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星子
四川彭山一带,世代流传着一首民谣:“石牛对石鼓,银子万万五。有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如同所有的寻宝线索,这首看似无厘头的民谣,吸引了无数人蜂拥而至,也成为当地人津津乐道的话题。据《彭山县志》记载,清乾隆五十九年的冬天,有渔者于江口河中打捞上一具刀鞘,报告给四川总督孙士毅后,孙士毅派人继续打捞,收获了大量金银珠玉器物。而這些宝物,据说是原属于明末农民军领袖张献忠的。
1646年初,已建立大西政权、在四川称帝的张献忠,率军从成都出发,走水路入楚,并随船携带了大量金银财宝。谁知大军刚行至彭山江口河段,就被明将杨展伏击,败而退至成都。在这场战役中,张献忠的船只被焚,所载财物也大多沉入江底。自此以后,江口沉有宝藏的消息不胫而走。而第一个得到张献忠宝藏的人,很有可能就是亲手大败他的杨展。
尽管后世仅凭一首语焉不详的民谣、文献中虚实难辨的记载和偶然发现的些许文物,并不能确定张献忠沉银的真实性,但是人们还是萌生出了“一夜暴富”的希冀,一直觊觎着那批可能存在的宝藏。
自乾隆后,官方组织的“寻银”活动还时不时地进行。道光年间,清政府再次派人寻找宝藏,未果。到了咸丰年间,反清的太平天国运动自广西而起,蔓延至东南沿海,几乎掏空了清廷的国库。在财政吃紧的情况下,翰林院编修陈泰初再提此事,称自己曾亲眼见过彭山一带的百姓捞捡到张献忠的遗银,“其色黑暗”,“曾经查出归官,尚存藩库,有案可核”,并上书建议咸丰帝挖掘宝藏。咸丰帝自是心动,命裕瑞按照陈泰初的描述悉心访察、博采舆论、酌量筹办、设法捞掘。可惜的是,这次“寻银”,又是一无所获。
如同大多数探寻宝藏的历程,人们前赴后继,只言片语都能掀起狂风浪潮。据传,抗日战争爆发后,一张藏宝图横空出世,正是指示了张献忠的藏银地点。这张图辗转到了川军将领手中,为了充实军费,川军还专门成立“锦江淘金公司”,对藏宝图进行研究,开始了大量的计量勘测工作,并将藏银地点确定为锦江下游一带。淘金十月,最终只挖到3箩筐铜钱。
实际上,除了乾隆五十九年的记载外,其他的打捞不是一无所获,就是仅有些许铜钱,真正挖到“宝”的人凤毛麟角。收效甚微让人们不禁对“江口沉银”的真实性产生了质疑,或是认为宝藏早已被挖空。直到近几十年岷江水位降低,宝藏的一角又再重现世间,才再次引起新一轮的“寻宝热”。
2005年4月20日,江口岷江河段中挖出了7枚明代银锭和一个长118厘米、外径18厘米的木鞘,印证了文献中张献忠用木鞘藏银的记载。而据说江口之战后,杨展也正是针对这种特殊的打包方式,“以长枪群探于江中,遇木鞘则钉而出之”,收获颇丰。
随着银锭与木鞘浮出水面,江口沉银的传说也被拂去了神秘面纱,几乎没有人再有所怀疑,前来江口挖宝的人更是络绎不绝。最热闹的时候,江面上到处都是挖宝的船,船头船尾紧紧地挨在一起,挖宝者甚至无处下水,就算是半夜三更,江面上也还是亮堂堂的一片。
在挖宝者眼里,这样的行为并无不妥。而对于世代居住在江口附近的村民们来说,下河挖宝只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他们经常在河里无意间捡到“宝贝”,拿回家更是理所当然的。更有甚者,为了方便挖宝,还特意花钱到成都学习潜水,加上配齐各种专业装备,诸如潜水服、氧气罐、金属探测仪,也算是一种“投资”了。他们自发组成所谓的挖宝团队,夜以继日地在江口盗掘。
当年杨展凭着张献忠的财宝“一夜暴富”,但也因此丧命,最终被同是明末将领的袁韬和武大定所杀,并“分其赀”。而近些年在江口盗宝的人,也因盗掘古文物遗址罪、倒卖文物罪等罪名而深陷牢狱,得不偿失。
时间如岷江水奔流淌过,2016年6月,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准了江口沉银遗址考古发掘方案。而近日,江口沉银遗址第三期考古发掘顺利结束,发掘出水文物1万余件,并首次在国内发现了世子金宝实物“蜀世子宝”,成果显著。
如今,在规范的管理之下,鲜有民间盗宝的故事再传出,而四百年前张献忠留下的宝物,被妥善管理,留存于世间,闪耀在世人眼前,也算是一桩佳话了。不过,张献忠到底还留下了多少会令人惊艳的宝贝,尚是未知数,有人戏谑地回应道:“不如问问曾研究过张献忠的张献忠教授。”
而你,又听过哪些“江口沉银”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