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作鹏 王宝德
摘要:《第三二胡狂想曲》是著名作曲家王建民先生的优秀作品,是王建民先生于2003年为第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民族器乐大赛创作的二胡狂想曲。该作品将传统二胡演奏的精髓和西方现代乐曲的演奏技巧完美地融合,不仅继承了传统二胡艺术,还将小提琴的演奏艺术融入二胡的演奏艺术中来,这使得二胡演奏艺术的表现力变得更加宽广。本文对《第三二胡狂想曲》的创作特征进行初步探析,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第三二胡狂想曲》 创作特征 传统继承
一、关于狂想曲
狂想曲是19世纪末期西方兴起的一种音乐体裁,原指英雄事迹的史诗,后来常被用于表现奔放的感情,作曲家更是喜欢借此体裁来创作民族特色浓郁的作品,民间音乐和流行音乐也常以此为基础进行创作,欣赏民族特色浓郁的狂想曲就如同在欣赏瑰丽壮观的民族风情画。狂想曲的结构更加自由,往往能让作曲家突破束缚尽情发挥,曲调的民族风十分浓郁,演奏的技巧性更是尤为明显。《第三二胡狂想曲》将民族特色和世界性相结合,在二胡的自身特点基础上增添了很多西方弦乐的演奏方式,不仅表现出了二胡自身的特色,而且也将新疆的民族风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二、继承与借鉴
王建民先生在将狂想曲作为二胡创作载体的过程中,最鲜明的特点就是乐曲的创造性和多样性。区别于传统的二胡创作形式,《第三二胡狂想曲》将整首曲子划分成了六个段落,无论是调式还是调性上都采用了传统音乐与西方乐曲相结合的形式,通过两者的相同点将其串在了一起,在保留传统作曲风格的基础上,增添了现代的创作特色,两者形成了微妙的平衡,这让乐曲更具表现力和震撼力。比如乐曲在转调的处理上,作者精巧地将民族音乐的调式形式加入到了传统二胡的创作过程,通过同音转调的形式做到了不脱离狂想曲形式。
《第三二胡狂想曲》的形式是单乐章的多段体结构。其中,第一个阶段是整首曲子的引子,以散板为开头,通过三个乐句构成,旋律节奏轻快自在。第二个阶段是行板,这一部分作者将单拍、复合拍、混合拍有机整合到了一起,让这一段显得富有弹性和表现力。第三阶段是散板,通过由慢变快的小快板和散板共同组成。第四阶段是快板,其中穿插进了部分散板,新疆民族音乐的典型特点就是转调比较频繁,在本首曲子中也大量地采用了这样的技巧,通过转调表现乐曲的多变。第五阶段是慢板,这里作者巧妙地将如真似幻的柔板和铿锵有力的广板整合到了一起。第六阶段是急板,作者赋予了此部分高超的表演技巧,加之十六分音符的使用,将这首曲子的技巧性和挑战性推上了顶峰。
作者虽然引入了西方现代化的作曲形式,但他还是非常重视乐曲的韵律,通过小二度的处理方式,让整首曲子充满浓厚的少数民族气息。同时为了更好地贴合作品的创作背景,在乐曲的行板阶段采用了重音移位的方法,将重音安排在使用频率较低的音区,使曲子的旋律更具新疆音乐的特色。在音区的处理方面,传统的二胡作品傾向于使用中低音音区,但是作者在这里大胆地采用了高音区的音色,其中添加了较多的泛音,通过明澈灵性的音色,将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情景展现得栩栩如生。
三、创作与发展
在创作《第三二胡狂想曲》的过程中,王建民先生尤其擅长创新,根据二胡乐器的特性和曲子的背景量身设计新的拨奏技巧,比如在乐曲中的一个部分是让演奏的人用弓杆有规律地打击二胡琴筒的旁边,主要是通过这样的技巧来还原少数民族同胞节日歌舞的热闹场景,这一部分的旋律也比较轻快,在演奏过程中有很大的施展余地。此外,除了在演奏技巧上的创新,作者在曲子的旋律上也有不少的改变,在其中加入了大量现代音乐中通常使用的比较繁杂的旋律,但也没有忽略对传统二胡曲目中常用旋律的保留和编排,如此一来形成了王建民先生极具代表性的狂想曲,也渐渐形成了属于他独特的作曲风格。
西方现代音乐与中国传统民间音乐的深入交融是《第三二胡狂想曲》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在西方现代音乐中注入中国传统民间音乐的精髓,由此给传统音乐带来了崭新又蓬勃的生命力。中国民间传统音乐在演奏表现中稍显枯燥,由于叙事性的风格和单调的创作手法,常会导致演奏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乏味的感觉,通过融合西方现代音乐中较为丰富的技巧,能够很好地避免这样的问题。但是过多地使用西方乐曲的模式不一定能受到中国观众的认可,所以在《第三二胡狂想曲》的创作中,作者既保留了传统的精髓,又借助了西方音乐别致的风格,这样的创新既不显得俗气,又能被观众认可。
参考文献:
[1]冯俊喆,王建明.第三二胡狂想曲[D].天津:天津音乐学院,2017.
[2]杨奕.传统琴弦上的现代“狂想”[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9.
[3]王建民.论歌曲旋律中特性音调的运用[J].音乐与表演,2000(03).
[4]王建民.论旋律进行——旋律学论文系列[J].音乐学刊,1999(01).
(作者简介:杨作鹏,男,硕士研究生,山东科技大学,研究方向:二胡表演;王宝德,男,本科,山东科技大学,教授,研究方向:民族乐器)(责任编辑 张云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