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惜妍
2020年元月2号,我登上了飞往福州的航班,开启了为期两周的福建东部古村采风活动。新年伊始能以这种方式开启,我觉得运气好极了。
元月16日下午7点,我回到伊宁。等不及回家,一头扎进锡伯餐厅,热热的花卷和奶茶,安抚了我的新疆胃。
接下来的两天是周末,猫在家里写此行的稿件。
19号清晨上班,赶着积压的工作,午间和同事们聊出行见闻。晚上抽空收拾,擦洗,去超市买年货。对遥远的病毒没有一丝敏感。
22日开始,手机上情势急转直下,恐慌气氛初现,近几日来零星流传的关于武汉疫情的消息开始大面积传播。我依然逍遥乐观,心就像伊犁河一样绵长宽广,总觉得那种病毒不可能跑到天边一样遥远的伊犁。
23日武汉封城这个爆炸性的消息成为一个临界点,瞬间掉入冰冻状态。心里安慰自己,遥远的武汉疫情对伊犁应该不会构成威胁。
24日是除夕。中午和婆家人吃团圆饭。晚上在娘家包饺子看春晚,和弟弟商量着明天去给几家长辈拜年。除了没听到鞭炮声,各家灯火通明,父母所期盼的“夜深儿女灯前”依然像一幅剪影贴在夜幕下的玻璃窗上。白岩松临时演出的节目让我傻了眼,瞬间清醒:地理位置遥远阻挡不了病毒,没有硝烟的战争也会有牺牲。凌晨之后,手机里不断传来工作群发送的通知:关停娱乐场所,关停电影院,关停滑雪场……
大年初一,在家观望。小区里拜年的人还在行走。
26日清晨,我去广播电台参加一档过年话题的直播节目。坐上出租车,消毒水味道浓烈,街上行人稀少。两个小时结束了直播,打个车去单位值班。晚上接单位通知统计上报自12月中旬出疆人员及归程信息。接下来就是居家的日子。
火车停了,公交车停了,社会车辆限行,外出人员限行……各种防控举措实施,各种信息轰炸。
刷疫情信息,脑子里梳理去过的地方、接触过的人,心慌意乱,有些后怕。妈妈在电话里叮嘱我:别害怕,遇到什么都是正常的,遇到温暖,你要感激命运的眷顾;遇到寒霜,那原本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我渐渐平静了下来。禁足,就是贡献。
对于我这样一个平常就很宅的人,倒是觉得这也是难得的长假,可以好好反思自己的生活。混乱期会让太平日子里不易被发现的思维缺陷暴露出来,这是个空前的去伪鉴真的时刻。大灾大难面前,更能检测出体质的优劣、干部的水平、商人的良知、专家的素养、医者的操守和民众的认知。这次疫情爆发,让习惯了稳定生活的人意识到,突变面前思维能力很重要,对社会系统运作规律的认知能力更重要。我对一个无聊得发慌的朋友说,从现在开始面对这个问题,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寄托,说不定这个春节将是你人生的开悟时刻。
大年初三,天刚放亮,传来扫雪的声音。我望向窗外,几个保安在扫雪。他们的身影让我觉得踏实,生活还在踏着正常的节奏向前推移。
我住的小区设立了政府农副产品销售点,不用出小区就可以购买,蔬果也很新鲜。隔离的人也可以电话购买,店家送货上门。隔着口罩,话语间依然热情。移动音箱隔几个小时绕着楼栋响一遍,宣讲疫情防控知识,让大家不外出,不聚餐。
社区干部上门测温,统计有无外来人口,有无外出,有无人员感冒和发烧。
一座城由喧闹变得安静。伊宁的晨光和黄昏依然安宁祥和。
30号,我回来的第14天,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女儿的房间有两幅绘完的数字油画。我的床头放着读完的四本书。其中,阿來的《云中记》几乎是流着泪读完的。有这样一段:舅舅与外甥回忆着地震中逝去的亲人,紧紧拥抱。外甥对舅舅说,我们以前怎么没有这样亲近过?舅舅说,灾难之前,我们没有学会相亲相爱。
这个年,清静,恐慌,心里却一点儿也不寒冷。
对门的大姐,厨艺好,热心肠,隔三岔五敲门递过来一盘吃食。隔着口罩,那份暖意就在眼神里荡漾。
一个朋友听我说没有口罩了,步行五六公里,给我送来一包普通医用口罩应急。隔着小区的铁门,我俩见了新年的第一面。
隔离年,防御病毒的除了口罩,还有爱!除了家人的珍惜和爱,还有社会大爱、国之大爱。
2月1号,我到单位值班,每个路口都有执勤的民警和社区干部。
单位执法队的小伙子说,他们今天在街上巡查,有个饭店老板招呼他们进去吃饭,执意不肯收钱。这几天,老板每天到店里做饭,免费提供给附近的执勤人员。
抽调到社区协助工作的同事说,巷道里的居民不时出来给他们送一壶茶。不知是哪一家,看他们站久了冻得直跺脚,第二天一早到岗时,路边支了一个炉子,红红的煤火暖暖的,“雪中送炭”就是人心最朴素的写照。
在疫防指挥部临时办公楼,在火车站,在机场,在果子沟检查站,在城乡交通路口……从政府官员到村社区干部,从医护人员到环卫保安……各行各业,每一颗螺丝钉都在坚守运转。
这场硬仗背后,有多少奔波的身影。
公安民警奋战在进出卡口、大街小巷,寒冷中管控车辆,测温,疏导。
基层干部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时,服务辖区群众,关怀送到门口。
合作社、菜市场、超市一条供应链,不涨价,体现出一份社会责任。
零下十几度的气温下,建筑工人投入医疗场所紧急扩建施工当中。
捐款的企业、义捐的市民、请战的勇士、奋战在一线的人……
这是一项庞大艰巨的工程,也是一场万众一心团结拼搏的战斗。
就在我写这些文字的时候,一个朋友打电话问候。他说家里有四个医务工作者,从除夕至今没有回过家,都在医院驻守。我说,那你好好练厨艺,等疫情结束了给他们整一桌好菜。他说,好菜都在心里呢,等哥哥姐姐们回家了,端上桌,开瓶酒。
新疆是个好地方。眼前所及,脚下驶过,每一寸都是多少代人开创建设的波澜壮阔的历史。有舍身的、奉献的、敬业的、守候的人,就有温暖的、心生希望、花开满园的疆土。
牧人常说,暴雨的尽头,是一片草原。愿劫难过后,人类能够学会相亲相爱,善待万物众生,山坡上的野草莓,草丛里的刺猬,都能迎来它们的孩子。
亲切的馕
新疆最好吃的是什么?
