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彩锋
心力衰竭又被称为心衰,是由于患者的右心室、左心室出现充盈以及射血功能异常,造成机体体循环或者肺循环不畅形成淤血,从而形成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主要以口干、胸痛、气促、食欲不振、乏力、水肿、呼吸困难等非特异性症状为临床表现[1]。心衰是多种心脏相关疾病进展的最终结局,患者的预后一般较差,患者再入院率、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心源性以及总病死率相对较高,严重危机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健康[2]。调查显示,心力衰竭在发达国家的病发率在3%左右,随着年龄的增加,其病发率逐渐增加,其中70岁以上的患者发病率一般不低于10%,而在我国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其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3]。故本文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并发心脏事件的危险因素分析,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诊治及预后分析提供参考。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126例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3年,根据患者预后是否并发心脏事件,将其分为事件组(45例)和非事件组(81例)两组,其中事件组患者有20例因心衰再次入院和25例因心源性死亡。
1.2 诊断标准
1.2.1 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2007年制定的“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中关于慢性心力衰竭的说明作为诊断标准[4],具体如下:患者均具有典型的心衰体征以及症状;经超声心动图显示具有典型的左心室功能异常表征;患者左心腔体积大小正常,且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或者略微损伤(<40%);经超声心动图检查排除限制型心肌病、无瓣膜病以及心包肥厚等影响诊断的疾病,满足上述诊断标准即可确诊。
1.2.2 心脏事件诊断标准:治疗后随访6个月,患者出现心衰再住院以及心源性死亡者即为心脏事件[5]。其中心源性死亡包括有心源性猝死和泵衰竭死亡两种,心源性猝死为死亡前24小时症状稳定或急症发作1小时内死亡或者具有心脏骤停的心电图证据者。
1.2.3 NYHA分级标准:根据美国纽约心脏学会心功能分级标准[6],其中Ⅰ级:日常活动不引起呼吸困难、心悸乏力,体力活动不受影响;Ⅱ级:日常活动感到呼吸困难、心悸乏力,休息症状消失,轻微影响患者体力活动;Ⅲ级:少量活动即可引起呼吸困难、心悸乏力等症状,休息症状消失,影响患者体力活动;Ⅳ级:患者几乎不能够从事任何体力劳动,即便是在休息的情况下,也会表现出心悸乏力、呼吸困难等心衰症状,轻微体力劳动症状加重。
1.3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者;②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者;③临床资料完整者;④此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⑤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积极配合研究,签署知情协议书。排除标准:①合并有恶性肿瘤以及严重的肝功能衰竭者;②先天性心脏病以及心包炎者;③近期输血、血液系统疾病、贫血等;④急慢性感染、急性创伤、变态反应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者;⑤有显著肾脏原发疾病的心力衰竭者。
1.4 方法 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采取个体化以及标准化治疗,药物主要包括有硝酸盐类、醛固酮拮抗剂、强心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
1.5 观察指标 ①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住院时间、NYHA分级、吸烟以及基础疾病(心房颤动、糖尿病、高血压病、瓣膜性心脏病、冠心病)等一般资料。②实验室指标:观察记录患者入院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径(LVEDD)等超声心动图指标、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尿酸、血肌酐、血脂、血肌酐、血常规、红细胞分布宽度、收缩压、心率等。
2.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事件组患者的年龄、NYHA分级、住院时间、心率、LVESD以及LVEDD明显高于非事件组,收缩压、LVEF明显低于非事件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2.2 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比较 事件组患者的hs-CRP、血肌酐、血尿酸以及红细胞分布宽度均明显高于非事件组,血红蛋白明显低于非事件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比较
2.3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并发心脏事件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并发心脏事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NP、LVEF以及NYHA分级是其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3。
表3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并发心脏事件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至终末期即可诱发慢性心力衰竭,具有相对较高的发病率,预后相对较差,本研究中患者预后并发心脏事件的发生率为35.71%,故而临床急需可以对心衰患者预后不良进行预测评估的指标[7]。本研究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NP、LVEF以及NYHA分级是心力衰竭患者并发心脏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BNP来源于心室,由32个氨基酸组合而成,可以反映患者心室功能的敏感指标,具有舒张心血管、松弛心血管平滑肌、利钠以及利尿等作用,对抗醛固酮、血管紧张素、肾素形成的体液潴留以及血管收缩状态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并参与心力衰竭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神经内分泌等各类病理变化[8]。临床主要用于对患者的容量负荷以及心室压力情况进行反映,预测预后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9]。NYHA分级显示,Ⅲ级患者的体力活动不会受到明显地限制,Ⅳ级患者病症较严重,基本上不能进行任何体力劳动,即使在完全休息的状态下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衰症状,且文中结果显示,Ⅳ级患者出现预后心脏事件的风险是Ⅲ级患者的3.066倍,提示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不良与NYHA分级呈现正相关。文中显示,患者的LVEF水平越低,预后不良相对越严重,这可能是由于其与心肌的收缩功能关系密切,收缩能力越强,心脏每次搏出的血量相对越多,LVEF值越大,心衰程度相对较轻,预后较好。然而由于年龄、性别等因素的影响,LVEF以及NYHA分级系统对于心衰患者预后的评估准确度相对较差[10]。
D Popovic等[11]研究结果显示,对48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随访研究,采用4分位数间距对proBNP和BNP数值进行表示,其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分别为最低4分位数的4.8倍和10倍。扩大研究人群基数以后,心力衰竭患者4年内的预后并发心脏事件与患者的血浆BNP水平关系密切,当BNP水平不低于17.9ng/L时,其预后并发心脏事件的风险增加5倍。A Rossi等[12]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心力衰竭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血清BNP浓度可以很好地预测预后心源性死亡的发生,同时准确率要远高于NYHA心功能分级、心脏病病因、左室射血分数、性别以及年龄等。
综上所述,BNP、LVEF以及NYHA分级是心力衰竭预后并发心脏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且BNP对预后预测评估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