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际娣
珠海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南接澳门,东与香港、深圳隔海相望,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也是珠三角中海洋面积最大、岛屿最多、海岸线最长的城市,素有“百岛之市”之称。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在新时期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强国的重大战略之一。珠海市依靠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把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来打。
珠海市委农办专职副主任郑焕松在接受《小康》记者采访时指出,珠海市把乡村振兴工作放在重中之重来谋划、推动、实施,优先发展农村经济,无论是资金、政策、人才都要往乡村振兴方向倾斜;做好顶层规划,实行珠海市领导挂点联系村制度,市委书记、市长等22位领导班子分别挂点22个样板村,在领导力量上确保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要规划先行,珠海市在借鉴了浙江等多个省份的乡村振兴工作经验后,“将珠海乡村振兴定位为打造与粤港澳大湾区相匹配的美丽乡村;同时也是打造全国乡村振兴样板。”郑焕松说。
据介绍,珠海市全市170条行政村(含涉农社区)46万农村常住人口,要打造全国乡村振兴样板首先要健全财政投入为主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制度,强化党政领导责任制,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城乡社区治理工作格局。将乡村振兴理念下沉到村一级,加强村级“两委”班子建设,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珠海市建设美丽乡村以环境整治为重要抓手,100%完成了“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86.8%以上村庄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与农村“厕所革命”、美丽乡村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国际化渔港等多管齐下,助力珠海乡村振兴。
据了解,珠海市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契机,聘请了14家在全国乡村振兴机制建设领域的专家团队全方位指导,对珠海乡村振兴进行精准、高端谋划。
近年来,珠海市斗门区莲洲镇东湾村的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被评为斗门十大美丽乡村。
据了解,2019年珠海市、区两级财政共投入14.66亿元支持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其中农村“厕所革命”、污水处理设施、“三线”下地、垃圾处理、道路建设、村庄亮化,绿化等治理成果突出。《小康》记者就珠海市乡村人居环境改造成果,走访了该市莲江村、石龙村、三板村等十余个村落。在驱车前往珠海斗门区莲洲镇莲江村的路上,格桑花开灿烂,道路干净整洁。
莲江村是珠海市乡村振兴中“厕所革命”和垃圾治理的典范村,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造过程中总结出来一套自己的治理经验。莲江村所在斗门区“厕所革命”经验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九大范例之一,并在广东省现场会上作典型案例发言。
莲洲镇副镇长梁怡带领记者一行人走进莲江村。村内略带岭南建筑风味的民房与村道两旁生机盎然的花草相映成趣;依山而建的公厕干净整洁,没有任何异味。“在公厕改造之前是脏乱差的景象,现在公厕改造后,每天都有保洁员打扫、熏香。村民们看到环境好了也会主动维护这些公共设施。”梁怡说。
莲江村的公厕改造只是珠海市“厕所革命”的一个缩影。据珠海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追加了5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公厕改建或新建,并制定《农村卫生厕所“一村一策”实施方案》通过统筹规划、统筹组织、统筹实施“三统筹”工作机制,有力有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目前已建农村公厕484座,完成标准化公厕改造148座;全市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100%。
农村厕所改造完善了,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也是造成脏乱差的根源问题。珠海市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面建立了“村收集、镇集中、区转运、市处理”的垃圾收运体系,治理效果明显。
2019年12月24日,珠海市莲洲镇、虾山村、三板村被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中央宣传部、民政部、司法部认定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村。莲洲镇被评为全国示范镇绝非偶然。梁怡告诉《小康》记者,在长期和村民打交道过程中发现,要做好任何一件事都是一个“学问”。例如垃圾分类,在定时定点收集居民生活垃圾过程中要求村民必须把垃圾分好类,方可投入垃圾车;对没做好垃圾分类的村民进行现场教学,直到把垃圾分好类才将垃圾收走。这些工作做一次是不够的,要求基层干部能够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认真做,长此以往村民们才能渐渐习惯这种生活方式形成良性循环,将这一代人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改变。
除了把简单的事情做好,相对应的宣讲与积分兑奖的激励政策也要同步实施。莲江村八十多岁的周奶奶是村里垃圾分类的能手。“这两个桶一个是装湿垃圾的,一个是装干垃圾的,下午把垃圾拿出门口就可以积分,我刚刚换了一瓶洗洁精回来。”周奶奶说。
记者发现,珠海市注重完善乡村振兴配套设施建设,46万农村常住人口的珠海市共配备保洁员1290多名,投入运行垃圾收集点1106个,建设垃圾压缩站24座,实现了省“一村一收集点”“一镇一中转站”的标准。其中保洁覆盖面、生活垃圾收运率、无害化处理率“三个100%”全部到位。
