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华春
上古时期,华夏先民观天文地理,察万物变化气机,创天干地支纪年法。其中的生肖纪年法,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依次代以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生肖(属相)循环纪年,如2020年庚子年为鼠年。
生肖民俗,春秋时已存在。《诗经叫雅》“吉日庚午,即差我马”(庚午吉日良辰,宜骑马出猎)中,将午(时)与马相对应。汉《论街·物势篇》完整记录的十二生肖与现今无异。以生肖附会地支,源于这些动物对古人生活的影响力。
鼠为生肖之首,有其深刻的文化因缘。古人认为,“子者阳生之初”“阴阳合德,气钟于子,化生万物者也”,而子时(23时至l时)活动的鼠先得“初生气”,其小而精强暗合“初生气”特性,甚至其尖牙利爪有破混沌之神力。明《松霞馆赘言》载:“子鼠神破混玄,天开;从警,戒身以平安;从捷,迅足以登先;应万物之灵,吐物华天宝之兽。”说宇宙混沌之际,鼠以牙爪破天开地,机警又敏捷,咸万物之灵。
创世神话中鼠占一席,或非偶然。据湖南省街东县出土的“钟健鼠”化石,五千万年前鼠已存在,比人类早得多。科学研究发现,鼠的骨骼结构、基因与人类的相似度竟高过猴子。鼠进入人类视野很早,自农耕社会诞生人与鼠就一直“纠缠不清”。
《诗经·魏风》怒斥:“硕鼠硕鼠,无食我黍!”《汉书·五行志》说:鼠小虫,性盗窃。五代时,官家横征暴敛,正赋外附加税甚多,附加税外还附“雀鼠耗”,说官仓被雀和鼠偷吃而有损耗了,要增税赋。这等奇葩,使民众将“鼠”與“耗”联系起来,让鼠有了“耗子”的俗称。宋《东京梦华录》说汴京风俗:“每至十二月二十四日交年,家家备酒果送神,夜间在床底点灯(防鼠偷吃供品),谓之照虚耗。”“虚耗”咸鼠的代称。现代多地还有“照鼠耗”(“照虚耗”)的岁俗。
鼠携带病毒易传播疾病。14世纪欧洲鼠疫大流行,曾致人口锐减3咸。1910年秋冬境外鼠疫经满洲里传入东北,半年间6万人丧生。
因行不端貌不扬,鼠字在比喻用语中多贬义。因生命力超强且极机敏,鼠又在民俗文化中被尊为通灵神兽,被寄托世俗愿望。
囚在万物初生的子时活动且繁殖力极强,鼠被奉为“子鼠母神”,供人祈求延嗣添丁、香火永盛。为纪念喜得“龙子”并寄望以后子嗣繁盛,明皇帝朱瞻基绘《瓜鼠图》(今存故宫博物院)。鼠和葡萄组成的民间吉祥画,寓多子多福。一只母家鼠每年可生育七八次,每次生6至11个崽,崽鼠3月后又能生育。如此“生生不灭”,竟让《本草纲目》误以为“其寿最长,故俗称老鼠”!
鼠常居府库、粮仓之地,其“唧唧”的叫声与古代数钱声很相似(俗称“老鼠数钱”),因而被奉为带来财运的神物。清《梦园丛说》说粤东钱鼠“其声若数钱然,故名。俗云:见则主人家有吉庆事。”鼠有存粮习性,旧时民间有人敬供其为“五谷神”;饥荒时,乡下有经验者去寻鼠洞,搜老鼠余粮以救急。
现代中国多地岁时仍流行古老的“老鼠嫁女”习俗,祀鼠以趋吉避害;津冀等地有节日贴“肥鼠拱门”窗花寓招财进宝之俗:云南布朗族婚礼当天男女两家杀鼠请客以示“骨肉之亲”……
在信奉万物共存、习惯“取象比类”思维的民俗文化里,人对鼠爱恨交加,心情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