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芨灘,每一株小草、每一棵幼苗都异常珍贵。因此,多年来,白芨滩林场一直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树苗不隔夜。为了保证树苗的成活率,不管多晚,当天拉来的树苗必须要立刻栽上。王有德感慨,让这些植物在沙漠里扎根,可比养娃难多了。“人是有生命的,饿了渴了可以喊。植物不行,它喊不出来,你只能去观察它,看看这个树缺不缺水?旱没旱?有没有虫害?在沙漠里面,植树造林是很艰难的一件事情,比养娃娃还要难,难上加难。”
千辛万苦栽好的树苗,常常一夜之间就被风沙埋葬。王有德和职工哭过鼻子流过泪,但活儿还要干,树还要栽。风沙不停摧毁辛苦栽下的树苗,他们就不停补种,直到树木连成片,把流沙牢牢锁住……
一次次,他用那双长满老茧的手刨开沙土,看苗根扎好了没有。长年累月,指甲缝里钻满了抠不出、洗不净的陈年旧土,身上是抖不完的沙子。
王有德常常忙得忘了吃饭,因此落下了严重的胃病。他随身带的包里常年备着好几种药,胃疼了就拿出来吃。家就在几公里以外,却常常一两个月都回不了一次。在儿子王立钧的记忆中,父亲似乎不是在林场忙活,就是在赶去林场的路上。王立钧说:“我印象中,最忙的时候他有两三个月都没有回家一次。因为时间长了,他回家要洗澡、换衣服,我妈洗衣服的时候,我们家地上、洗衣机里面全是沙子。我妈说:‘你把单位绿化了,把我们家沙化了。”
扎制草方格沙障是每一位白芨滩人必练的“基本功”。年年岁岁,白芨滩人用不懈的坚持编织出漫无边际的草方格地毯,罩住了滚滚流沙。草方格上,沙生植物茁壮成长。曾经风沙肆虐的沙地,成为物种丰富、生态优良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坚持科学治沙、综合治沙,才能实现治沙事业可持续发展。”王有德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通过多年改革创新,他探索建立了“宽林带、多网格、多树种、高密度、乔灌混交”“林农牧副多业并举”等多种防沙治沙模式,实现了“沙漠绿、场子活、职工富”的目标,为国内外沙漠化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在职工眼中,王有德不只是领导和“工作狂”,还是他们的亲人。
“来到白芨滩快30年了,亲眼看着沙漠绿了,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了,沙漠也可以成为‘聚宝盆。”李桂琴难掩喜悦。
李桂琴和丈夫吴敬国都是林场职工,20多年前“穷得差点儿连婚都结不了”。如今,他们养了500多头奶牛,承包了40多亩果园和苗圃,还经营着4座设施温棚,家庭总资产达到300多万元。
在人与自然的抗争中,王有德和职工们风里来沙里去,以“宁肯掉下十斤肉,不让生态落了后”的拼劲儿,营造防风固沙林60万亩,控制流沙近百万亩,有效阻止毛乌素沙漠的南移和西扩,实现了人进沙退的伟大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