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瑾
从埃及开罗机场驱车一个半小时,就到达了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行走在园区里,除了从两旁的植物上能看出来是到了异国他乡的非洲,更多的是熟悉感和亲切感:笔直的道路,整齐的厂房,还有一条命名为“天津路”的街道。园区门口一块绿色广告牌上用中英文写着:“中埃·泰达苏伊士工业园,中埃产能合作示范基地,合作共赢,见证发展”。
泰达苏伊土经贸合作区是中埃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园区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泰达合作区共有企业77家,实际投资额超过10亿美元,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上交东道国税收超过10亿埃镑,直接为3500余人解决了就业。
亮眼成绩的背后,是泰达合作区面向市场、着眼未来、务实建设、不断创新,积极促进园区转型升级的不懈努力。
艰难的“起步”
20年前,中埃两国签署协议,借鉴中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经验,在苏伊士运河西岸设立经济特区。20年间,泰达人将这里变成了-一片人造绿洲,成为一座拥有工厂、酒店、游乐园等现代化设施,集合现代化工业、商业、服务业的城市。
上个世纪90年代,时任埃及总统穆巴拉克访华,他在参观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后,邀请天津开发区的企业泰达赴埃及展开合作,传授中国经验。在双方政府的协调下天津泰达入股10%,和埃及几家公司合资建设开发园区,泰达主要负责提供规划建议和对中国的招商。
中非泰达副总经理魏建青是当年泰达派往埃及的第一批“年轻人”,虽然事先已有思想准备,但是艰苦的环境还是超乎他们的想象:当汽车驶出开罗,他们看到的是绵延不断的黄沙和土丘,其间甚至还有标志着雷区的警示牌。
吃饭也是个大问题。周边20公里内连个饭店都没有,泰达人就和园区里一家中资企业的10来个中国员工一起搭伙做饭。每人每天10块钱的标准,早晨是稀饭就咸菜,中午白菜炒土豆,晚上土豆炒白菜,连咸菜都是自制的。
刚到合作区3个月,任务就压上来。2009年中非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定在埃及召开。作为第一个中国与非洲合作开发的经贸合作区项目,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要如期揭牌。在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泰达人用11个月的时间盖好综合配套服务中心一期投资服务大夏、四星级酒店、白领公寓,加上周围配套设施基础设施、景观、绿化,等等。泰达人以专业的素养和拼搏的情神收获了信任与尊重。
园区创建之路异常艰苦,却又让人受益良多。魏建青说:“中国企业‘走出去是一件很艰苦的事,有成功的,失败的也很多,还有做得不好撤回去的。我们是做园区平台的,难度更大,付出更多。但付出全力是值得的。”
与生活条件上的艰苦相比,更难的是理念上的契合。由于文化理念、思维模式的不同,与埃及方面的每一场谈判几乎都是一场“马拉松”。
按照中方的思路,规划结束之后,除了道路、市政、水、电、燃气这些基础设施之外,还应该有一些启动厂房、办公楼,等等,为企业入驻提供方便。而埃及方面则认为企业想入驻园区,应该自己兴建厂房和宿舍,作为生产设施使用。刚进入实际建设阶段,中埃双方就发现了观念上的差异甚至分歧。
魏建青意识到谈判方式要改变,不能着急。谈判过程中,双方理解虽然不能完全一致,但只有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才能够达成项目更长久的合作下去。
泰达人在起步区建设上锻炼出来的坚韧和意志,在之后二期6平方公里扩展区谈判中又起了作用。
二期项目谈判合同里有30多条搁置问题,每一条背后都是双方的来回拉锯,反复经历了从沟通到理解再到认同的过程。魏建青不停地讲泰达的思维和理念,回答埃方的各种问题,有需要时也请国内专业的规划设计人员来讲,还邀请合作方到天津泰达开发区实地参观考察,深入交流。使得二期项目谈判得以有序推进,让历时8年,经历24轮谈判的泰达合作区二期项目最终签约。
园区的“升级换代”
2007年11月,商务部组织遴选境外经贸合作区时,泰达一举中标。后来,泰達又在埃及政府组织的经济特区计划中中标。2008年10月,中非发展基金看到了泰达合作区的发展潜力,向泰达控股抛出了橄榄枝,双方共同设立中非泰达股份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中非泰达)作为泰达合作区的投资主体,也标志着泰达合作区迎来第一次转型。
巨石集团的入驻是园区发展的关键点。
作为玻璃纤维领域全世界里领军企业,当时的巨石集团正面临种种挑战:工厂受拉闸限电的困扰;产品进入欧美面临高额的关税壁垒;人力资源成本上升导致招工难;开采获取原材料的难度越来越高,这些因素都迫使巨石集团不得不开拓海外市场。巨石集团相关负责人在埃及考察的时候,发现埃及与一些欧美国家签有双边的关税协定,人口较多,水、电、天然气等能源价格也较国外低廉,是个海外投资的好地方。于是,巨石便与泰达接洽起来。
