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玮
陈独秀,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曾连任5届中共中央最高领导。他的思想演变,不啻一部近百年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缩写。他的革命经历大体上同中国民主革命的历程同步前进,并相互影响。纵观他的一生,两件大事应该大书特书:一是提倡科学与民主;二是创建中国共产党。这两件事已经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必将继续产生深远的影响。
追溯中共的建党史不能不提及陈独秀。在这里,我们不妨通过相关电文、文章、史料、见证人的口述等文献或寻访,一起去探寻百年前真实的陈独秀。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北京大、中学校积极响应,学生们纷纷走上街头参加罢课游行,实行全市总罢课。五四运动中,陈独秀立场鲜明地支持学生的爱国行动,称五四学生运动是“有纪律的抗议”。
6月3日、4日两日,北洋政府滥捕学生多达800余人。5日起,上海实现了罢工、罢市、罢课的三罢斗争,参加罢工斗争的工人约六七万人。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成为反帝爱国运动的主力军。运动的中心从此由北京移到了上海。
从5月4日到6月8日,陈独秀在《每周评论》上发表了7篇文章和33篇《随感录》,为学生运动尽心竭力,摇旗呐喊。
6月9日,陈独秀起草了《北京市民宣言》。据北大教授高一涵回忆:“在夏天夜里,我同陈独秀一道到嵩祝寺旁边的一个小印刷所去印刷这个《北京市民宣言》,因为这个印刷所是为北大印讲义的。夜里只有两个印刷工人在内,工人们警惕性很高,把传单印成后,又将底稿和废纸一概烧得干干净净。我们印完时,已是深夜一点多钟。”
为了实现《北京市民宣言》中声明的“惟有直接行动,以图根本之改造”,陈独秀亲自散发《北京市民宣言》,不料被便衣警察逮捕,侦缉队将陈独秀送交京师警察厅。
陈独秀被捕的消息迅速传遍全国,各界、各省函电交驰,要求释放陈独秀。正是这次被捕事件,使北洋政府成为众矢之的,陈独秀成为各阶层人士奔走营救的对象,自此更加声名鹊起。
在各方的压力下,9月16日,京师警察厅司法处作出裁决:“《北京市民宣言》内容煽惑扰乱,诸多悖谬,据称此种传单是由上海学生联合会托其带京散放。据北京大学教授等、民国大学校长等、北京中等以上学校学生及在京皖籍官绅等先后呈函,安徽省长来电称:陈独秀书生结习,好发狂言,然其人好学深思,绝无他种关系,请予保释。”
得知陈独秀出狱,社会各界都为之庆幸,各大报纸均以醒目的标题进行了报道。其中,9月17日《晨报》第3版报道:“闻陈于昨日下午四时出厅,完全恢复自由矣。”北京大学的进步团体举行了欢迎会。李大钊为之高兴,欣然作白话诗《欢迎陈独秀出狱》,热情赞扬陈独秀坚持真理的斗争精神,诗中写道:“从前我们的‘只眼(陈独秀的笔名)忽然丧失,我们的报便缺了光明,减了价值。……我们现在有了很多化身,同时奋起。好像花草的种子,被春风吹散在遍地。”
98天的铁窗生涯,并没有使陈独秀意志消沉,而是更坚定了他投入斗争的决心。由于《每周评论》在陈独秀出狱前即被查封,于是,他就集中精力为办好《新青年》投入了新的战斗。
为筹办西南大学,汪精卫、章士钊等迭次函邀陈独秀抵沪,共商西南大学的筹办事宜。1920年1月29日,陈独秀秘密离京南下,去上海为西南军政府筹办西南大学。
这时,武昌文华大学毕业生邀请胡适参加他们的毕业典礼并作学术讲演,胡适因在京陪同杜威讲演并任翻译,就转荐陈独秀前往武昌参加毕业典礼。文华大学电请陈独秀,表示欢迎。因此,陈独秀抵沪不久,即于2月2日乘“大通轮”溯江而上,于4日下午抵达汉口。文华大学协进会和武汉学生联合会都派代表冒雪渡江迎接。
陈独秀在武汉短短的4天,席不暇暖,抓紧时间宣传新思想,提出“三个打破”的政治主张:“打破阶级的制度,实行平民社会主义”;“打破继承的制度,实行共同劳动”;“打破遗产的制度,不使田地归私人传留享用”。《国民新报》美誉陈独秀的言论“卓识谠论”,“颇受学生所欢迎”。但“湖北官吏对于陈氏之主张之主义大为惊骇,令其休止讲演,速去武汉”。陈独秀“愤恨湖北当局者压迫言论之自由”,只得于8日晚乘车北上返京。
陈独秀在武汉的讲演,国内各地报纸都摘要登载其要点。北洋政府看到了这些消息,才知道他已经离开北京,北京警察厅就在北池子寓所门前派一个警察站岗,企图在陈独秀自武汉回京时加以逮捕。北大教授高一涵等人得到这个消息后,就同李大钊商议,派人先到西车站,把他接到王星拱家里,暂避一避,再设法送他离京。这时,李大钊挺身而出,自愿护送陈独秀从公路离开。因此,一路顺利地到了天津。陈独秀立马购买外国船票,坐船前往上海。在从北京到天津的路上,二人谈话的内容旁人难以知晓。但这次分手后,二人相继在北京和上海建立了共产党的早期组织,确是事实。这就成就了历史上“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佳话。
陈独秀到上海后不久,就开始到工人群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
1920年4月下旬,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一行人来到上海。维经斯基讲俄语,陈独秀讲汉语,杨明斋当翻译。双方的谈话,大都是彼此介绍各自国家的情况,维经斯基向陈独秀介绍十月革命后的苏俄,陈独秀则介绍五四运动后的中国。一次次会谈,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变得异常密切了。
