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高效的语文课堂

2020-06-19 07:45朱雯雯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流云北大荒美的

朱雯雯

生命之美在于和谐。和谐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精髓,也是当今时代的追求。在语文课堂中体味和谐这份美离不开文本内容,离不开课堂教学,离不开心灵交流。

《北大荒的秋天》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文,作者以饱满的热情和浓郁的色彩,为我们描绘了北大荒令人陶醉的景色,展现了北大荒的劳动者辛勤耕耘的成果,勾勒了一幅独具魅力的北大荒秋景图,读之令人神往。在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中,我根据课题研究的目标,紧扣和谐、高效的关键点,充分挖掘文本对自然生命的赞美,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赞美,在诗意的氛围中让学生和文本对话,和教师对话,使之充分体味和谐之美。

一、熟读教材,充分挖掘文本的和谐美

要想有高效的课堂教学,教师必须在备课时充分熟悉教材,熟悉教学内容,定位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是善用色彩的绘画大师,泼墨于北大荒的秋天。作为布景的天空“一碧如洗”,在这澄澈透亮的基础上,抹上“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的流云,这些流云不仅绚丽似锦,而且不断变幻,一道道重合、交替、转换,十分自然又十分震撼。天空下是“蓝绸子”一样的小河,与天辉映的蓝结合着“绸子”般的质地,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而此时的原野,有“黑红黑红”的高粱,有“红得像一团团火”的榛树叶子,有“大豆摇铃千里金”,这大片的火红和金黄,构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与秋之韵浑然融合,同时与人们丰收的心理紧紧相系。作者充分彰显了自然的和谐美,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美。

此外,作者十分善于展现北大荒的动与静,每一处笔调都是那么自然流畅。一条小河,本来已被写得静谧而神秘,甚至流露出与大地之间的温馨画面。却又被一群小鱼打破了静寂。它们带来的“一道道波纹”,仿佛是一张张笑脸,那是大自然的表情,亦是其胸怀。一片原野,本就已夺目又加上大豆“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高粱正在“乐呵呵地演唱”“大豆摇铃”,这成片的声响糅合在画面中,仿佛一场盛大的交响乐,每一处音弦都契合默契,无与伦比。

北大荒的和谐美不仅体现在其色彩和动静结合,更体现在人与自然的交流上,“田野、山岭、江河,连同那茫茫的草甸子”都会“用双手捧出沉甸甸的宝物”来,自然对人类给予了丰厚的馈赠,人类亦对自然充满无限热爱。

二、构建桥梁,启发共生,共同感悟文本的和谐美

教师的备课,不仅仅是简单的教学方案的设计过程,而是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生成教学内容的过程。通过自己独到而鲜活的阅读,激活教学过程,激活学生的学习,激活学生的学习生成,进而使学生体会到文本的美。

在教授“流云”这一部分时,我先让学生自己读第二自然段,通过简单的阅读感受到天空中的流云之美;再请学生说说流云美在何处,学生很快就注意到了流云的颜色;紧接着让学生观察这些描写颜色的词语,找出规律,体会作者用词之精妙,感受大自然色彩的和谐美。随即让学生通过想象拓展类似的词语,完成填空:“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         、一道         、一道         、一道         ,就像是美麗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学生的交流立马如云彩般多彩,思维一下子就被激活了。这时顺势让学生看看流云还美在哪里,学生会发现“转眼间”这个词语,说明流云变化的速度非常快。此时,请学生读出流云的变化速度便十分自然。在此基础上,再一次请学生观察作者比喻手法的妙处,学生会对天空产生无限的遐想。带着这份遐想,再次读好课文。此时教师再配上晚霞的图片和优美的音乐,如此,学生和自然产生了对话,和文本也有了交流,和谐之美不言而喻。整个教学环节,教师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一步步走进文本,走进北大荒,与学生共同体验了这一份美。

在教授北大荒物产丰富时,我让学生事先查好资料,以便在课堂上分享。而课前搜集的过程已经拉近了学生和文本的距离。在课堂上,我让学生自由交流,然后让学生根据交流到的物产和我补充的做一个归类游戏。在这个游戏中,学生和教师平等地交流,学生与教师能自然地对话,在丰富的资料中感受北大荒物产的丰富。和谐的课堂气氛亦是感受和谐美的关键一步。最后,教师再出示俗语:“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让学生读一读,顿时北大荒生活的和谐美回味无穷。

体会了北大荒的景美和物产丰富后,我并没有停下,而是引导学生知道,从“北大荒”变成“北大仓”是一代又一代人民的辛勤劳动,从而感受北大荒真正的美是人美。因为有了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才让我们看到了今天这么美的北大荒。

三、启迪心灵,唤起情感,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高效

克里希那穆提曾写道:“自然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北大荒的秋天》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教材的第五课,也是本册教材的第一篇写景类文章。作为三年级写作启蒙的重要篇目,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想学生学好本篇课文,必须激发其对自然细微处的感知,意识到人对自然那种天然的不可分割。

本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句话,却是作者最原始、最真挚、最直接的情感表达,是作者与自然的对话,亦是引领学生感悟作者情感的一个很好的切入口。我在教学时,每教完一部分,都会引导学生朗读这一句,使之牢牢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不断撞击其心灵,促使其与作者产生共鸣,最终和作者一样产生对北大荒浓浓的情感。

然而,学习一篇写景的文章,光是通过课堂的教授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有“文学的心灵”。“我们源于大地,源于种子,我们是所有那些的一部分……你能否对一棵树有一种感觉,看着它,欣赏它的美,倾听它所发出的声音;对那些小植物很敏感,那些沿墙而上的蔓藤,那些树叶上的光与影?你必须觉知到所有这些并与你周围的自然有一种交流的感受。”克里希那穆提这样教导我们。这种经验不仅会增强学生们在情感上对自然之美的认知,也能够促进他们的灵魂向自然之美开放。

因此,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和日常中,一定要牢牢把握课题研究的核心,要抓住一切自然中细微的变化带领学生感知,使其敏感于自然的变化,用心感悟世界,使自己与自然的相处有如惠风和畅。这样,在遇到写景的文章时,学生自然而然能够感触到文本所带来的世界,感悟自己与文本这个世界的互动,课堂效率也自然提高了。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市花桥集善小学)

猜你喜欢
流云北大荒美的
多彩的秋天
少年
打破平衡
不懈开拓谱壮歌
高天上流云
垦荒人的信仰:让“北大荒”变成“北大仓”
清明望远
美的校 美的人
这美的朋友 这美的如画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