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旭海 金佳乐 陆悦铭 杨辉
2020年4月17日14:30,上海港引航站团队密切配合,精心操纵,历经6h,将“国瑞”(SINOOCEANAUSPICIOUS)号JU2000E型海上自升式钻井平台拖带船队安全引领至K101灯浮。这是继2月18日成功拖带同型号钻井平台“东方发现”(ORIENTAL DISCOVERY)号后,上海港引航站再一次助力上海外高桥造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复工复产。《人民日报》曾于2月19日,在头版以“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复工一周,钻井平台交付”为题,作了报道。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上海港引航站接到远在南汇临港的上海外高桥造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申请,要求将一座被命名为“东方发现”号的JU2000E型海上自升式钻井平台拖带出港。据了解,这座海上自升式钻井平台,最大长度99m,最大宽度76m,吃水6.7m,型深9.45m,工作水深约120m,钻探深度可达10000m,生活区可供140人居住,无前进动力,总值超过10亿元。自升式钻井平台主体为近似三角形的箱体,带有3条三角桁架式桩腿,桩腿能够自由升降,下伸可至海底,站立在海床上,从而托起平台主体使其底部离开海面一定的距离,避免大风浪的冲击。但是拖带时桩腿收起,平台主体漂浮在水面上,水阻力大,且拖带时易形成较大的涡旋阻力;其上层建筑除生活区外,还有钻井平台的设备和3条百米多高的桩腿,因此受风面积大,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影响航向稳定性。除此以外,钻井平台舷侧布设管路,辅助拖船无法实施旁拖、顶推等操纵,不能有效抑制钻井平台拖带时产生的偏航。拖带船队将要通过的临港主航道、漕泾航道和金山航道等水域,船舶密度大;特别是临港主航道的流向几乎与主航道呈90°的夹角,最大流速约3-4kn,航道边线上渔网密布,因此拖带难度极大。
对于此次拖带任务,上海港引航站高度重视,由站领导牵头,组织相关职能科室和部分资深引航员,会同洋山分站通过计算拖带船队的航迹带宽度、船舶水阻力、拖船功率和富余水深等船舶操纵技术指标,科学制定引航拖带方案,并制定拖船断缆、拖带失速、能见度不良、主拖船失控等突发情况的应急预案。
2月18日,上海港引航站精英团队提前到达临港海工码头,开始各项准备工作。拖航船队以远洋拖船“德翔”轮为主拖,“北海救118”轮平行辅助拖带,钻井平台尾部左右侧各吊一艘大马力全回转拖船(“海修121”轮和“沪拖8”轮),拖船“港福”轮作为应急保障及护航用。
13.00,由“洋山开港功臣”、高级引航员李能荣担当主引,“上海市先进工作者”、高级引航员周弘文等4位引航员协助的突击队就位。团队各成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在主拖“德翔”轮的李能荣与周弘文,牢牢地控制住船位;在“港福”轮的吴建文负责开路,认真仔细地协调每一艘会遇船舶;在副拖“北海救118”轮的蔡飞飞与陈旭海,保持好主副拖船80-100m横距,观察船队位置,提醒船艉吊拖拖船位置。在团队共同努力下,克服拖带船队速度慢、橫流急、流压角大、拖带编队偏荡幅度大等困难,及时调整拖缆长度,时刻保持船位在航道内。
13:45,大型拖带船队从临港海工码头起拖。
14:35,船队进入难度最大的临港主航道。
19:30,历经390min,船队安全抵达K101灯浮,结束引航任务。
时隔一个多月,上海港引航站再次接受申请,要求将姊妹钻井平台“国瑞”(SINOOCEAN AUSPICIOUS)号拖带出口。站劳模工作室团队成员和参与“东方发现”号拖带任务的主要成员在网络上会合,系统总结了“东方发现”号的拖带经验,并就此次拖带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和细节问题展开深入讨论,优化了引航方案。为了锻炼队伍,组建了以劳模工作室高级引航员蔡飞飞为主引,“上海市五一劳动奖”获得者、高级引航员陈俊等8位引航员协助的引航团队。4月15日,团队成员确定了拖带方案和应急方案,由于16日临港地区刮起7-8级大风,计划延后,采用4月17日拖带的备选方案。4月17日14:30,引航团队准时就位,历经6h后,将拖带船队安全引领抵达K101灯浮,再次圆满完成了拖带任务。
(摄影追船人章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