维经斯基来到上海后,很快将同年5月以来便处于停刊状况的《新青年》复刊,复刊号开辟了介绍俄国十月革命的“俄罗斯研究”专栏。9月1日的《新青年》第8卷第1号中,接受新思想的陈独秀发表了一篇《谈政治》的文章,陈独秀承认“列宁的劳动专政”,主张用“阶级斗争”和“法治法律的强权”去打破资产阶级旧的政治體制,他还对无政府主义、对中国还未形成政治实体的社会民主主义势力歪曲马克思主义的行为进行了严厉批判,“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维经斯基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
随着陈独秀与维经斯基的商谈越来越进入实质性内容,他们一致认定,建党大业应该在上海展开。在维经斯基的帮助下以及陈独秀的领导和策划下,1920年春,陈独秀和李汉俊、陈望道、邵力子、沈雁冰在老渔阳里2号召开了5人会议,决定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6月,陈独秀与李汉俊、俞秀松、施存统、陈公培等人开会商议,决定成立共产党组织。这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初步定名为“社会共产党”,并且起草了党的纲领。
8月,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和讨论,在陈独秀的主持下,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在老渔阳里2号正式成立。
“共产主义小组”这个名称是列宁和共产国际最先提出的。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成员有17人,他们是:陈独秀、李汉俊、李达、杨明斋、陈望道、沈雁冰、俞秀桦、沈玄庐、邵力子、施存统(后改名施复亮)、周佛海、沈泽民、李启汉、林祖涵(林伯渠)、袁振英、李中(原名李声蟹)、李季。这个“小组”推选负责人,众望所归,当然公推陈独秀。维经斯基说:“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必须找有学问的人才能号召。”而陈独秀正符合这个条件。“小组”的负责人叫什么好呢?维经斯基说:“按俄共(布)的习惯,应当叫书记。”当杨明斋把维经斯基的话译成中文,对于“书记”一词,小组的成员都感到新鲜,大家也都同意。就这样,陈独秀担任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首任“书记”,为他后来担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局书记”打下了基础。陈独秀由上海赴广州后,李汉俊和李达先后代理过书记的职务。
陈独秀出任上海党组织的书记后,以他的名义函约全国各地以至海外留学生中的信仰共产主义者,请他们在当地组成党的早期组织。
随着建党工作的步伐加快,大家围绕着是用“社会党”还是用“共产党”等命名的问题各抒己见、众说纷纭。中国成立的共产主义组织的名称引起了一番争论,陈独秀也定不下来。他说:“名字暂时不要定,等我写封信跟守常商量一下。”李大钊等人经过商量后明确回答:“就叫共产党,旗帜鲜明,这也是第三国际(共产国际)的意思。”陈独秀接到回信后非常赞同,说:“就叫共产党,旗帜鲜明,中国要走俄国革命道路。”
陈独秀在筹建中国共产党时,如饥似渴地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但中文译本太缺乏了。为此,1920年初,他亲自抓《阶级斗争》《共产党宣言》《马克思资本论入门》等马克思主义著作的翻译工作。11月,又出版了“新青年丛书”第一种,即李季译的克卡林所著的《社会主义史》。这些著作的编译出版,对宣传马克思主义,对创建中国共产党以及对于共产党员及青年团员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确立共产主义世界观,起了极大的作用。后来,毛泽东同斯诺谈话时,曾说:“当时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我一旦接受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毛泽东所指的这三本书就是《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史》。
在陈独秀的主持下,《新青年》杂志1920年9月改变为上海发起组对外公开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刊物。11月,又创办了小组半公开的理论性刊物《共产党》月刊,作为上海发起组在中国树立起的第一面共产主义大旗,系统地介绍了俄国和其他各国共产党的情况、各国工人运动以及党的基本知识。
11月,在陈独秀主持下,上海的党组织还起草了《中国共产党宣言》,阐明中国共产主义者关于实现共产主义新社会的理想,提出消灭私有制,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废除旧的国家机关,消灭阶级的主张。这份宣言没有向外发表,只是作为收纳党员的标准,但它比较系统地表达了中国共产主义者的理想和主张。
当年,维经斯基写信向共产国际和俄国共产党盛赞陈独秀,称他是“当地的一位享有很高声望和有很大影响的教授”,“一位享有声望的中国革命者”。1921年1月,维经斯基离开中国不久,共产国际又派出了继任者马林。维经斯基虽然没有参加中共一大,但他第一次来华时在中國工作的9个月里,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出了巨大贡献。维经斯基一共6次来华,自1920年4月第一次来中国,到1927年5月离开中国止,在这7年中,累计在中国的时间达4年之久。
1921年6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到达上海。不久,受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派遣,尼克尔斯基赴上海了解中国共产党的筹备工作。尼科尔斯基到达中国上海后,与马林接上头,并很快与当时主持上海党组织工作的李达等人建立联系。国际代表的到来,加快了中国党的正式成立。他们同李达商议,建议“应当及早召开全国代表大会,宣告党的成立”。于是,李达“发信给各地党小组,各派代表二人到上海开会”。