作为一家玻璃纤维高科技现代化企业,巨石集团入驻后,不仅在就业、税收等方面为埃及当地做出了突出贡献,还填补了北非地区玻璃纤维生产的空白,让埃及一举成为继中国和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玻璃纤维生产国。
紧接着,牧羊集团、西电集团等大型企业都跟着入住,园区渐渐形成了新型建材、石油装备、高低压设备、机器制造四大产业分区和“横向成群,侧向成链”的产业链条。入区企业超过70家,其中加工制造类的企业36家,吸引总投资额将近10亿美元。“我们每年的纳税在2亿-3亿埃镑之间,1.34平方公里的投入产出比可以达到1:10。”中埃·泰达苏伊士合作区执行董事会刘德说:“不要小看脚下这1.34平方公里的土地,它可能是整个埃及每平方公里投入产出比最高的地方。”
深化中埃合作
埃及是第一个承认新中国并同中国建交的阿拉伯和非洲国家,也是首个与中国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的阿拉伯和非洲国家。如今,“一带一路”倡议和埃及发展计划不谋而合。
2019年4月24日,《关于共同推动中埃·泰达苏伊士经济合作区加快发展谅解备忘录》成功签署,不仅标志着泰达合作区成为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中首个升级项目试点,也见证着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公布的中非合作“八大行动”中的“新建和升级一批经贸合作区”向纵深落实发展。
苏伊士湾西北经济区位于埃及“振兴苏伊士运河走廊”计划区域的起始端,泰达合作区作为该区的重点项目,成为推进中埃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和抓手。埃及苏伊士运河经济区副主席马赫福兹·塔哈表示,泰达合作区是“中埃两国经贸关系的成功例证,它使两国签署的各项合作协议得以落实”。
泰达合作区优异的招商成绩为埃及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提升了埃及相关产业的技术水平,填补了整个中东乃至非洲的部分市场空白。
早在2016年1月2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埃期间,与埃及总统共同为占地6平方公里的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扩展区揭牌。3年过去了,泰达扩展区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并已成功吸引8家企业入驻,迅速形成的产业集群正逐步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入驻,大大促进了中埃两国经贸合作。
在园区内,泰达还引入了“产城融合”的发展模式。考虑到园区离居住城区较远,中埃泰达经贸合作区在中心地段修建了一个名为TEDA FUN VALLEY(泰达欢乐谷)的儿童乐园,并划分为不同的主题,如侏罗纪公园、空间站、水上乐园等。这成为很多埃及人的度假新选择。当地学校几乎把各个年级的学生都组织来泰达欢乐谷玩了一次。产业园里,酒店、餐饮、儿童娱乐一应俱全。到了晚上和节假日,泰达欢乐谷及周围就成了_一个欢乐的海洋,每年接待十几万人次。
泰达经验输出海外
在刘億看来,泰达在埃及扮演的角色类似在“搭台”——利用对埃及市场的了解,为渴望前来投资的中资企业搭建平台。
“这个合作区的地理位置和泰达在国内的地理位置有着很奇妙的相似性。”刘億说。过往十余年不间断开发,泰达将天津渤海湾的盐碱荒滩变成了一座现代化工业新城。而在埃及,中埃泰达也在这块临近苏伊士运河的荒滩上修建一座中埃产业合作园区。
泰达·苏伊士工业园区除了提供标准化厂房以及预先开通水电外,还为前来投资的中国公司提供相應的配套服务。“我们专门成立服务公司,进行软性服务,从公司注册,到证照办理、人员招聘、员工生活都提供帮助。”刘億说。
合作区为埃及储备了一批优秀的园区开发建设管理人才,入区企业也为当地培养输出了一批专业的技术工人和企业管理人员。除了经常举办各种培训,泰达合作区还经常组织埃方优秀员工、管理者到中国参观学习,提升本土员工的管理水平,增强服务理念。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非泰达摸索出的经验受到越来越多“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企业的关注。近两年,中非泰达承接了中国路桥集团的肯尼亚蒙巴萨自贸区项目、招商局的吉布提项目智力输出工作,为其提供全产业链咨询,还参与了刚果(布)黑角经济特区、加纳库马西工业园区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等工作。
目前,中非泰达还接到了中交建摩洛哥穆罕穆德六世科技城、葛洲坝国际菲律宾克拉克工业新城、贝宁Seme Podji工业园区、巴基斯坦中巴经济走廊等多个项目咨询邀约并在洽谈中,泰达经验将为更多“一带一路”建设项目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