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正风清 如在眼前
——纪念菊田先生

2020-06-18 06:34单应桂
老年教育 2020年6期
关键词:齐鲁季羡林一代人

□单应桂

参加弭菊田老师的师生展,感慨很多,先生的言谈笑貌如在眼前。诗圣杜甫在《陪李北海宴历下亭》有句:“历下此亭古,济南名士多。”这句话演变为后人评价济南文人的名句。在齐鲁画坛,弭老的艺术成就堪称名士。“关黑弭岳”,是民间和同行自发的对齐鲁画坛关友声、黑伯龙、弭菊田、岳祥书四位同辈画家的美誉,将永远铭记在齐鲁美术史上。

弭老那一代画家给我们的共同印象是文化深厚、修养全面,有对美术的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从全国到山东的画家,如徐悲鸿、刘海粟、傅抱石、李可染、李苦禅、弭菊田、岳祥书,等等,那一代的名家们都有很好的西画基础。再往前看,任伯年的素描也很了不起。季羡林先生就十分称赞弭老的多种艺术才华和拼搏精神。总之,那前后的一代人都中西贯通:或水彩,或油画,或素描。但这些老先生们到了晚年又都回到了中国画,回归了传统。这个现象很值得研究。要往深层里思考这个现象,要认真地问个“为什么”,要好好看看他们回归中国画传统之后在作品中呈现出哪些不同的变化?这种吸收、融汇、创新,是经过他们的实践后留给我们的艺术遗产,宝贵的遗产。

《峨眉山牛心亭》弭菊田

研究齐鲁文化,绕不开“关黑弭岳”,也绕不开地域文化与中华文化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画家不是生活在孤岛上的,研究弭老的艺术也不例外。这需要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去思考。因为,一个艺术家的成就深深地受着文化环境的影响,也深深地影响着周围的人,如师生、朋友、家族和社会。现在单就家族来说:当我们读到沈从文,就会想到张家姐妹张允和、张充和、张元和,想到周有光、黄永玉;读到梁思成,必然想到梁启超、林徽因;读到李苦禅,就会想到凌成竹和大导演凌子风;读到弭菊田,必然想到季羡林,想到彭松(季羡林内弟),想到叶宁、叶浅予,以及戴爱莲。想想看,单单从家族关系的梳理,就可以看到中国文化的传承和交融产生出的强大的文化力量。这些文化精英们,成为推动中国文化前进的动力。

这样思考,我们就不难解释弭老的艺术成就,也不难解释其作品中的诗情画意,更不难解释他作为教师的品格,我们从其学生的身上便可以看到弭老的仁爱之心。大家都熟悉的花鸟画家卢坤峰、版画家蔡衍都是弭老的学生。当年二人家境清贫,吃住都在弭家,后来他们二人在艺术上都卓有成就,一生都感恩老师。弭老的为人不言而喻,他的气场就是“气正风清”。

弭老一生深深地热爱着他的艺术事业,关心着他的学生们。作为后生,我们应该好好回忆、研究前辈画家和弭老这一代人的艺术成就和贡献。过去我们已做了些个案的研究,我觉得今后应该把他们这一代人放在历史的长河中,去整体地研究、对比,作为一种合力去看他们的贡献。这样,才更能体会到他们的历史作用和价值。

猜你喜欢
齐鲁季羡林一代人
一代人
齐鲁声音
我的书斋
林尊文:我的齐鲁之缘
听雨
每一代人都被质疑“垮掉的一代”,但每一代都没有垮
齐鲁声音
我们见证了
季羡林的养生启迪
咪咪(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