时任广东省教育委员会委员长兼大学预科校长的陈独秀在广州接李达信以后表示他不能去上海,正在争取一笔款子修建校舍,如果他离开广州,那么这笔款项就会落空。于是,他指派陈公博和包惠僧去上海出席会议。
陈独秀虽然不能参加会议,但很关心建党的事,早在这年的2月间,他曾经起草了一个党章寄到上海。现在他接到李达的信后,又向大会提出关于组织与政策的4点意见,交陈公博带到上海。这4点意见是:“一曰培植党员,二曰民权主义指导,三曰纪纲,四曰慎重进行征服群众政权问题。”
在各地党的早期组织的共同努力下,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条件已经成熟。7月下旬,由上海小组发起,在上海法国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后称望志路106号,现为兴业路76号)召开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国内各地的党组织和旅日的党组织共派出13名代表出席了中共一大。
中共一大通过了《中国党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党第一个决议》。大会通过的纲领第一条写明:“本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把中国共产党这个名称正式确定下来,反映出它已经成为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政党。党的纲领规定了4条,旗帜鲜明地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规定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要以革命的手段来实现这个目标。
关于实际工作计划,在中共一大通过的决议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把工人运动放在全部工作的首要地位。中共一大还选出了中央局作为领导机构。鉴于陈独秀在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创建中国共产党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为党的成立在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和培养干部等方面所做的贡献,以及在创建中国共产党的活动中实际上所处的领导地位,大会一致选举他为中央局书记,并推举李达任宣传主任,张国焘任组织主任,3人组成中央局。
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的产生,被毛泽东称为“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在这之前,尽管建党工作已在积极进行,许多地方相继建立组织,不少已把共产党作为自己的名称,但它们分散在各地,并没有形成全国性的统一的政党,没有统一的领导机构,也没有一个共同的纲领和步调一致的实际工作计划,中共一大解决了这些根本问题,标志着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中国共产党正式地成立起来了。陈独秀发起的建党活动,由此画上了一个完整的句号。
中国共产党刚刚建立,工作千头万绪,而设在上海的中央局群龙无首。于是,马林坚决要求陈独秀辞去广州的职务,回到上海专门从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工作。为了动员陈独秀返沪,马林派包惠僧去广州。包惠僧坐海船来到香港,又改乘火车到达广州,依然落脚于广州昌兴马路23号2楼《新青年》杂志发行部。包惠僧向陈独秀陈述了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的意见。
9月中旬,陈独秀回到上海,住渔阳里2号,正式履行中央局书记的职责,开始了一个职业革命家艰难而坎坷的生命旅程。
从1921年7月的中共一大直至五大,陈独秀都是党的最高领导人,先后有书记、委员长、总书记的职务之称。尽管陈独秀后来有严重错误,但当初却是党的第一代同志都敬仰的革命宗师。
据毛泽东曾向斯诺回忆,是《新青年》改变了他的人生取向。毛泽东还认为,在北京时他受陈独秀的影响最大。1945年在七大预备会上,毛泽东客观地评价了陈独秀。他深情地说:“关于陈独秀这个人,我们今天可以讲一讲,他是有过功劳的。他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整个运动实际上是他领导的。他与周围的一群人,如李大钊同志等,是起了大作用的。我们那个时候学习作白话文,听他说什么文章要加标点符号,这是一大发明,又听他说世界上有马克思主义。我们是他们那一代人的学生。五四运动,替中国共产党准备了干部。那个时候有《新青年》杂志,是陈独秀主编的。被这个杂志和五四运动警醒起来的人,后头有一部分进了共产党。这些人受陈独秀和他周围一群人的影响很大,可以说是由他们集合起来,这才成立了党。”“他創造了党,有功劳……关于陈独秀,将来修党史的时候,还是要讲到他。”1953年毛泽东乘军舰沿长江东下经过安庆时,专门向当地负责人询问起陈独秀在故乡的遗属,并指示要给予生活照顾。
现在,陈独秀墓已开辟为“独秀园”。功过是非,历史自有公正评价。陈独秀的人生曲线,折射出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在探寻自由民主的道路上所经历的迷茫与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