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玲
摘 要:媒体融合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受众获得信息的渠道,改变了受众对于信息内容的选择方式。学术编辑要及时转变角色,由“信息采集人”向“选题把关人”转变,由“单向编审人”向“多元技术人”转变,由“被动宣传人”向“主动服务人”转变,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通过不同途径,架构全媒体立体化传播模式,提升学术期刊影响力。
关键词:媒体融合 学术期刊 “把关人”
媒体融合是基于多元平台的不同角度、不同形态的传播,运用多种媒体手段和媒体平台组成的多元呈现体系。其普及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受众获得信息的渠道,改变了受众对于信息内容的选择方式。
在大数据、云计算、AI、VR/AR等技術的驱动下,“人工智能+传媒”一触即发。处于广域网络空间中的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在实现价值匹配与功能整合的过程中呈现出高度智能化的特征;智能终端设备成为重要的信息传播媒介,“智能”与“互动”是基本元素。学术编辑要及时把握时代特征,转变角色,充分发挥新媒体即时传播、多向交流、开放互联的作用,通过纸质期刊与数字期刊并行出版、优先出版、网刊推送等不同途径,架构全媒体立体化传播模式,实现学术编辑与受众的多向动态交互,提升学术期刊影响力。
《教育研究与评论》是国家新闻出版署认定的首批学术期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类重要转载来源刊、2018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学术期刊数据库教育学学科最受欢迎期刊、第六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该刊集“时”(现实)、“事”(叙事)、“史”(历史)、“论”(理论)于一体,体现出较强的学术性、思想性、指导性、实用性。本文以此为例,阐释媒体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编辑角色转变的策略。
一、由“信息采集人”向“选题把关人”转变
新媒体时代,传感器逐步成为信息采集的工具,使得受众对信息内容的选择更具开放性,对信息渠道的选择更具多样性,这无疑动摇了学术编辑作为学术“信息采集人”的主体地位。学术期刊编辑须借力人机协同、去中心化的生产方式,熟悉各种新媒体的内容生产、传播途径和经营之道,做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选题把关人”。
(一)以新媒体传播思维搭建“开放式”选题策划模式
1.利用大数据优化选题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依据数据做出选择的可能越来越大,为学术期刊选题策划总览全貌、优中选优提供了可能。
约稿和主题策划环节,除了运用互联网、数据库准确捕捉学术前沿的热点话题,跟进甚至引领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方向外,学术编辑还要通过数据统计搜索发稿量多、质量高的作者,归纳研究重点课题作者及其论文的资源类型、学科、来源、基金、机构等分布情况,凭借他们的研究成果树立刊物学术领域的风向标,展示当前学术领域的最新成果;还要根据数据预测某个学科正在研究的热点,如对某个主题的论文、单篇论文甚至某个学科在一定时间段的全部论文进行被引量、下载量、阅读量等方面的学术影响力分析,梳理出较为热点、具有引领性的学术主题,设计相关热点栏目。
如结合近两年最为热点的话题“统编语文教材的解读与教学”,《教育研究与评论》编辑部利用知网计量可视化分析功能,析出相关的热点话题,对重点作者及其机构分布作了深度挖掘。在此基础上,编辑精中挑精,梳理出适合本刊物的相关话题:习作教学、古诗文教学、口语交际教学、阅读策略等,约请该领域的专家组稿,目前已在2019年的刊物上推出“统编教材习作教学策略研究”“统编教材长课文的教学”“统编教材阅读策略探究”“统编教材古诗文教学”四组“独家策划”栏目文章,具有一定引领价值。
审稿环节不仅可以通过数据信息细分审稿人的专业领域,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审稿专家的研究领域与待审论文内容的契合度。通过数据分析得到的结论能为编辑部选题提供多种可能,判断也更为准确。
如《教育研究与评论》约请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作为审稿人,通过知网计量可视化分析,对其2013年到2018年的学术成果、文献互引、关键词共现等情况进行分析,获悉他近些年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情感教育”“阅读教学”“儿童诗教学”等。将这些主题的论文交给他审阅,得出的结论会更精准,更具指导性。
论文管理环节借助“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将期刊相关主体或栏目的论文与资源库的文献进行比对,可对作者进行有效分析和管理,区分优质作者和有过不良学术记录的作者,为投稿论文审查提供学术支撑。
