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丽芳
摘 要:课程游戏化理念下,幼儿园的户外场地环境也要成为能满足幼儿兴趣需要、适应幼儿体验探究、促进幼儿学习发展的有效资源。为此,我园在“博物”意识引领下,从更广的空间格局、更大的设施功能、更多的能力水平、更厚实的生态意识等方面进行了户外运动场地环境的创新创优,为幼儿打造自主、自由、愉悦、创造的游戏环境,促进幼儿有效地学习与发展。
关键词:幼儿;户外场地;环境改造
随着课程游戏化的推进,虞永平教授提出“广泛关注、深入观察、静心欣赏、积极探究”的博物意识,已经成为我园园本课程建设和儿童博物馆建设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目标。然而,我园户外场地环境还是建园初期的状态,已经不能顺应当下幼儿对自主探究、主动学习的发展要求。为此,我们进行了户外场地环境的改造,通过空间、功能、需求等方面的规划与优化,创设一个具有博物意识的户外活动环境,促进幼儿的有效发展。
一、始于幼儿探究的好奇心,构建“博”的空间格局
幼儿园原来是一片塑胶场地,幼儿站在操场上的任何一个地方,就能看到场地上所有的材料、所有的游戏。我们经常能看到幼儿喜欢钻进小树丛里探秘,喜欢玩躲猫猫游戏……参差错落的小角落,才是幼儿喜欢探究的小天地。一览无余的平面格局,对幼儿来说缺乏探究吸引力。
幼儿天生就是个好奇宝宝,户外场地环境要从幼儿的角度进行规划,才能有效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因此,户外场地环境改造第一步,我们首先把原来的塑胶场地改造成一片大草坪,草坪上构建了高、中、低三个空间层次:在草坪上垒起了小土坡;在草坪下挖出了小水塘;在水塘上架起了回廊桥;在桥上铺设了玻璃栈道,在桥下安置了小木屋……户外运动环境中,错落的草坪设计、参差的视角转变、蜿蜒的阶梯土坡等,充分激发了幼儿对户外场地环境的探究欲望。他们越过土坡去寻找“山”那边的伙伴;爬上玻璃栈道看桥下的风景;钻进小木屋、藏到桥柱后玩躲貓猫……多层次的户外场地空间,在探究过程中引发了幼儿的积极思考。
通过构建多层空间设计,把一个户外运动场“分割”成了N个空间格局,使之成为一个既独立又有相互关联的一个立体的设施。空间的有效认知是一种和语言、数学同样重要的能力。在探究过程中,“博”的空间格局使活动更延伸、更拓展,有助于帮助幼儿促进神经细胞的活跃度,建立空间认知概念。
二、源于幼儿发展的需求性,开发“博”的设施功能
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场地都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让已有的设施设备发挥最大化的功能,满足幼儿园里每一个年龄段幼儿的全面发展需求,支持幼儿的自主有效学习,是我们改造户外活动场地的第二个思考方向。
“物尽其用”,我们尝试了设施功能的多样化开发。我们对已有户外场地上的建筑设备进行评估,使一些辅助设备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譬如:我们开发了多功能楼的景观柱,在承重横梁和景观柱之间架起了攀爬网,在不破坏建筑结构的前提下,保留景观效果的同时创设了幼儿的攀爬区游戏;设计了廊桥木块柱,起到了护栏的功能,同时幼儿还可以翻转木块玩光影游戏……
根据设施材料的特点,幼儿们还进行游戏活动畅想,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挖掘其隐性的教育功能。譬如:廊桥下的小池塘可以玩什么?小班的幼儿说要养鱼,中班的幼儿说要挖鹅卵石,大班的幼儿说要给小池塘做堤坝……基于幼儿们对小池塘的认识,每个年龄段的幼儿产生了不同的需求。在幼儿户外环境改造中,我们通过设计开发“博”的设施功能,发挥教育资源的最大化价值,满足幼儿发展的需求,帮助他们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三、基于幼儿能力的差异性,设计“博”的能力水平
幼儿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由于遗传基因以及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爱好兴趣、能力水平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我园实施的是开放式混龄分区活动,单一的材料设施、统一的游戏玩法完全不能满足幼儿混龄分区活动的需求。
“尽其所有”,在幼儿户外活动环境改造中,我们精心挑选了多层次的材料设备,设计了多水平的游戏玩法,最大化地满足幼儿发展不同水平能力的需要。譬如:廊桥我们设计了三种桥面,有适合小班幼儿平走的一整块的木桥面;有适合中班幼儿跨走的间隙式桥面;还有适合大班幼儿体验的玻璃桥面。根据不同的桥面,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有目的地选择。
通过材料设施和游戏的多样化设计,不同水平的幼儿都能找到适合自己能力水平的材料和游戏,能力弱的幼儿有了体验成功的机会,能力强的有了挑战自我的机会。层次性的材料设施,成了提高幼儿活动能力的催化剂;多水平的游戏方法为幼儿的自主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四、融于幼儿生活的自然化,渗透“博”的生态意识
每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孩提时代与自然的互动,适宜幼儿生活的自然环境更能顺应幼儿发展。幼儿园应该给幼儿创设一个舒适、亲和、温馨的自然环境,推崇开展自然化的教育环境。
因此,在户外活动场地改造时,我们铲除了塑胶场地、摒弃了塑钢的滑滑梯、敲掉了瓷砖的花坛……使用木材、石材、沙土等天然材料,为幼儿打造自然化的生态乐园。户外草坪中间是大型木质廊桥、山坡、小水池,以草坪为中心,东西南北分别是沙土区、大型树屋、百花园、百草园、百虫园、小树林……大自然是一个活教材。改造后,幼儿们能看到草木枯荣,能亲身体验到沙水的质感,能发现躲起来的蚱蜢、挖洞的蚂蚁……书中美好的自然世界有声有色地呈现在幼儿们的眼前。幼儿园自然的生态环境,让幼儿每天都能有接触自然的机会,满足了幼儿亲身感知发现、主动探究学习的自然体验。
“博”字具有广、大、多、厚之意。“幼儿为本”理念下,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空间的格局更广、设施设备的功能更大、材料游戏的层次水平更多、环境的生态意识更浓。博物意识下的户外场地活动环境,创设了幼儿亲身体验和主动探究的空间,满足了幼儿的兴趣需要,有效地促进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155-156.
[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15-320.
(作者单位:江苏省太仓市高新区娄江幼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