是羊肉串?是大盘鸡?是烤包子?
然而大多数新疆人会把这些通通在脑子里过一遍,淡淡说出:“馕!”
新疆人从婴孩时母亲掰下的第一片馕入口开始,馕就成了永恒的味觉记忆。
馕是生活所需,更是精神信仰。有一首民歌是这样唱的:“每当看见天边升起的太阳,就想起了你呵,阿克苏那太阳一样圆圆的馕。父亲那双铸天铸地的大手,盘出的馕坑就像火辣辣的太阳,烤呀烧呀,造就了太阳一样的巴郎。”
古往今来,大街小巷飘出麦香味的馕店,是最有人情味的所在。馕喂养出了新疆儿子娃娃,养育了古道热肠的各民族兄弟。
在伊宁市塔什科瑞克乡塔什科瑞克村,艾尼瓦尔·阿提汗开馕铺已有两年时间,他的笑容就像刚出馕坑的热馕一样,亲切朴实。
2020年春节期间从武汉漫延开来的疫情,来得猛烈而没有防备。
艾尼瓦尔·阿提汗每天都关注新闻,他看到市里防控一线人员非常辛苦,也想为打好这一场防疫战争出点力:“一线上班的人太辛苦了,我们是一家人,有困难时一家人就得帮忙。”想来想去,除了自己有一把打馕手艺,他也没有更多物质和能力去表达心意。
他和家人商量,家里人说医生和警察最辛苦,他们不能按时吃饭,如果给他们打一些馕,能有垫肚子的食物也好呀。
想到了就干,艾尼瓦尔·阿提汗和家人凌晨3点开始打馕。几天来,烤制了1000多个馕,由伊犁河中央厨房集中转送到防疫一线。
艾尼瓦尔·阿提汗是许多普通劳动者中的一个,他的想法很简单,辛苦的人不能饿着肚子干活。馕不是生活中最重要的,却是谁也离不开的。
如果没有这场疫情,可能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医务工作者在与死神搏斗的真正关头,对于生命守护的意义。很多人甚至也没有意识到社区干部、快递、环卫工、保洁员、菜农、出租车司机等等这些基层的服务工作者这么被需要,甚至可以说,日子一天都离不开他们。
还有那些志愿者们,他们是人群中耀眼的微光。就像艾尼瓦尔·阿提汗一样——做不了炬火,那就发萤火之光。
不是谁都可以成为钟南山那样从天而降的英雄,但是,挺身而出的凡人,在我们身边太多太多。
这个时候,才真正理解那句名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灾难面前,馕就像希望,就像拥抱,就像力量。从来就没有缺席过。祖国河山,哪里有难,哪里就有亲切的馕,哪里就有新疆人像馕一样真诚的脸。
有谚语云:一个人的故乡,在他的锅里。在其原意中,锅与胃是同一意思。
这对于新疆人再贴切不过了,新疆人觉得哪里的食物都比不过家乡,对他人最友好的表达,就是请他吃自己家乡的美食。
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有一家新疆餐厅,店主叫阿不都艾尼·斯马义力。
2020年2月1日,在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濮阳网等多家网站上,刊登了阿布都艾尼“千张馕饼情暖抗疫一线”的故事,让家乡伊宁人为远在异乡的儿子娃娃骄傲。
26年前,阿不都艾尼·斯马义力带着妻子从新疆伊宁市潘津镇皮里其村出发,前往千里之外的河南濮阳华龙区创业。从刚开始卖羊肉串起步到如今开起了餐厅,20多年的创业经历让他和当地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他也没有让支持和帮助他的濮阳人民失望,他在当地与汉族房东结成了亲戚,成立了“艾尼民族团结慈善救助基金”,资助孤儿,收养汉族孩子,将新疆人热情大方、乐善好施、知恩图报的优良传统带到了中原。
疫情突发后,阿不都艾尼不仅惦记着家乡的安危,更是时刻关注着第二故乡濮阳的疫情。他电话联系到伊宁市潘津镇的工作人员,希望能为家乡捐款,得到回复是:“家乡的情况还好,能自给自足。内地的情况比我们严重,请把这份心就近就地地给他们吧,可能更需要的不是钱而是物资。”
于是,阿布都艾尼想到了自己打馕的老本行。他和家人、员工忙碌了9个小时,打了1000个热馕,在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委统战部(民宗局)的协助下,送到了大庆办、任丘办、人民办等辖区的一线工作人员手中。之后,阿布都艾尼又打了300多個馕送到了一线干警们的手中。
新疆人,有馕的地方就是家,有馕的地方就有爱。
一个馕,承载着满满的爱,平凡而又深情、朴实而又真挚……它不光是面粉与火的结合,更是爱心与奉献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