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本刊记者 马 力 图|孙立君
在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短暂影响后,目前雄安新区累计返岗复工复产超过7万人,“四个片区”的标准化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2020年 5月15日,雄安新区容东片区首批安置房及配套设施项目正式启动。
在项目启动现场,记者看到,数十台挖掘机和工程车正在进行地基处理,场地内的装机作业也在同时进行。为加快施工进度,施工单位先后调集40余台工程车辆,500余名建设者参与工程建设,6个施工作业面同时展开。
“安置房是雄安新区建设的先行项目,这是一项民生工程。我们举全集团之力,调集了北京、西安、沈阳等全国10地的近百名业务骨干千里驰援,以雄安标准打造绿色智能新型社区样板。”在施工现场,中铁置业雄安新区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杜思明告诉记者。
由中国中铁置业牵头建设的容东片区E组团安置房及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约175.9万平方米,地上建筑共包含179栋住宅楼、两所幼儿园、一所小学及社区服务中心。“新区在建设前期,已经对整个容东片区安置房做了非常完善的规划,基本上都是在5分钟生活圈内。”中铁置业雄安公司设计负责人刘志远说。
4月20日,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容西片区、雄东片区和雄安站枢纽片区四个片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发布。在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短暂影响后,目前雄安新区累计返岗复工复产超过7万人,“四个片区”的标准化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每天早上7点出门,晚上10点回宿舍,日均行走4万步,成为中铁建设集团雄安动车所项目生产经理张红星的日常“标配”。
京雄城际铁路在建雄安站俯瞰
奋战在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
负责现场技术指导的杜启奎
张红星所在的中铁建设集团,担负着新建北京至雄安城际铁路JXSG-8标段的建设任务,标段分为动车所生产生活房屋和雄安站多功能综合楼两个施工片区,是雄安站枢纽片区重要在建项目。
“动车所生产生活房屋涉及27个单体,建筑面积为5.85万平方米;雄安站多功能综合楼地下2层,地上12层,高50米,建筑面积为3.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95万平方米。”张红星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出面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出现的各类“疑难杂症”。除了协调与其他建设单位交叉施工的问题,内部庞大建设群体的协调管理也让他绞尽脑汁,“保障不同工种在各自区域内正常施工,必须做好统筹兼顾”。
张红星介绍,动车所工程总工期仅为10个月,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赶工加班、通宵达旦已成为目前常态,就是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把因新冠肺炎疫情受影响的工期抢回来”。
2019年12月30日,张红星所在的中铁建设集团中标;2020年1月初,张红星和集团建设团队跑步进场;2月中旬,张红星和集团仅有的25名留守管理人员做完开工前的准备工作;2月19日,工程获得当地政府的复工许可。2月底至4月中旬,张红星和集团管理人员克服各地交通管制等不便,分赴河南、陕西、山西、吉林、河北周边等地,用大巴车先后接回1380余人的施工队伍。张红星说,工程能够顺利进行和国家整体疫情防控的平稳分不开。
截至目前,动车所生产生活房屋主体结构已完成90%,“按照目前的施工进度,10月工程交付已不成问题。”张红星说。
雷斌是负责动车所项目建设的技术主管,家住雄安新区附近的他,与其他留守岗位人员一起为项目正式复工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
雷斌告诉记者,他们在建的动车所又被称为“动车体检中心”,是专门针对京雄城际铁路动车组列车进行检查、测试、维修和养护等作业的场所。
京雄城际铁路是雄安新区对接北京和北京新机场的快速通道,也是中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八横八纵”中京港(台)通道重要组成部分,在京津冀的协同化发展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在建的动车所项目
据了解,雄安城际铁路动车所在建设中应用了很多技术创新。例如钢结构加工、放样及综合管线排布中,利用BIM技术建立虚拟模型,提高了钢结构在下料及加工中的精度,确保了钢结构整体安装质量。此举有效解决了管道安装过程中众多管道交叉碰撞问题,提高了安装效率,且库内工艺管路整齐划一,便于维护使用。针对动车检修轨道桥预埋件数量多、直线长度长、精度控制要求高的特点,技术人员通过对同类型工程锚栓预埋工艺方法的借鉴,研发锚栓安装精度控制装置,利用电脑模拟技术建立平面测控体系,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保证动车所建设的高标准,项目部还专门组织技术人员到现有动车所现场观摩,优化检修平台的设计,为未来提高维修效率做好准备。“我们承建的雄安动车所,目前是雄安站枢纽片区开工面积和规模最大的项目,从设计到施工都采用高质量、高标准,要为在建的雄安新区打造一张闪光的名片。”雷斌说。
2月28日,中铁建设集团贵州籍技术员工杜启奎从老家铜仁出发,通过搭乘私家车到达省会贵阳,从贵阳乘飞机到达北京首都机场,2月29日上午辗转搭汽车到达雄安建设工地。整个行程用了18个小时。
回乡过年的杜启奎,原本订的是2月9日的机票返回雄安,因疫情防控机票改签了两次才成行。“为把耽搁的时间抢回来,现在大家都在夜以继日地抢工期”。杜启奎告诉记者,他目前承担雄安站多功能综合楼建设的疫情防控、人员报备和现场技术指导的工作。这个有些腼腆的仡佬族小伙子工作起来非常认真,周围的工友都很喜欢他,这让他感受到很强的归属感。
雄安站多功能综合楼主楼的地下一层至五层,集中布置了作为京雄城际铁路的“大脑”—四电用房,该区域的主体及装修施工计划于今年6月30日前完成,以确保后续联调联试的顺利进行。“因疫情影响,实际工期不足3个月,这对项目是一次极大考验。”负责项目施工生产的工区经理张平军向记者介绍。为确保工程进度,项目通过倒排工期、精研施工部署,将整体划分为五个流水段,把施工队伍按需编排为白班、夜班,开足马力、昼夜不停。“白天有430人开工,晚上也有100多人。”张平军说,自2月17日从山东德州老家返回建设工地后,他和很多人一样,没有休息,抢时赶工。
中铁建设集团京雄城际铁路项目党支部书记嵇红辉是北京人,大年初二返回工作岗位,基本上没回过家。“虽然雄安到北京只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一是严守京冀两地的防疫要求,再加上赶工期,有时候忙起来,一周都想不起来给家里打上个电话,家人都说我们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嵇红辉说,中国铁建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几十年来的光荣传统从来都没有变过,“伴随铁路而生,国家哪里需要,我们便出现在那里”。