珠海市作为“百岛之市”,河网密布。由于村民早期缺乏环保意识和改革开放初期乡村经济落后等多种因素,导致密布的河渠污染严重。这个历史遗留下来的难题也在这次农村人居环境改造中得到初步解决。
珠海市金湾区三板村就是借着乡村振兴的“东风”把全村6000多米長的河渠进行了清漂、清淤、清污、清障、清违“五清”。据三板村党支部书记周卫红介绍,治理前,河渠两岸的居民都是将污水直排到河渠中,是河渠主要污染源。所以治污的第一要务是要阻断污染源——将居民的生活污水统一引流到污水站,使用机器进行生物膜厌氧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才排放进入河渠;另一方面是将河渠中已经受污染的淤泥清走,改变污染局面;最后是要做好后期维护,每天安排工作人员对河渠进行清漂。
据了解,珠海市共计清理河流长度1132千米,清理水面漂浮物3.86万吨;清淤河道99条,清淤长度185公里,380个入河排污口已完成整改。石龙村、东湾村等161个行政村和涉农社区实现污水处理设施覆盖,覆盖率达94.7%。
珠海是珠三角城市中海洋面积最大、岛屿最多的城市,有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该市以洪湾渔港建设为平台,利用海洋渔业和区位优势,高标准打造国际渔业物流港。
《小康》记者了解到,珠海市洪湾渔港于2019年8月正式承接主城区百年渔港香洲渔港渔业功能。该渔港是集渔船安全避风、渔货集散、渔业生产、运输补给、冷冻仓储、水产加工、渔业文化传播、滨海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渔港经济区。可供800多艘大小渔船停泊,年渔货吞吐量可达8万吨以上。
洪湾渔港公司助理总经理朱晶磊介绍,该渔港总占地面积1080亩,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配套设施上,渔港在广东省乃至国内都属于先进水平。在健全的管理机制、提升管理服务水平的同时,洪湾渔港还通过加强与周边远洋渔业企业交流合作,建成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渔业物流港。
目前,国家农业农村部从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角度计划推进渔货定点上岸和可追溯管理。洪湾中心渔港作为国家现代化示范渔港,也正探索和开拓业界首创的海捕水产品溯源体系,以确保上岸的每一条鱼都能找到源头,提供安全、生态的水产品,擦亮洪湾渔港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品牌,推动珠海市渔业高质量发展。
“珠海市近海野捕的数量正呈稳中略有下降的趋势。为了补齐这一短板,我们也大力支持远洋捕捞。如今我们与珠海唯一有远洋捕捞机制的东港兴有密切合作,他们的船坞维修基地已经进驻渔港。”朱晶磊说。
伴随政策加持,东港兴总经理王建平则介绍,该公司于2018年由国家农业农村部批复获得远洋捕捞机制,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公司获得珠海市2019年出台的“乡十条”政策,获得近千万元的奖补。“看到政府这么支持我们,我们深受鼓舞。”王建平说。
东港兴公司成功开拓了南太平洋瓦努阿图资源市场,并获得了瓦努阿图农业部签发的20艘渔船入渔许可和每年1万吨金枪鱼配额。此外东港兴确立在洪湾渔港建设专业冷链加工配送展示中心,将国外的优质海产品通过洪湾渔港配送到珠三角,满足大湾区居民的“菜篮子”需求。
珠海市斗门区斗门镇上洲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旅游。
接下来东港兴将加强与洪湾渔港的合作,并持续加大对远洋捕捞的投入,预计2020年将发展到30艘远洋捕捞渔船,产值达18亿。
农产品加工物流稳步推进。位于斗门区白蕉镇正在建设以海鲈为主的水产品深加工物流产业园,引进强竞供应链、诚汇丰优品园、绿兴冷链物流、国际鲜活水产品加工等6个水产品加工、冷链物流项目,总投资达25亿元,部分项目今年上半年建成投产。园区建成后,将配有36万平方米的各类水产品深加工厂房,各种低温和超低温冷库以及世界顶级冷藏运输车,预计可拥有18万吨的冷库储存量,40万吨的年水产加工能力;新增产值可达25亿元,贡献税收1.2亿元。
近年来,珠海市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高栏港经济区特色水果园艺作物产业园是珠海市四个现代农业产业园之一,该园区的台创园永呈园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呈基地”)是最早进入台创园的台资企业,该基地果蔬种植面积超1300亩,成功引进台湾热带水果数十种,带动种植果园过百亩的公司5家,辐射带动珠海乃至珠三角地区种植散户60多家,进一步丰富了岭南水果品种。
永呈基地场长夏国建带领记者一行人穿梭在果园中。基地内树木青葱、生机勃勃,成片硕果压弯了枝头,昭示着这一年的丰收。
“现在是莲雾、青枣和杨桃大量生产的季节,这一片青枣都已成熟,是这个季节的主打水果,满足市场供应的同时,还可供给游客入园观光、采摘。”夏国建说。
夏国建介绍,2019年珠海市乡村振兴战略在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方面台了相关资金奖补政策,该基地获得了700余万元的奖补资金用于“网式水肥一体化智慧农业”的建设,目前网式种植已覆盖40多亩,接下来另一片区在这一季水果摘完之后也会利用专项资金把现代农业生产落实到位。
珠海市在推进现代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中,除资金补贴外,还突破性解决了农业企业建设用地难的问题,解决配套建设用地可以起到“一箭三雕”的作用:一是解决了产业发展用地问题;二是解决入驻企业缺乏抵押物贷款难问题;三是可在建设用地上建设牢固的配套设施用房起到抗台风等作用,从而解决配套用房相关保险问题。位于高栏港区平沙镇的绿手指份额农园创办于2010年,创始人邹子龙是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大学双学位的学霸,“北大毕业生种菜”和“推廣有机农业”成为他的双标签,绿手指有机农园作为大学生集聚创业的典范,同时作为珠海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九个试点单位之一,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持,此次绿手指获得了15亩的配套建设用地指标。
自此,珠海市农业产业建设中的健康水产、特色花卉、名优水果、综合旅游服务等产业驶入“快车道”,将珠海市美丽乡村旅游推上了一个新台阶,成为引领乡村振兴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