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秀亮
这是一个优秀的集体,是国内最早成立的省级辐射环境监测机构之一,也是全国第一批四个辐射环境监测达标单位之一,在全国辐射环境质量监测、核电辐射环境监督性监测以及核与辐射事故应急监测领域处于国内引领地位。
这是一支一流的铁军,他们政治站位高、责任意识强、业务素质硬,他们兢兢业业为广东牢牢筑起了一道核与辐射环境安全防线,他们勇于创新为核电事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他们敢于拼搏在重大赛事上屡创佳绩。
这就是广东省环境辐射监测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这支成立于1989年的集体,凭借着务实的工作、精湛的技术、负责的态度,牢牢守护广东核与辐射环境安全,推动广东辐射环境监测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党建引领,打造先进集体
黄乃明,作为党建第一责任人,他始终坚持把落实从严治党的责任作为检验工作成绩的“硬约束”,中心班子和总支部委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职,保障中心基层党组织在各项工作开展中始终发挥政治核心作用。
梁贵渊、冯颖思、蒋岚、李美丽、吴贵标等实验室工作人员,“白+黑”“5+2”成为他们工作常态,晚上、周末主动加班持续作战,保障核电站外围辐射环境样品监测等各项工作的及时完成;
廖建华,在生态环境部牵头开展的2017年国控大气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项目全面验收工作中,以一名党员的责任担当,对验收检查提出了10多项共性问题和40多项个性问题,详细论证了有关自动站暂不能通过验收的事实,为辐射环境监测牢牢把好关;
欧阳俊,在粤西分部人手紧缺的情况下,发挥爱岗敬业精神,提前2个月结束休产假返岗工作;
陈玉娟,在深圳分部一名同事离职后,主动担起工作压力,保质保量完成全部分析工作。
领导垂范,党员争先。中心以党建激发党员工作热情、强化使命担当、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促使广大党员干部纷纷争做奋斗“领头雁”、工作“排头兵”,打造出一个爱岗敬业、思想好、水平高、作风硬的辐射环境监测集体。
优秀集体的炼成,离不开良好的制度设计,更依靠全体人员的身体力行。长期以来,中心全面落实党建责任,领导干部每年精心准备带头讲党课,开展丰富多样的主题党日活动、形式多样的党务知识竞赛活动,并与扎实做好辐射环境监测工作相结合,推动广大党员把爱党、爱国之情化作爱岗敬业、不懈奋斗的动力。
中心领导班子积极发挥火车头作用,带头遵守制度、带头执行决议、带头维护纪律,班子始终讲团结、重友谊,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干事创业氛围。在2019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中心通过设置意见箱、发布公告等方式广泛收集到111条意见建议,并真正做到条条有回应、件件有落实,推动解决一批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得到中心全体人员一致好评,受到省厅高度肯定。
良好的氛围,推动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真正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干事创业敢担当的品质和底气,涌现出了环保铁军梁贵渊,比武尖兵陈文涛、覃连敬等一批生态环保铁军。凭借优异的成绩,中心获评2017年度、2019年度省生态环境厅先进集体,中心下属三个支部均为省生态环境厅优秀基层党组织,其中粤西分部党支部2019年被省直机关工委评为优秀基层党组织。
比学赶超,成就一流铁军
2019年11月23日,生态环境部发布“第二届全国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活动”获奖名单,中心派出的王家玥、贾连敬、陈文涛3名队员以过硬的作风和专业的能力,在辐射监测专项比武中取得优异成绩。
中心的3名选手,之所以能够在众多高手中脱颖而出,源于其背后有“尊重技术、重视人才、钻研业务”优良传承和整个单位的支持。一直以来,中心高度重视“我爱我岗、尽力尽美”工匠精神传承,坚持“尊重技术、重视质量”的工作原则,为员工的发展提供各种便利,使他们在辐射环境监测江湖中练就一身本领,在人民、国家需要的时候“喊得应,拉得出,测得准,打得赢”。
为激发员工创新激情,营造比学赶超良好氛围,中心专门出台了《广东省环境辐射监测中心考核评比办法》《广东省环境辐射监测中心技术带头人、项目负责人管理办法》,对于在科研课题研究、技能竞赛、论文评比、技能考核评比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给予奖励,并视实际情况予以重点培养或提拔。在“第二届全国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活动”获得优异成绩的3名选手,就分别得到了提拔重用。
中心还积极创造各种条件,推荐优秀党员干部和技术骨干参与中心领导带头的各项科研技术创新项目。让业务技术精湛、作风扎实、工作认真负责的党员干部,在参加全国辐射系统业务技能比武,乃至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业务比对中敢于夺标创优。
同时,倡导技术人员利用平台优势,开展科研创新工作,筑牢发展基石,先后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广东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一等奖两项,授权的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新型水中氚电解浓集仪等科技成果实现了转化和商品化生产,实现了先进同类产品国产化。
创新管理,筑牢安全防线
2015年作为主要技术支撑单位顺利保障了“神盾-2015”国家核应急联合演习,2017年承担运行与管理的广州放射性核素监测台站通过了国际禁核试条约组织筹委会的验收;
主动承担省厅、海关委托的伴生放射性矿进口物料的鉴别,确保放射性高于本底的物料合理、顺利通关,流向环保手续完备的企业加工利用;
2019年,中心共完成全省21个地市共7170枚放射源及7347kg放射性废物的台帐核查工作,保障城市放射性废物库清库工作有序推进,并克服困难确保在清库期间让企业的废源也可以安全送贮,有效防止因保管不善而丢失放射源的事故发生。
广东是核技术利用大省,保障核安全是关系经济民生与社会安全的重要工作。中心承担着全省核设施和重点辐射源监督性监测、全省核与辐射环境质量监测、全省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和污染纠纷与投诉监测等13项工作,是保障核安全的重要一环。为确保高效率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2018年开始,中心实施质量保证工作“八大计划”,从监督、质控、培训、审核等方面保证,并加强专业知识培训,有力地促进中心质量管理体系和技术水平的全面提高。
在严格质量保证前提下,中心圆满完成全省重点辐射源监督性监测工作、全省辐射环境质量监测、广东省内饮用水源地水质放射性监测、广东省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及重要农产品基地土壤与农产品放射性调查等工作,确保广东核与辐射环境安全。
为顺应改革工作需要,中心探索以信息化建设为手段,不断提升监管能力。2017年,为提高辐射环境监测信息化能力和水平,实现监测数据的智能化管理和分析,中心历时两年建设完成广东省核与辐射环境监测数据综合业务系统,实现中心业务的全流程信息化管理与应用。
2019年,中心在全国首创开发运行的“广东通信基站电磁環境管理与监测平台”,实现了通信基站登记备案、环境监测、信息公开和信访处理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为环境管理部门做好通信基站环境监管提供有效抓手,为建设单位落实环境主体责任提供有力工具,为公众获悉通信基站监测信息提供便捷渠道。该平台受到生态环境部的肯定,并推动成为全国使用平台。
多年的努力也得到各界的肯定,中心先后被评为全国辐射环境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国家核事故应急技术保障工作先进单位和广东省核电站事故应急工作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