩墨。画面中蕉叶仓润而浑厚,一旁的小红花又娇嫩活泼,可谓相映成趣,相得益彰。叶筋的勾勒用笔精确,线条苍劲老辣,在水墨淋漓的画面上,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拍卖本画的虽有一定水平,看似浑厚实则色墨混沌层次不清,不能很好的融合,画面显得脏乱呆板无神。叶筋的勾勒线条生硬无力,有的位置方向都搞错,高凤翰绝不会反这样的低级错误。两图的书法水平更是不可同日而语。依次便可判定济博本为真迹,拍卖本是仿品。
并不是说所有孪生的书画作品,就一定有一幅是伪作,也可能两幅全真,也有可能两幅全假,只是偶然找到了一真一假的几组作品,这样比较起来更直观一些。因水平有限,如有错误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