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翔
一篇文章的主旨是文章的灵魂。学生连文章的主旨都不关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就成了口号,学到的知识也是皮毛而已。正因为如此,中高年级的统编版教材把概括文章内容和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纳入了语文要素的训练范畴,目的就是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辨明文章的主旨。
相对于人教版教材而言,统编版教材所选的文章更多地保留了原作的表达,但从大多数课文下面的注释中我们还是看到了“选作课文时有改动”的字样。这种改动,目的是方便学生阅读,把一些难懂或不规范的内容删减了,保证学生能够自主阅读课文。
如《珍珠鸟》一课,课文结尾“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就是一句含义深刻的话,学生很难理解。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相应的探究学习。先思考什么是信赖(信任并依靠),信赖不是一方面有想法就可以达成的(相互之间、共同的意思)。接着探究信赖的形成需要怎样的过程,也就是课文中重点写了谁与谁之间建立起了信赖关系:学生深入研读文本,探寻“我”对珍珠鸟的喜爱、爱护、包容,因为“我”知道珍珠鸟是“怕人”的鸟,所以在雏鸟出生的时候,“我”只静听雏鸟的叫声而不窥望;当小珍珠鸟可以自由飛出笼子在房子里活动时,“我”任其自由活动,它想上哪儿就上哪儿,它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哪怕它在自己的茶杯里喝茶),“我”从不阻止它也不去抚摸它;小珍珠鸟在这样的环境中,变得越来越亲近人,最后竟然在“我”的肩头睡着了,应该说这是一只鸟对人的绝对信赖;这种信赖表面上看只是人与动物距离上的亲近,实际上是人与动物之间心灵上的互相亲近。经过这样的探究,学生就能自己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分析文章的内容,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课文时逐句逐段讲述意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则不同,它是指在读一篇文章的时候,明了文章的思路,把握文章的要点,梳理文章的主要意思,用简练的语言把这些内容表达出来。从语文要素学习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思维过程。
如《父爱之舟》是一篇叙事性的文章。这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常常从起因、经过、结局等方面进行,但是课文从梦醒写起,在“醒来”中结束,开头和结尾都只有一句话,实际上是借梦境来回忆父亲对“我”的爱,重点写了父亲借姑父的小渔船送“我”上学的情形。这样看来,文章的内容不好用起因、经过、结果的模式进行概括,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梳理课文借助梦境回忆了父亲的几件事(被臭虫咬要换房、庙会上吃凉粽子后吃热豆腐脑、雨天雪天背着上学、粜米卖猪凑学费、补棉被),并思考这几件事都集中指向了什么(时时刻刻、事事处处关爱“我”),再把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合在一起,就可以轻松地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了。可见,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根据不同文体教给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培养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每一篇课文都承载着作者的情感或主张,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丢开作者的情感或主张,应该有机地将其融入到课文的语文要素学习中去,在言意兼得中读懂作者在文章中的独特用意。
如教学《燕子》一课时,课文写到小燕子的外形,更多地表现小燕子归来给春天平添的“生趣”。在人教版教材中,结尾改成了飞倦的小燕子停在远处的电线上像五线谱谱写的春天赞歌;在统编版教材中,结尾又回归原文——“有趣的一幅图画”,这样的改动与课文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训练(边读边想象画面)目标相匹配。为什么这里作者要用图画而不用音乐来表达呢?原来,作者在飞倦了的小燕子身上寄托着游子倦游思归的情思。这样的情思,自然适宜用那种有写意意味的淡淡的中国画来呈现“鸟儿倦飞也知还”的意念,如果唱起了春天的赞歌,作者寄托在文章的情思就荡然无存了。在教学中,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在边读边想象中体会画面里的情思,就能够读出作者的独特用意所在。
在阅读教学中,辨明主旨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指向。教师需要在读懂含义深刻的句子、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和读懂课文的独特用意上引导学生研读课文内容,不要怕“内容分析”这顶帽子,毕竟有内容分析作基础,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才有抓手。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省2019年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阅读教学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AH2019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