2.借力多平台采集热点话题
受众能够通过多渠道、多平台快速获得信息内容,要求编辑积极通过信息平台,参与与受众的交流讨论,就当前学术热点问题的观察描述或对已刊发内容的观点进行探讨:可借助微信、QQ等新媒体社交工具,联系相关领域的知名学术专家,针对性策划选题;可通过期刊网站、微信公众号等途径发布选题方向、征稿启事等,引发学界对热点话题的持续关注和讨论。
笔者通过参与“国家级小学语文培训班交流群”“‘求真悟道全国小学数学教育论坛”“‘千班万人创意写作种子教师群”“江苏省统编小语培训会务群”“读写教室项目组”“初中语文智慧课堂”等微信或QQ群,从国家、省级、专项课题研讨等层面持续接触新鲜的学术话题,结识了不同学科、不同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在不断的交流与碰撞中,一组组具有引领性、热点性的话题相继推出。如“‘千班万人创意写作种子教师群”由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专家、特级教师、学术期刊编辑、一线教师组成,每日就“创意写作”课题的研讨发布多个资源包,既有帮助教育者提升“创意写作”能力的实践性材料,又有参与者随时发布的创意写作研究成果。对这些成果进行整合整修,以“基于统编教材的小学创意写作”为主题的专题策划稿便于2019年2月刊出。对参与创意写作的教师来说,这即是引领,也是激励。
(二)借力期刊媒介提升编审效率
除了借助万方数据、同方知网、龙源期刊网等大型数据网站,最大化地方便读者搜索需求,提升期刊影响因子,学术期刊也要充分发挥自己期刊媒介的作用。
1.自设投稿平台
在学术期刊自办的网站设置投稿平台,既方便作者投稿,又能在作者注册环节全面采集作者的个人信息,避免在编稿环节遇到问题因无法联系作者而陷于被动的问题。而且,借此平台,在编稿、审稿环节,编辑就能按照“三审”的不同环节,拥有相应的权限,让作者通过状态栏就能及时查阅审稿情况。
2.强化优先出版
学术期刊拥有最丰富、最即时的学术研究成果,利用这一优势,可以实现优先出版。
《教育研究与评论》借助自己的网站及公众服务号每月、每周提前推送专家论文、专题组稿,吸引了大批读者。以2019年8月30日推出的微信系列文章“老生常谈”、热点欄目“齐华视点”为例,引发会话5265次,好友转发1448次,朋友圈转发5732次,对于期刊的影响力发挥了积极作用。“老生常谈”系列由著名教育学者、杂文家、特级教师吴非主笔,目前已经陆续刊出35篇,编辑部已与作者商定,等文章达到一定的篇数和字数,立马集结出书。这无疑是提升期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良策。
二、由“单向编审人”向“多元技术人”转变
媒体融合以大数据和云计算为核心,重视在信息生产和传播中对数据的获取、分析以及可视化呈现。因此,学术编辑既要做好职业化学术编辑的编审工作,还要主动学习和积累新媒体知识,掌握最新的数据库技术、检索技术、数据分析技术、采编技术、资源整合技术、内容深加工技术等,与时代接轨,持续提升技术素养。上文已提到数据库技术、检索技术、数据分析技术,此处主要阐明采编技术、资源整合技术、内容深加工技术。
(一)采编技术
学术编辑须能熟练运用期刊网络采编系统,做到优先出版、定点推送等,实现学术信息的有效供给、多级生产以及多层级传播,构建期刊专属社群。
《教育研究与评论》每周都会对用户进行分析,从信息数据库中筛选出可读性较强、学术含量较高、引领价值较大、用户最感兴趣的专题或论文优先出版并定点推送。2019年8月,期刊微信服务号先后推出四组文章,有专家文章,如吴非的“老师要有原创的作文题”,特级教师张齐华的“老师,何处安放你的焦虑”;有“‘求真悟道全国小学数学教育论坛”中名师的研究成果以及现场互动的内容。将8月推送的内容与之前只看重可读性的文章进行比较后,我们发现,读者对能够代表当前学科领域话语权的专题内容以及专家视点非常感兴趣,会积极在朋友圈转发,且图文总阅读次数较高。可见,自带流量的热点话题,既要有专家引领,还要“接地气”,才能吸引更多读者。
(二)资源整合技术
学术编辑要善于运用新媒体技术加强对学术期刊信息资源、专家资源、媒介资源、受众资源等进行整体组织和利用。
仍以“求真悟道”全国小学数学教育论坛为例,编辑部通过组建微信群,将包括北京、福建、浙江、江苏等省市的小学数学名师汇集到一起,将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学骨干教师组织到一起,就“倾听”“思考”“表达”的话题展开授课研讨,促发了多组因思维火花碰撞而生成的学术成果。通过这个微信群,编辑部还生成了一张名师、名家作者名单,建立了专题稿件资源库,让本专题的稿件源源不断。
(三)内容深加工技术
媒体融合时代的内容生产具有很大的转载性和随机性,学术编辑要主动学习新媒体学术信息再生产技术与方法,在机器的协同下快速筛选和分析学术信息数据,收集和分析用户行为表现和反馈数据,根据不同用户的行为规律和阅读偏好,对内容进行深加工,实现学术信息的精准推送和有效传播。
如《教育研究与评论》通过数据库分析发现不少学校的教师喜欢在课堂中观察教师、学生,便开设了“课堂观察”栏目,在刊物上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技术,让读者“现场”观摩课堂,于“现场”进行研讨和思考;如在“国家级小学语文培训班交流群”中,很多专家喜欢就一个话题和一线教师现场辩论,让话题越辩越明,期刊便在刊物的“专题研究”栏目中以辩论的形式呈现话题,并制作了相关的视频链接,方便读者“观看”相关的辩论,并参与讨论。这些源于新媒体技术的选题,深得读者喜爱,进行个性化精准推送后的效果也不错。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已经得到推广的tableau、Gephi等可视化软件,值得学术编辑了解并积极体验使用,理解学术信息数据的可视化及更多呈现方法。
三、由“被动宣传人”向“主动服务人”转变
媒体融合时代关注专业内容生产(PGC)与用户生产内容(UGC)的有机结合,学术编辑不仅要从以专业的视角策划创新性选题,将此推介给用户,更要主动建立灵活的以“用户”为中心的传播链、营销链,多向度地提升期刊影响力,打造期刊品牌。
(一)树立用户服务意识,建立立体化交流模式
本文论及的“用户”,包括受众、作者、编辑、专家群体、论坛粉丝、微博博主、订阅号访客、微信群好友等一切能给期刊带来效益的群体。
1.建立即时评价反馈系统
学术编辑既要通过智能算法识别、分析用户的浏览轨迹,有针对性地得出用户的使用行为和使用偏好,也要主动倾听、观察用户,从人性以及人行为背后动机的角度,洞察用户真正需求,并借助学术期刊的线上媒体平台,建立并维护好与用户良性互动的网络生态系统,实现学术信息的即时交互。
凭借国家级、省级的各种学术传播媒介及《教育研究与评论》自己的网站、微信服务号,编辑除了与读者就每期推文进行互动,还会就当前的学术热点问题、每期刊物的亮点与问题进行交流。对8月的用户进行分析发现,读者对下半月成组推送的专家组稿以及现场研讨很感兴趣,阅读人数也因此有了质的飞跃,但也提出了不少建议:剪切名师授课精彩片段,在微信号或微信群里展示;刻制光盘不方便检索,直接在期刊中通过扫描二维码观看,省时又便捷……这些建议,对期刊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2.搭建提供差异化服务的平台。
发挥云计算、分类管理的强大技术优势,利用在线和移动出版大数据存储,为不同类型的用户提供差异化服务,是媒体融合时代学术期刊编辑要考虑的事情。
《教育研究与评论》除了利用微信服务号及时向学术机构和优质读者推送符合其需求的信息资源外,还会收集、分析一定时段内固定读者的数据,通过不同学科的主题微信群,向这些用户推送最新学术论文,使其了解学科前沿的最新科技成果。
(二)多渠道拓展营销服务渠道
1.借力专家社交网路
挖掘作者尤其是专家的社交网络,发挥作者资源在不同传播媒介中的传播力,是媒体融合背景下较为可行的策略。《教育研究与评论》组建不同学科专家数据库,进行“点对点”开发:开设“百家讲坛”栏目,约请专家开展“线上讲座”“线上研讨”等活动,吸引他们的“忠实粉丝”进微信群、QQ群,鼓励他们发表学术成果。如此,营销渠道得以拓展,稿件来源得以丰富,品牌影响力也得以扩大。
2.聚焦大数据分布样态
营销过程中,可以通过大数据查阅受众的分布样态,针对性地布局营销服务工作。《教育研究与评论》通过微信商城,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爱好、不同研究方向的用户,设置了在线支付、扫描二维码、定时付费等方式,同时根据编辑部论坛主题举行在线营销抽奖活动,吸引了更多用户,实现了学术资源的开发、营销与价值转化。
3.强化个性化传输
学术期刊还需要加大分学科、分类型专业内容集成,按需出版,定制打包推送,个性化在线传输,构建能满足各种需求的多功能網上产品体系。《教育研究与评论》利用刊物涉及多学科的优势,“分类打包”不同的学术资源,通过不同的会议向不同的读者推送。如通过每年举办“苏派语文论坛”,针对不同研究方向的用户线上推出名家有影响力的数字化研究成果;线下成组推出会议的相关成果,制作相关的衍生产品,使期刊成为高度专业化的信息服务平台。
媒体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要理性分析自己的固有特点,扬长避短,及时调整编辑出版策略、发行模式,办出期刊风格,形成品牌,拥抱由IT技术推动的出版模式的转型升级,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期刊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杨柳.智能媒体时代编辑角色的消解与重构[J].中国编辑,2018(12):33-37.
[2]庞达.论媒体融合时代科技期刊编辑的新角色与自我发展[J].编辑学报,2018(1):21-24.
[3]吴朝平,张海生,蔡宗模,杨慷慨.媒体融合时代学术编辑的角色与修炼[J].中国编辑,2019(2):49-53.
[4]邵松,乔监松.学术期刊编辑出版转型的思考[J].中国传媒科技,2018(3):92-95.
[5]施清波.媒体融合时代学术期刊编辑能力探析[J].中国编辑,2019(4):48-50.
[6]刘凯.新媒体对传统出版品牌建设的作用[J].出版参考,2018(6):35-36.
[7]魏立安.教育类期刊提升品牌竞争力的深度思考——从基础教育期刊视角审视[J].出版发行研究,2017(4):18-21.
(作者单位系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教育研究与评论》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